深證成指與恒生指數之間的聯動性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以分析深證成指和恒生指數收益率的相關聯動效應,通過格蘭杰因果檢驗法、構建VAR模型和脈沖響應函數進行分析。實證分析得出,深證成指和恒生指數都是各自的格蘭杰原因,VAR模型和脈沖響應函數表明我國深證成指和香港恒生指數之間存在著短期的聯動相關效應,恒生指數對深證成指的作用效果更強,且呈現出負向的影響效應。我國大陸股票市場應積極關注其他股票市場行情的變化,做好良好的防范措施,避免外部沖擊的影響。
關鍵詞:深證成指;恒生指數;VAR模型;脈沖響應函數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4-0124-02
引言
隨著我國各個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和融合交流,使得金融市場之間產生相互影響的效應,相互依賴的情形也與日俱增;同時,通過對不同金融市場的相關性研究分析得到新的發展如相關性度量、協同分析、風險溢出等一系列的分析研究成果。
我國的深證成指作為我國股票市場重要的指數之一,一定程度上表現了我國股票市場的行情發展動態形式。香港恒生指數作為香港金融市場的重要指數,衡量了香港市場的態勢;同時,由于其自身的地位和作用,對我國深證成指產生一定的影響。由此,通過分析我國深證成指和香港恒生指數之間的聯動相關性效應。
一、VAR模型介紹
二、實證分析
(一)數據樣本選擇及處理
表1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表明,收益率數據呈現出尖峰、非對稱的分布形態,并且ADF檢驗統計值都在1%的顯著性水平線顯著,說明收益率數據呈現平穩的檢驗結果,則可以進一步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和構建VAR模型。
?。ǘ¬AR模型構建
構建VAR模型時,準確確定滯后階數對度量VAR模型的動態特征起到良好的效果。確定滯后階數的檢驗方法主要有極大似然函數(LogL)、似然比檢驗(LR)、AIC信息準則、SC準則和HQ檢驗統計量等檢驗方法。
從表2中的滯后階數檢驗表可知,當模型在選擇滯后階數為2階時,各個檢驗統計量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顯示該檢驗統計量為顯著的特征。由此,在建立VAR模型時,應該選擇VAR(2)模型對數據進行建模更加精準。
采用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法對深證成份指數(Rsz)和恒生指數(Rhs)的收益率數據進行分析如表3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結果,P值都小于5%的顯著性水平,表明深證成分指數(Rsz)是恒生指數(Rhs)的格蘭杰原因,同時恒生指數(Rhs)也是深證成份指數(Rsz)的格蘭杰原因,說明兩個市場收益率數據之間存在雙向的因果關系。
對構建的VAR模型的穩定性進行檢驗,利用AR特征多項式的逆單位根圖分析,若VAR模型的所有單位根對應的模的倒數都小于1,對應的單位根模倒數都位于單位圓的范圍內,則表明構建的VAR模型是穩定的,在穩定性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進行脈沖響應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由圖1 VAR模型的平穩性檢驗可見,單位根的倒數都位于單位圓內,表明建立的VAR模型是平穩且有效。
?。ㄈ┟}沖響應分析
為度量VAR模型的穩定性,在對隨機誤差基于一個沖擊作用來衡量各個變量之間的響應效果情況,由此提出脈沖響應函數分析,其解釋了VAR模型內部各個變量之間的動態聯動影響,對于觀察各個變量隨時間變化的響應程度具有良好的性質。
根據圖2脈沖響應函數形式分析,當深證成指對恒生指數有一個正向沖擊時,恒生指數呈現出較大的下降趨勢,并且,前二期響應為正向遞減的響應形式,第二期到第四期為負向響應,且在第四期后響應趨近于相對穩定的收斂狀態,說明深證成指對恒生指數的響應最初呈現出反方向的變化后最終趨向穩定。當恒生指數對深證成指一個正向沖擊時,恒生指數呈現出上升趨勢,且在滯后期數為第三期時響應程度達到最大,而后沖擊力度逐漸減小,響應程度趨于下降趨勢,并在第六期時減弱到零的狀態,趨向于穩定收斂的形式。
三、結論分析
本文基于深證成分指數和恒生指數的收益率數據,通過格蘭杰因果檢驗方法構建VAR模型和脈沖響應函數,進行刻畫大陸股票市場與香港股票市場之間的相互聯動效應。
實證分析的結果表明,首先深證成指和恒生指數都是各自的格蘭杰原因,指數之間存在一定關聯性;其次,恒生指數對深證成指表現出正向的作用效果,說明在市場中香港股票市場對我國大陸股票市場產生正向的作用,而深證成指對恒生指數的作用效果表現更加弱;最后,從滯后期數的選擇和脈沖響應函數的圖像分析可見,兩個股票市場指數呈現出了短期的相互作用效果,在經歷過一定的滯后期數后,則更加趨向于穩定收斂的狀態。由此可見,我國大陸股票市場應該積極關注其他金融市場行情的變動,做好良好的防范措施,避免外部沖擊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Ruey S.Tsay.金融時間序列分析[M].王遠林,王輝,潘家柱,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
[2] 繆柏其,葉五一.高等計量經濟學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 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Eviews應用及實例(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47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