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速度的加快,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不斷開展, 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入。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企業資源管理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新的經濟形勢下,國有企業應當有效避免國有資產的流失,實現資產的保值和增值,維護國有企業的利益。目前,我國國有企業資產管理存在一定的問題,如產權關系不明確、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需要深入探究問題和原因,采取有效的完善對策。文章中分析企業國有資產管理的問題,提出幾點有效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 國有資產 管理問題 完善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3.7 文獻標志碼:A
面對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相關監管部門缺乏相應的監督措施,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權責不明、制度不規范的問題,且出現管理問題相互推諉,找不到相關負責人員,國有企業管理效果和水平較低。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個企業之間相互競爭,國有企業管理理念比較落后,管理思路單一,缺乏創新能力和活力,無法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1]。因此,應當從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體系及監管工作等方面入手,加強國有資產管理。
一、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成因分析
?。ㄒ唬┵Y產管理結構冗余,管理方式落后
大多數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中,依然采取的是傳統的管理結構體系,部門冗余現象嚴重,層級比較復雜,管理制度也比較落后,在這些問題下,企業核心競爭力不足,不適應多元化和經濟化的需求。例如,部分企業管理結構比較復雜,出現重復管理的問題,導致經營管理較為混亂。
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中,出現上述問題主要是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體系比較混亂;資產管理層級較多,辦事效率低,在實際經營管理中,往往出現重復管理或不管理的情況。在整個管理體系中,體系缺失、責任不明確,不利于國有資產管理的有效開展。
?。ǘ┤狈芾硪庾R,資產管理認知不足
企業國有財產管理中,偏重于企業經營和流動資產管理,且在新的經濟形勢下發展方向不明確,核心競爭力不足。部分企業因循守舊,對市場經濟缺乏深入認識和了解;部分管理人員對企業遺留資產問題不夠重視,造成原有資產閑置,利用率較低。
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中,管理人員的管理理念落后,缺乏責任心,對閑置資產不愿過問,缺乏創新意識,對新的經濟發展理念持觀望態度,對新的資產管理模式存有很大顧慮,新的管理理念和企業發展難以有效融合,導致資產經營效能較低,存在脫軌現象。
(三)缺乏有效監督措施,監督管理不合理
企業國有資產管理監管工作中,主要分為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兩個部分。外部監督不到位,決策機制、運行機制及資產清查等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實,缺乏完善的監督問責制度;在企業內部監督中,存在形式化和走過場的問題,雖然成立了資產監管部門,但沒有充分發揮其職能,監督管理行為缺乏有效性。
國有資產監管部門責任不清晰,發揮不出其實際效能,現有的監督管理責任制度不夠完善,部分決策失誤給國有資產帶來了較大損失。企業雖然成立了現代化管理制度,但在實際執行中,存在形式化問題,監管工作難以有效開展。
二、企業國有資產管理的完善措施
?。ㄒ唬嫿ㄍ晟频馁Y產管理制度
首先,在企業國有資產管理過程中,應當根據企業發展的定位,構建與之相應的管理體系,明確各個部門和層級的職責和權利,保證每項資產管理都有相關的負責部門和責任人。同時,需要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制度建設,嚴格按照相應的標準和要求,購置和應用國有資產。其次,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完善的分析制度,加強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的統計和分析,促進數學分析的深入發展,保證數據資源作用的有效發揮,全面掌握國有資產的動態情況。最后,建立完善的獎勵和懲罰制度,強化管理人員的活力及動力,充分利用閑置資產。在國有資產管理中,應當及時處理落后陳舊資產,避免由于資產的積壓造成資金占用,保證企業國有資產管理的有效開展,保證其規范性和透明性。企業資產管理的過程中,預算管理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制定完善可行的預算管理制度,可以避免資產購置的盲目性和重復性。企業在行使職能的過程中,需要滿足資產配置要求。優化調整資產結構,結合實際工作需求制定合理的資產配置計劃,減少不必要資產的購置。注重資源管理和預算管理的有效結合,將資產購置納入到部門預算中。
?。ǘ└镄鹿芾砝砟睿瑒撔鹿芾砟J?
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中,應當樹立創新、改革的理念,強化管理人員品牌意識,提高企業競爭力,打造企業自主品牌。同時,管理人員需樹立創新發展理念,強化市場意識,結合時代發展特點,加強產品研發力度,明確國有企業發展方向。國有企業應當結合時代發展潮流,不斷創新資產管理方式,同時結合市場發展規律,尋求多元化發展,提高企業資產的生產效益,提高國有資產附加值。例如,部分股權化企業可以進行抵押貸款,資產化的企業可以將資源更多地投入到資產經營。此外,要注重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的有效融合,構建相互銜接和制衡的工作制度,有效緩解各個部門之間資產不平衡問題,提高國有資產的利用效率,為企業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2]。以往的企業資產管理中,大多數采取開放型管理模式,對資產使用方向和使用數量不夠明確。因此,應當注重精細化資產管理模式的應用,如使用ERP管理系統,可以將資產管理每個項目進行細化,明確到每個崗位及個人,實現職員對自身方位的資產管理,相鄰崗位之間相互監督,保證資產價值可以充分利用。
(三)完善監管制度,強化資產管理效率
首先,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中,需要構建健全完善的監督管理制度,結合國有資產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強化外部監管職能,優化監管工作內容,明確劃分各項責任,加強國有資產監管和懲罰力度,充分發揮國有資產管理的作用和價值。在實際資產管理中,構建完善的法人代表責任機制,安排專業人員開展日常管理工作,保證管理的規范化和標準化。其次,注重國有資產監管體系的改進和完善,充分發揮股東大會、監事會和董事會的監管作用,并根據相關法律法規,采取科學化的監管方式,充分發揮監管職責,為國有資產高效運行提供保障。國有資產管理的過程中,應當結合崗位實際情況完善責任制度,明確資產使用人員的職責和權利。為了保證國有資產的明確清晰,需要構建完善的清查盤點制度,保證國有資產安全、有效的利用。最后,企業應當設置獨立性和權威性的國有資產監管部門,不斷優化和完善國有資產內部監管制度,保證內部審核工作的制度化和實質化,充分發揮監管部門的職責,保證企業國有資產管理的有效開展。在國有資產監督和管理中,需要配備專門的內審人員,選擇具有高素質、高責任心的人負責。同時內審人員需要具有相應的職業道德,承擔相應的工作職責,開展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國有資產審計工作,及時發現和反映相關問題。加強內審部門和外審部門的交流,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切實做到防患于未然。
?。ㄋ模┴熑魏蜋嗬⒅?,完善獎懲激勵制度
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中,應當明確企業管理人員的職責和權利,完善相應的問責考核制度。首先,構建健全的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績效考核體系,將資產管理和效益作為管理人員考核的重要內容,將企業效益和管理人員的晉升有效結合,嚴格考核國有資產管理工作,保證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其次,國有企業監管部門應當加強激勵獎懲制度的構建,將資產經濟效益增長和管理人員薪酬有效結合起來,實現國有資產管理的透明化,激發員工工作熱情,保證企業國有資產管理的有效開展[3]。同時完善用人制度,針對表現突出的職員,需要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職位晉升和職工能力直接掛鉤。最后,國有企業的經營范圍比較廣泛,涉及到的人員比較多,人員綜合素質相差較大。為了加強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工作,需要強化管理人員責任意識,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加強企業員工的教育和培訓工作,加強思想認識,保證監管工作有效開展。
三、結語
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背景下,國有資產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然而在實際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較多,如管理制度缺乏創新、管理意識不足、監督管理不足、管理效率較低等。通過了解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的成因,并提出相應的完善措施,有利于建立健全資產管理體系,創新資產管理方式,提高國有資產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陳顏霞.關于加強國有企業資產管理的思考[J].經貿實踐, 2018(18):31- 32.
[2]張金龍.淺議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J].中國商論,2016(23):47- 48.
[3]李梅.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8(12):32- 3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944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