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八股取士對我國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的啟示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八股文作為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專用文體,一直以來被眾多學者所詬病,成為人們批判的對象。事實上,八股文作為科舉制度的重要標志,在選拔治國精英、吸納優秀人才等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在現代社會,八股取士在公平、公正等方面的價值追求仍然值得借鑒,可以促進公務員制度的改革與完善。
關鍵詞:八股取士;科舉制度;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
中圖分類號:D63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6-0123-02
八股文是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主要文體,也是科舉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曾幾何時,八股文也廣泛流行于社會,泛濫于天下,是諸多學子敲開仕途大門的敲門磚。1901年科舉改制,作為科舉制代名詞的八股文在經歷了五百余年的風雨后,走下了歷史舞臺。回首反思,曾經被清末學者深惡痛絕的八股文也并非一無是處,至少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它是有存在的合理性的。在當代社會,重新思考八股文的作用和影響,對推動現代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的完善有重要意義。
一、八股文之起源與結構
1.八股文之起源。眾所周知,科舉考試的內容涉及到經、史、子、集等諸多方面的內容,至明清時期,八股文已成為科舉考試的專用文體,以至于一提到科舉,人們就會不自主地想到八股文。八股取士形成于明朝,其淵源可追溯到唐朝的試帖詩和宋代的經義,北宋王安石則更被看作是八股文的鼻祖,宋元時期的時文也被認為是明代八股文的前身。明太祖洪武年間,八股文已經成為首要的考試文體,只是還未成為定式,至明憲宗成化年間最后定型。事實上,任何事物的形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就制度而言,都是經過長期的積累沉淀而得來的。正如著名學者啟功所說,八股文是一種多項功能、多種形式拼接而成的綜合文體,是由陸續沉淀積累形成的。因此,八股文成制也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吸收了歷代各種文體的特點,逐漸融合積淀而成的一種適應當時發展需要的文體。
2.八股文之寫作手法。八股文,又稱制藝、時藝、八比文。典型的八股文主要由十部分組成,包括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出題、后股、束股、落下,其中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議論部分,這四股主要由四組對偶排比的句子組成。但是,八股文也不僅限于八股,還有六股、十股、十二股、十四股等八股文的變體,這些變體的結構也要按照八股文的格式寫作。此外,八股文的寫作還有嚴格的字數要求,這一要求也經歷了長時間的變遷,總趨勢是字數不斷增加,至乾隆年間,每篇字數已增至700字,這一制度一直沿用至清末。明清時期,八股文的命題局限于《四書》《五經》,答題的內容則必須根據《四書集注》等書來進行闡述,即所謂的“代圣賢立言”。從這些規定不難看出,要想寫好一篇優秀的八股文也是需要相當高的文學素養的。
二、我國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
1.我國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的起源。我國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是在我國干部錄用制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實行統管統分的人才分配制度,但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這種人才分配模式的弊端日益顯露,政府機關對人才選拔的改革也提上了日程,并經歷了漫長的過程。1987年,黨的十三大提出要建立國家公務員制度,這為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奠定了基礎;1988年,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提出要依照《國家公務員條例》來確定考試機制,通過考試來擇優錄取各級公務員;之后的《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則明確規定了考試錄用公務員的范圍和標準;2005年的《公務員法》則將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
2.我國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的主要內容。我國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考試錄用的基本原則、適用范圍、報考資格、考試內容及錄用方法等。區別于美國“任人唯才”原則,我國公務員錄用則堅持了“德才兼備”的原則;在適用范圍上,主要是一些非領導職務,領導職務則主要是通過內部選拔的方式來晉升的;在報考資格方面,除了基本的身份條件和品質條件外,還有相應的年齡條件、學歷條件、專業條件等相關要求;考試內容主要包括筆試和面試兩大部分,筆試包括行政能力測試和申論兩部分,面試主要是對應試者的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等進行測試。此外,我國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還包括考試錄用的主管機關、程序、周期等內容,在此不再贅述。
三、八股取士對我國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的啟示
1.八股取士與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的比較。從本質上來講,八股取士與當代我國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有著相似的本質,兩者都是選拔治國精英的有效工具,是吸納優秀人才的有效方法。然而,自清初以來,八股取士一直為諸多人士所詬病,如黃宗羲、顧炎武等指責其毫無價值可言,誤國誤民,罪大惡極,罄竹難書。但從維護封建統治的角度講,八股取士制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所特有的政治功用在統一民眾思想、強化封建集權統治方面表現得更為明顯。觀之我國當代的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其在考試內容、報考者資格等方面與八股取士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兩者還是有區別的。八股取士的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封建統治,是為封建統治者選拔人才。而在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背景下,當代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則是為了打造優秀的公務員隊伍,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以保證為人民提供優質的服務,這一區別是務必要明確的。
2.八股取士對當代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的啟示。首先,八股取士所追求的公平、公正是現代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仍應一以貫之的價值追求。八股文考試劃定了備考范圍,限定了考試的內容,讓寒門子弟和世家子弟有了公平競爭的機會;另一方面,考試內容的框定,是為了適應評審考卷的需要,起到為評審考卷提供客觀衡量標準的作用。而我國現代的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雖然實行的是公開、透明的考試方法,但在公務員錄用工作中容易受到各級機關的干擾,尤其是在面試、政治考核、體檢等環節,很難避免各種人為因素的干擾,錯綜復雜的人脈關系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考務工作,考試的公平性、法律的尊嚴都受到挑戰??陀^公正是考試的生命力所在,要維持考試制度的經久不衰,就必須不斷完善考試標準,強化考試的客觀性和公正性,以此保證所有應試者的公平競爭機會。其次,打破專業限制,放寬報名門檻是促進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規范化、科學化的重要手段??婆e考試報名條件中吏民不分出身份高下均可應考,以考試結果作為錄用標準,保證了人才選拔的寬闊視野。此外,其考試運作過程和機構的設置都具有一定的獨立性,使其有效地防止了官僚權貴的干擾。而我國目前的公務員考試制度,在考錄資格審查環節就制定了極為嚴格的學歷、專業、身體條件門檻。當前,我國的公務員主要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行政執法類等類別,而事實上,以我國公務員公共服務人員的定位,絕大多數崗位需要專業技能都是非?;A的,不應該以專業為門檻限制某一群體報考。因此,我國的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應該科學、合理地放寬報考門檻,避免人才浪費和流失。最后,完美的考核方式是不存在的,要理性看待當前的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作為標準化的考核方式,八股取士和當代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都存在著些許弊端,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對選才都起到重要作用。作為一種人才選拔方式,考試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明確、直觀地反映了考試目的,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故而,用現代的視角去評判八股文一無是處,或是將明清時期的考試制度直接應用于今天都不是明智的選擇。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一定的考試制度是一定時期社會生產水平的表現,標準化的考試方式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無論是對八股取士或是公務員制度,我們都不應過分苛責,尤其是在評價八股取士時,我們應當站在歷史的角度去看待它,而不應單純地以現代視角去評判,還更應看到其精髓和內涵的精華之處,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以此對當代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進行補充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劉海峰.八股文百年祭[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2001,(4):90-97.
[2] 朱瑞熙.宋元的時文-八股文的雛形[J].歷史研究,1990,(3):29-43.
[3] 啟功.說八股[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1,(3):41-63.
[4] 啟功,張中行,金克木.說八股[M].北京:中華書局,2000.
[5] 田紅艷.從科舉制度反思我國公務員錄用考試制度[J].文史博覽:理論,2014,(2):26-28.
[6] ??偙?正確理解顧炎武八股文取士“敗壞人才”說[J].文史知識,2001,(2):4-8.
[7] 張橋.我國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419-422.
[8] 王首程.八股文:標準化考試的歷史試驗[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1):65-69.
[9] 高明揚,鄒敏.20世紀以來八股文研究述評——從激情的批判到理性的思考[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5):102-107.
[10] 徐梓.八股文的作用和意義[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3):54-55.
[11] 李小鷹.科舉考試中八股文的測量功能概述[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157-161.
[12] 陳興德.理性評價科舉推進考試制度建設——兼論科舉、八股的聯系與區別[J].中國考試,2006,(3):33-37.
[13] 曹永勝.我國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的成效、不足及完善[J].中國行政管理,2013,(7):52-55.
[14] 彭靖,彭程遠.科舉制的當代價值:國際影響力的提升與公務員制度改革[J].中國考試,2013,(1):56-64.
[責任編輯 劉兆峰]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9100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