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建設的策略探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與轉型的新時期,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也在不斷改革。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面臨著挑戰的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與此同時,行政事業單位要想更好地適應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就要不斷對內控建設工作進行創新與完善,并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與社會服務質量。為此,文章主要針對如何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建設的策略進行深入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建設;策略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益繁榮,人們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與服務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再加上行政事業單位的外部運營環境日益嚴峻,要想實現持續、穩定地發展,就要充分重視單位內部的內控建設工作。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傳統的內控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因此只有根據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來不斷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建設工作,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實現良好穩定地運行。
   一、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與內部控制意識
   當前,我國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在日常的經營活動中缺乏內部控制意識,從而忽略了內部控制管理對行政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影響。但根據目前的情況下來看,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都沒有健全和完善的內控制度,因此就導致其內部的管理混亂,出現失控現象,嚴重的情況下會給事業單位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另一方面,由于內控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參差不齊,且嚴重缺乏內部控制管理意識,因此其在日常工作中,就會不嚴格執行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制度,從而無法承擔風險控制中的責任。
   (二)內部控制管理機制不健全
   對于多數行政事業單位來說,其內控管理體系的建立并不夠科學,且無系統性可言。這是因為內控管理人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主要憑借的是自身的工作能力及多年的工作經驗,這在無形中增加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隨意性,最終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在長期運營的過程中產生較大的內控風險,從而無法實現內部控制管理的具體目標,且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事業單位的良性發展,無法建立健全系統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
   (三)內部資產管理混亂
   現階段,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視程度并不高,且沒有對會計審查條例進行規范,從而導致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無法正常進行,且對于部分事業單位來說,原始資料管理存在著一定的不真實性,無形中增加了會計工作后期的核查難度。另一方面,由于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在資產劃分方面考慮的不夠全面,且對于固定與非固定資產的劃分界限并不夠明確,因此就會增加會計資產管理的難度,最終造成內部控制管理混亂,從而影響到內控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監督機制不完善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行政事業單位管理體制的改革,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相關管理部門數量越來越多,且較為繁雜,從而就導致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內控管理工作無法有效落實到每一階層、部門及環節當中。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審計與財務部門來說,在沒有授權的前提下,是不可以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進行檢查與監督的,這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內控建設工作的難度。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建設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內控機制,并嚴格執行
   行政事業單位要想從根本上健全與完善內控機制,首先就要做好單位與業務這兩個層面的工作。內部控制管理作為行政事業單位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僅可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整體管理水平,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在健全完善內控機制的過程中要制定科學的考核績效制度,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制,并要求內控管理人員對行政事業單位總體的業務進行梳理,并對其各個環節中的風險點進行控制,合理劃分權利,避免權利的過度集中。另外,要積極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來提高內部控制管理系統的信息化水平,深化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管理工作,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整體管理水平。
   (二)健全財務內控管理體制
   財務內控管理為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工作,不僅影響著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整體的控制水平,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行政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發展。為此,行政事業單位在加強財務管理的過程中,不僅要對財務人員的工作進行有效監督,并要熟練掌握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并對財務內控部門實施進一步的授權與分權,以此來進一步健全與完善財務內控管理體制。
   (三)依托財務信息管理系統,健全財務內控建設監督體系
   要想進一步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管理水平,加強單位內部的內控建設,除了要得到單位領導的重視之外,還要依托于現代化的財務信息管理系統。為此,行政事業單位就要加大財務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健全財務內控建設監督體制,對財務內控建設機構的實施進一步的授權與分權。目前,由于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信息化建設較為全面,并已初步搭建了統一的風險管理與內控平臺,將風險及內控管理職責、流程、標準及具體管理控制要求進行在線固化,實現信息流和業務流的有效整合,提升內部管理信息溝通效率,貫通并規范跨層級、跨部門、跨單位的內部管理行為,確保風險與內控規范體系建設成果有效落地。
   (四)創新內控管理模式
   行政事業單位管理過程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內控管理,內控管理工作不僅可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整體管理水平,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行政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因此企業要增強對財務內控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并根據單位自身的運營狀況及外部環境來對其財務內控管理模式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創新。同時行政事業單位要想從根本上提升經濟效益,就要勇于承擔自己的社會責任,健全與完善財務內控管理模式,以此來提升其自身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幫助行政事業單位更好地適應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促進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五)加大培訓力度,增強內控意識
   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建設工作離不開相關內控管理工作人員的支持。因此,事業單位要設立專項培訓經費,并對單位內部的內控管理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與學習,以此來幫助內控管理人員提高自身的內部控制知識,明確自身的責任與義務,增強其內控管理意識及責任意識,以此來實現思想認識推動內控制度的貫徹與落實。同時也要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內部控制知識與內控能力的培養,并通過講座、視頻、技能競賽等方式來增強相關工作人員的內控意識,以此來進一步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管理水平。
   (六)建立行政事業單位的風控評價制度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來說,加強內控建設不僅可以確保其在日常工作中穩定運行,同時也能夠有效的控制事業單位內部的風險。因此,在內控建設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要根據其經濟活動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客觀、全面地評估,特別是針對于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重大決策與事件進行有效的風險評估,以此來對其相關流程與決策進行修改,從而降低行政事業單位運行過程中的風險。
   三、結束語
   簡而言之,在我國社會市場經濟持續活躍,市場體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不僅面臨著轉型與升級等重大發展問題,同時也面臨著較為激烈的市場競爭。為此行政事業單位要想更好地適應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提升其社會服務質量,就要通過普及內控意識,完善內控制度體系,建立風控評價制度與績效考評制定來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控管理工作進行不斷的創新與完善,以此來進一步促進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可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金建清.淺談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內部控制強化財務管理的策略[J].財訊,2018(23).
   [2]姜潔.新常態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策略[J].中國集體經濟,2018(28).
   [3]劉靜君.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存在問題及應對策略[J].中國總會計師,2016(02).
   [4]盛長芳.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控體制的建設和風險防范策略研究[J].中國經貿,2016(10).
   [5]周蓮.探析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內控體系的建設[J].財會學習,2017(16).
   [6]連歡.淺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困境及策略[J].財會學習,2017(17).
   (作者單位:寬甸滿族自治縣財政局)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00536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