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享經濟模式的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為促進新形勢下企業財務管理的順利轉型,文章基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概念,分析了財務共享服務模式與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相比存在的主要優勢,探討了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后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具體應對措施,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 共享經濟模式;財務管理;轉型問題;企業
[DOI] 10.13939/j.cnki.zgsc.2020.01.133
1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概述
共享服務類型中較為常見的是財務共享,其作用是各企業根據平臺、制度和標準的同一化準則,將各部門中的分散業務進行改造,改善流程固化、豐富財務流程,增加職能管控權,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價值創造力。
2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與傳統財務管理模式的優勢比較
2.1 財務與業務一體化
傳統財務模式存在許多不足,如財務數據不準時歸納匯總、核算不規范、核算的數據不準確等。實行財務共享之后,財務和業務之間實現了一體化,主要表現在共享系統標準制定的規范化、共享平臺中數據核算的準確性,會計從業人員實現了業務轉型,關注點從基礎信息過渡到大型企業的財務數據處理、財務走向剖析、財務戰略支撐和資金業務支配等重要信息上。
2.2 制度流程規范化,增強可延續性和可執行性
在傳統財務中,公司的所有子公司無法正確理解以及遵守總公司下達部署的全部財務制度,因此實施效果并不佳。共享模式下的財務控制更加有條理,數據分析更加準確,按照流程安排也更加規范,大大減少了傳達誤區。采用信息化方式和配套的業務處理考核制度,增強企業內控機制的可延續性,同時也增強了財務制度的可執行性。
2.3 實現預算事前和事中控制
在共享系統完善之后,將預算功能插入系統中,在財務數據基本信息無誤的基礎上,啟動預算功能,這樣不僅能將運行過程中的數據失誤顯示出來,還能及時提供解決方案,為財務預算的準確性提供了保障。如此一來,工作人員之間沒有了接洽,也使業務辦理更加公平公正,以及制度管理更加合理化。
3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后的優勢及存在的問題
3.1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的優勢
?。?)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將戰略財務、業務財務和共享財務應用起來,其中更新共享財務中崗位輪流操作制度,以及優化新員工在共享平臺上的實踐機制,從而減少財務專業人才的培訓時間。另外,公司外派員工也能進入財務共享服務平臺擁有整體培育的機會,從而更有效率地掌握會計準則、稅務政策和金融風險等一些財務知識,進一步領導公司員工熟練操作自己的工作業務。
?。?)財務數據管控方面。將財務數據與互聯網系統相通,系統自動導出數據信息,能代表企業業務的精準數據顯示在管理層的系統中,為企業管理者直觀分析經濟業務帶來了便捷。在過去的財務報表中,只能直觀看到原始憑證到會計憑證再到明細賬以及總賬的煩瑣流程,共享中心的存在代替了這些煩瑣流程,將最終數據直接展開,通過數據反映出企業的整個發展歷程以及未來規劃。
?。?)提高會計業務水平方面。根據會計業務標準,將整體業務水平提高,嚴格規范化,全面提高業務數據質量。全體控制以及支配資金去向,一定程度地降低了企業資金流動壓力,并且把控制流程系統化,避免了人為誤差,提高了數據可信度,也完善了企業管理體制。
3.2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存在的問題
?。?)財務人員崗位安排方案。在財務共享應用之前,財務人員一直保持高強度的工作量,應用財務共享之后,財務人員的工作強度大幅度降低,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企業財務部門的業務量大幅度降低,保證了財務工作的成功轉型。在此基礎上,部分財務人員面臨著崗位的更新,甚至被企業裁掉,失去工作機會。
?。?)系統兼容和新流程應用時可能遇到的問題。公司在職能管理以及財務控制方面會引進大量專業軟件,這些軟件類型差異較大,兼容性也不完善,系統運行時可能會與共享平臺的運行沖突,導致數據處理時出現系統錯誤,誤差增大,主要體現在企業財務和國家稅務、各大銀行、客戶及供應商之間的聯系上。若聯系出現偏差,就可能引起共享平臺的不合理應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存在的意義是改善過去財務管理制度的不足和財務工作流程的煩瑣,但是改善的過程不確定性因素太多,無法掌控便會產生各種問題,如在報銷費用過程中,類型的復雜會導致員工選擇錯誤而發生報銷難的問題。各種流程的煩瑣使票據壓積在一起得不到及時處理,降低了企業的工作效率。
4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后財務管理轉型對策
4.1 領導積極參與,營造共享服務文化
在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運行過程中,需要多部門積極配 合,以期改變舊的組織結構、人員支配等,這樣會對企業部門新的運營氛圍帶來積極影響。因此企業高管審批通過改中心的運行是關鍵。在這個目標的建立過程中,不僅要大肆宣揚改服務中心的有利方面,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升級,還要鼓勵員工積極參與,投身于共享服務平臺的建設中。
4.2 推進流程再造試點工作
數據流程優化應該把重心放在系統試運過程中,檢測企業的真實業務水平和業務流程,解決業務中的各項問題,防止系統運行后出現無法更改的錯誤,對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構建共享中心是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在真正運行之前需要多次進行檢測,對出現的不足及時更正,優化系統漏洞,體現出共享平臺的實際價值。檢測企業內部業務運行流程的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規范的制度可一定程度地減緩系統的漏洞。共享服務中心運營的過程就是不斷完善和優化各種業務流程,恢復財務數據的完整性和規范性。
4.3 加強財務人員培訓及轉型
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需要不斷更新,其中技能培訓是關鍵。企業內部可建立專業技能培訓部門,為新老員工提供相應的財務數據處理培訓,使財務人員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也能獲得更為先進的專業技能,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企業可以固定時間開展一次培訓,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在完善員工基本技能的同時,也增加員工的企業歸屬感。當然,企業在提供學習機會的同時,員工本身也要存在學習的動力和觀念,主動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克服業務難題,培養自身的全新思維和整體觀念,增加對企業的責任感以及社會的奉獻追求。
4.4 優化信息化平臺,提升信息化水平
共享服務中心在運行時不可缺少的因素是信息化平臺的連接標準。目前的互聯網大數據庫為信息化連接做好了鋪墊,在此基礎上,優化信息連接類型是保證共享服務中心中財務管理成功轉型的關鍵。因此,企業各部門的積極配合可以為信息連用掃清障礙,通用的數據接口,方便了各部門員工的業務開展,也提高了平臺的運行速率。同時,各部門數據的資源共享也可以降低數據的缺失概率。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不斷完善平臺后期運行時的數據檢測,優化企業運營的數據分析框架。
參考文獻:
[1]孟新智.“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企業財務管理創新思考[J].商業經濟,2017(3):33-35.
[2]王繁強.現代企業財務預算管理方法的創新研究[J].中國商論,2019(11):80-82.
[3]杜玉峰.加強企業財務全面預算管理的思考[J].現代營銷,2019(6):55-5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111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