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幾年來,我國醫療科技企業發展迅速,攻克了一系列傳統醫學難題,但由于企業尚未形成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機制,在財務內控方面存在諸多的問題矛盾。為此,醫療科技企業必須結合自身業務經營的現狀及特點,深入分析當前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類型,積極探求問題的解決方案。文章分析了醫療科技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對企業當前存在的財務管理問題及策略做了探討,希望能為醫療科技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醫療科技;財務管理;稅收籌劃
[DOI]1013939/jcnkizgsc202009116
1醫療科技企業財務管理現狀
醫療科技企業對技術及資金要求較高,而且由于近年來國家對于生物制藥等相關行業的管控力度加強,這使得企業在經營過程中財務風險隱患進一步加大。醫療科技企業經營的原材料通常來自生物組織、體液、細胞等,這些原材料通常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因此供應商集中程度并不高,醫療科技企業在采購時議價空間較大。[1]但由于現階段受政策等原因限制,企業的業務銷售渠道有限,購買企業產品的主要還是一些醫療機構,企業目前還無法形成獨立的業務經營網絡,因此在銷售環節購買者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醫療科技企業的固定資產具有高度專業化的特征,資產的配置和使用維護成本都相對較高,加大了企業后期的退出機制阻礙。另外,一些外資企業的進入所帶來的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也會給企業的經營管理帶來較大沖擊,一些企業為了擴大競爭優勢,會加大固定資產方面的資金投入,但由于醫療科技企業融資渠道相對單一,領導者又缺乏一定的資本市場觀念,導致企業的發展資金嚴重不足,資金周轉壓力較大。
2醫療科技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第一,企業的管理層對財務管理的認知水平不足,難以從企業整體的角度設計和統籌安排財務管理工作。企業管理層大多是從生物技術或者業務銷售崗位提拔上來的,財務人員所占的比例較少,導致財務對企業經營的決策支持作用受限。[2]
第二,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多數醫療科技企業在制定財務管理制度時,主要是通過借鑒其他行業的財務制度內容,沒有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對制度作出進一步的細化規定,導致制度多停留在理論層面,實際的可操作性不強,管理成效不高。
第三,財務內控不到位。財務內控是醫療科技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環節,從財務預算管理的角度,控制的內容主要包括采購預算、資金預算、項目臨床研發預算等。但當前企業所編制的預算計劃不夠全面,只涉及一些基本的成本費用支出,也未能結合企業的業務特點進行預算編制,編制方法過于簡單,導致預算執行困難,存在較大的執行偏差。在成本控制方面,醫療科技企業的成本費用項目相對繁雜,要想進行有效的成本控制首先要能合理地進行成本費用的歸集和分配,但目前企業成本核算方法過于簡單,不能為成本控制提供完整、可靠的參考數據等。從稅務管理角度上,近年來,我國積極推動醫療體制改革和稅收制度改革,加劇了企業外界環境變化的復雜性,如果企業未能及時根據外界政策環境等變化做出適時的經營調整,一方面無法充分享受稅收政策優惠,會加劇企業稅負,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另一方面可能會導致企業出現違法違規行為,引發相應的財務風險危機。另外,部分企業沒有結合自身的行業特點做好稅收籌劃工作,由于許多企業目前的稅負工作主要由財務部門負責,財務人員工作任務繁重,通常也只能在事后通過財務核算完成稅務申報工作,難以在業務活動開展前結合企業的發展需求進行全面的稅收籌劃。
第四,賬務處理不規范。企業的原始單據管理混亂,往來賬記載不清晰,資產賬實不符,導致財務核算工作量加大,管理工作難以推進。
第五,缺乏財務監管。許多醫療科技企業雖然也建立專門的審計監管機構,但審計機構通常是下設在企業的財務部門,由企業的財務人員來負責相關的財務審計工作,但由于財務部門職責權利有限,審計工作的開展容易受到企業其他部門或者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主觀因素干擾,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難以保障,審計監管的作用大打折扣。
第六,財務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當前企業財務人員大多是屬于財務會計,主要承擔基礎的財務核算工作,對管理會計相關的方法手段,如全面預算管理、作業成本管理等缺乏運用,制約了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
3醫療科技企業財務管理改進策略
31優化管理人才結構,提升財務管理認知
一方面醫療科技企業要結合戰略發展需求增加企業管理層財務人員所占的比例,更好地發揮財務對企業經營的指導和決策支持作用。財務人員也要積極地參與到企業的業務開展活動中,融合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提升企業員工的財務認知;另一方面企業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鼓勵企業財務人員轉變自身職能定位,積極學習管理會計相關的理論實踐方法,運用管理會計的工具手段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促進企業財務轉型升級。
32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完善財務內控體系
制度體系要全面涵蓋企業業務經營的各個環節,進一步細化相關制度條例,確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企業要通過實施全面預算管理,促進預算的“全員參與、全過程控制、全方位管理”,擴大預算管理的范圍,編制相應的資金預算、項目預算、業務預算等,結合醫療科技型企業業務開展特點,運用零基預算、比率預算、滾動預算等多元化的預算編制方法,提高預算編制計劃的合理性。在編制預算之前,要全面調研并深入分析企業的歷史費用支出數據,運用作業成本法、平衡計分法等方法[3]分析企業的成本費用情況,劃定成本控制對象,將企業經營各個環節劃分為不同的作業單元,將同一類型作業單元歸屬為同一個作業中心,按照資源消耗及成本動因進行成本的歸集和分配,以保證企業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成本控制活動,通過科學的財務內控方法有效降低企業的成本損耗,同時也能為預算管理提供更為科學、完整的計劃編制依據。
因此,企業要設立專門的稅務管理部門或者稅務管理崗位,負責組織開展企業的稅務籌劃工作。要在一個經營周期開始之前就開展稅收籌劃活動,充分利用各種減稅免征以及遞延納稅等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稅負。
33規范賬務處理流程,加強財務審計監管
企業要明確各個部門及崗位的管理權責,嚴格按照不相容崗位分離原則進行崗位設計,如針對工程項目實現概預算編制與審核崗位分離、竣工結算與審計崗位分離等,以確保企業的項目開展質量以及進度和資金安全。企業要制定嚴格的賬務處理規范標準,對關鍵環節加強賬務處理控制,強化授權審批管理,定期核查臺賬記錄,確保賬實相符??赏ㄟ^建立崗位責任追究制度,來強化各崗位的賬務處理規范意識,通過責任監督,定期進行核查考評,并將考評結果同各部門或崗位的績效評價相掛鉤,更好地規范賬務處理工作。企業要在其最高層領導機構下設審計監督委員會,減少審計行為的外界干擾,確保內審監管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將內審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制定日常審計和不定期專項審計計劃。
4結論
總之,醫療科技企業一定要轉變財務管理觀念,更多地從財務對企業經營指導和決策支持的角度出發完善和改進企業的財務管理機制體系,促進企業實現社會以及經濟雙重效益,更好地助力我國醫療事業發展騰飛。
參考文獻:
[1]張磊企業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J].中外企業家,2016(32).
[2]孫鳳鸞 淺析醫療科技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知識經濟,2018,479(21):86,88
[3]廖立生關于如何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若干思考[J].經貿實踐, 2016(1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51373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