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DEA的商業銀行效率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劉 威,馬勝偉

  摘要:隨著中國金融業的對外開放,中國商業銀行面臨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提高商業銀行效率是銀行改革的核心。通過計量實證的方式對投入產出的變量做出篩選,再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求出各商業銀行的效率,進而分析找出目前中國商業銀行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數據包絡分析;商業銀行;銀行效率;計量分析
  中圖分類號:F83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13-0048-02
  
  引言
  銀行效率是衡量銀行業經營情況及其功能作用發揮程度的重要指標,它能充分體現銀行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投入產出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綜合反映。隨著金融業的逐步對外開放,中國商業銀行要適應新條件下的競效率有沒有變化,怎樣進一步提高效率?這些都是亟待探討的問題。
  關于銀行效率研究的方法,最早用財務指標來計量,銀行財務指標可以直接反映其經營效果的好壞,例如:資本收益率,托賓的q值(市場價格減重置成本)等。但是,財務指標法因不能反映銀行的整體績效、指標選取的隨意性及共線性和相關性等問題,而被國外研究銀行效率的學者所放棄。所以,現在銀行效率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前沿效率法。而前沿效率法又分為參數分析和非參數分析兩種,其中非參數分析法包括:數據包絡分析(DEA)和自由可置殼(FDH)。參數分析法常用的有:隨機前沿方法(SFA)自由分布法(DFA)和厚邊界方法(TFA)三種,本文采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利用投入產出型DEA對中國2006―2008年九家商業銀行的效率值進行測算。
  一、模型介紹
  設有n個決策單元(Decision Making Units 簡稱DMU,在本文為九家商業銀行),每個決策單元有m種類型的輸入和s種輸出。本文采用的BC2模型進行分析。考慮具有非阿基米德無窮小的BC2模型的對偶規劃:
  (DIE)min[θ-ε(eTS-+eTS+)]Xjλj+S-≤θXj0Yjλj+S+≥Yj0λj≥0,j=1,…,nS-≥0,S+≥0
  其中,θ表示該決策單元DMUj0的有效值(即投入相對于產出的有效利用程度),ε>0是一個非阿基米德無窮小量。Xj和Yj分別為DMUj的投入和產出要素集合,Xj0和Yj0分別表示DMUj0的投入和產出向量。λj為相對于DMUj0重新構造一個有效組合DMU中第j個決策單元DMUj的組合比例,S-,S+為松弛變量。
  二、DEA實證分析
   數據包絡分析的核心問題就是投入產出變量的選取,在輸入與輸出指標變量的選取上,國內外相關研究多采用三種方法:生產法(production approach)、中介法(intermediate approach)及資產法(asset approach)??紤]到商業銀行為經營貨幣的特殊企業,本文采取生產法與中介法相結合的方式對輸入和輸出變量指標進行選擇,選擇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招商銀行、華夏銀行九家商業銀行為決策單元,選擇初始投入變量為:員工人數、固定資產凈值、總資產、利息支出、存款。初始產出變量為:稅前利潤、利潤總額、利息收入、凈利潤、貸款。曹陽農、史本山(2006)證明了,如果DMU的輸入或輸出變量存在著相關性,會大大影響DEA效率測度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所以,本文將初選的投入產出變量做面板分析,把高度相關變量剔除,以達到DMU個數必須是輸入輸出變量數目之和的兩倍以上的要求。上述變量數據均來自國泰安數據庫,其中各銀行員工及機構數來自各年的中國金融年鑒。
  經過eviews6.0軟件面板分析,機構與員工人數(0.99)、固定資產與總資產(0.89)、利息支出與存款(0.98)、利息收入與貸款(0.93)、利潤總額、稅前利潤與凈利潤(0.97)均存在嚴重的自相關,(括號內是可決系數R2,R2越接近1,說明變量越有自相關性)。所以,投入選擇員工人數、固定資產凈值、利息支出;產出選擇稅前利潤總額和貸款。
  經過上述分析,我們確定投入變量為員工人數、固定資產凈值、利息支出,產出選擇稅前利潤總額和貸款。
  用deap軟件得到的結果(如下表):
  三、結果分析
  國有商業銀行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的經營效率較高,建設銀行在2006―2008年都位于效率前沿面上,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均有一年達到了最佳配置效率。但是農業銀行的經營效率在三年里效率最低,主要是員工人數與營業費用過高,可能與其未進行股份制改革有關。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在三年里一直位于效率前沿面上,而興業銀行在2006年由于利潤過低導致效率不高,交通銀行在2006、2007年也是因為營業費用與員工人數過多以致效率較低。在對銀行規模效率的分析中,國有商業銀行大多存在規模效率遞減的情況,而股份制商業銀行在有可能出現規模效率遞減、遞增、不變的情況,但是由于三年中,股份制商業銀行接近一半是處于效率最優的情況??偟膩碚f,股份制商業銀行在規模效率上優于國有商業銀行。從2006―2008年這三年的銀行效率值來看,每一年都是股份制商業銀行處于優勢,基本每年的前沿面都是由股份制商業銀行與建設銀行建立的。而且國有商業銀行普遍存在員工冗余現象,同時股份制商業隱含因為資產、利潤的限制,有的效率較低。
  結論及建議
  本文以2006―2008年間中國九家商業銀行為樣本,利用數據包絡分析方法衡量中國銀行的總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并使用銀行差額變數分析,對如何提升銀行效率進行討論。
  1.中國銀行業整體效率在三年間有所改善。國有商業銀行最大不足是員工人數過多,經營費用過高,這可能是由于舊的歷史遺留問題造成的,但同時從分析中也可以看到,經過股份制改造的國有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率已經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相接近,可以認為股份制改造是提高國有商業銀行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股份制商業銀行在效率分析中顯得非常有效,每年的強勢效率單位都是股份制商業銀行,同時從BCC模型的規模效率分析,絕大多數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是規模效率遞增的,這說明如果股份制商業銀行隨著投入增加效率會獲得提高。
  2.股份制商業銀行注重資金的投入。股份制商業銀行相對國有銀行的效率是有優勢的,基本都處于規模報酬遞增或不變狀態。所以提高要素投入會產生規模經濟;同時,制約股份制商業銀行效率的主要因素就是資金的不足,因此加大資金投入時股份制商業銀行提高經營效率的有效辦法。
  
  參考文獻:
  [1]魏權齡.數據包絡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75-77
  [2]趙旭,凌亢.國有銀行效率決定因素實證分析[J].統計研究,2000,(8).
  [3]秦宛順,歐陽俊.中國商業銀行業市場結構、效率和績效[J].經濟科學,2001,(4).
  [4]Smith, P., Model misspecification in data development analysis[J].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1997:233-252.
  [5]劉琛,宋蔚蘭.基于SFA 的中國商業銀行效率研究[J].金融研究,2004,(6).
  [6]劉漢濤.對中國商業銀行效率的測度:DEA方法的應用[J].經濟科學,2004,(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3984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