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的倉儲型上市物流公司的效率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物流業在我國的高速發展,物流效率的相關研究也成為熱點話題。企業物流效率的改善與提升不僅是企業利益的來源,更是提升社會效益的有利支撐。文章以倉儲型上市物流公司效率為研究內容,以2015-2017年的7家倉儲型上市物流公司為研究對象,通過DEA模型對其效率進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國倉儲型上市物流公司的發展不均衡,近三年總體規模效率減少,企業應該重視資源的合理配置。
關鍵詞:倉儲型;上市物流公司;DEA;效率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電子商務的快速普及,物流行業在當代社會中逐漸扮演起重要的角色。它不僅僅是企業成本控制的關鍵點,更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有利支撐,因此,對于物流行業的發展,社會、企業以及消費者皆對其有了更高的要求。
相較于國外的物流企業,我國的物流企業發展起步較晚,職能銜接較為松散,物流需求又一時激增,因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比如目前我國的一些倉儲型的物流公司,大多從傳統倉儲業轉變而來,盡管其具備一定規模倉儲空間與倉儲設施,但在其發展得過程中仍然僅完成商品的儲存和保管等的基本職能,業務服務內容單一,對外界信息的響應速度相對遲緩,在整個供應鏈中的功能較薄弱,這些企業往往很難增加和創造。
因此,文章正是基于這個背景對倉儲型物流公司效率的評價進行研究,通過構建一套科學合理的倉儲型物流企業的效率評價體系,對目前的倉儲型物流企業效率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相應結論為倉儲型物流企業的相關管理人員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文獻綜述
國內外對于物流企業效率的相關研究較多,鐘祖昌[1](2011)實證評估了2001- 202008年我國28家物流上市公司的運營效率。實證結果顯示:物流企業規模與物流企業的效率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關系,不同類型物流企業的效率存在較大差異,倉儲企業的綜合技術效率值最高。丁斌等[2](2014)采用數據包絡分析法對24家上市物流公司效率進行研究,結果表明,2010-2012年間我國物流上市企業整體效率不高且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韓劍塵[3]等(2016)對45家上市物流公司效率進行多維度的分析,分析結果:不同類型物流公司生產效率的差異性較大,其中港口型物流企業的效率比倉儲型物流企業的效率更高。Demond S, Min H, Joo S[4](2013)對24家第三方物流公司效率進行研究,以固定資產的規模和數量以及員工的總人數為投入指標,收入作為產出指標。張毅等[5](2013)分析了1999-2009年間28家物流上市企業規模效率的動態變化,結果表明規模效率均值為0.784,尚有21.6%的改善空間;總資產規模較大的物流企業并不具備規模效率方面的優勢。
綜上所述,對于物流公司效率的研究,目前有兩種,一種是經營效率(技術效率等),另一種是成本效率。兩種效率研究從不同的角度衡量了物流企業的資源配置情況。國內外學者關于物流企業效率的研究時間較長,在這一領域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方法,國內外學者大多數采用數據包絡分析(DEA)。對于其中投入、產出的指標選擇,不同學者根據其研究的內容的不同在選擇指標上也是有區別的。國內外學者對于上市公司的效率研究已經較為豐富,但沒有針對倉儲型物流公司效率進行專門的研究,同時,涉及到倉儲型物流企業的效率研究,學者得出的結論不盡相同?;诖耍恼掠斜匾槍}儲型物流企業的特點建立一個適合于倉儲型物流企業效率評價的體系。
二、倉儲型物流企業
倉儲活動是指通過倉庫對物資進行儲存和保管,倉儲作業是以保管活動為中心,從倉庫接收商品入庫開始,到按需要把商品全部完好地發送出去為止的全部過程。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為持續推進科學有效的對物流企業開展分類評估,為彌補某些標準落后于實際發展得問題,對標準進行了修訂,國家標準委批準的《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GB/T19680-2013)于 2014 年 7 月 1 日正式實施。此標準中對物流企業的界定為“從事物流基本功能范圍內的物流業務設計及系統運作,具有自身業務相適應的信息管理系統,實行獨立核算、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經濟組織”,并將企業分類為運輸型物流企業、倉儲型物流企業以及綜合物流企業。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概念;“所謂一個產業應該指能從事相同性質的經濟活動的一切單位的集體”。物流業含有運送、儲存、包裝、搬運、加工、配送、信息流動等,同時運輸又含有公路、鐵路、水路、航空、管道,這些交通運輸方式經過產業化就構成了運輸業、倉儲業、包裝業、配送業、物流信息業等等。因此,文章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的倉儲業上市公司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對其物流效率進行評價。
三、基于DEA模型的企業物流效率評價
?。ㄒ唬┓椒ǖ倪x擇
數據包絡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是一種非參數法,依據多投入和多產出來評價相同類型的決策單元的相對有效性。DEA 方法在解決多輸入多輸出的有效性評價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因其無須事先設定投入和產出的權重系數,可較好地避免主觀因素的干擾,其評價結果更具客觀性。DEA中的CCR(規模報酬不變)模型和BCC(規模報酬可變)模型是評價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的有效模型。正因如此,DEA成為國內外大多數學者用來研究物流企業效率的方法,文章也基于DEA模型對倉儲型物流企業的效率進行研究。
(二)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
文章所選取的評價指標是根據DEA 方法對數據的基本要求以及對近年來國內外物流企業效率研究的相關文獻的綜合得來的。
本文對歷年來物流企業效率評價的相關文獻進行了分析和比較,根據前文的國內外研究現狀,選取了主營業務成本、管理費用、職工薪酬、固定資產作為投入指標,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額作為產出指標。對相關評價指標的選取的依據歸納如下表1所示: (三)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盡管目前我國物流業發展迅速,但中小企業的相關數據收集仍然十分困難,且其準確性與代表性都相對較差。因此,文章選擇上市公司作為研究對象,上市公司信息質量相對較高,報告具有一定的科學性,且上市公司的運營管理具有一定代表性。文章選擇2015-2017年的7家倉儲業上市公司,對其相關數據進行運用MaxDEA軟件進行分析。
為了保證數據的有效性和結果的準確性,剔除了信息不全的企業;同時由于報表中部分數據出現負值,首先對其進行標準化處理。但處理過程中會有0值出現,因此,將所有0值采用非常小的數10-9代替。
?。ㄋ模嵶C分析結果
運用MaxDEA軟件,把7家倉儲型上市物流公司的投入與產出數據帶入DEA模型中的CRS和VRS進行求解,得到7家上市物流公司近三年的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與規模效率。結果如下表2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近三年來每個企業的發展不是很均衡,每個企業近三年來的變化并不一致。其中,歐浦智網發展相對較穩定,發展狀況良好;新寧物流與中儲股份存在規模效率較低的情況,發展相對落后;其他企業的效率發展有待提高。
同時,整體技術效率2016年有所增加,隨后2017年出現減少;純技術效率2016年增加,2017年基本保持不變;規模效率出現逐漸減少。
四、結論與不足
通過對7家倉儲型上市物流公司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倉儲型物流公司發展較為不均衡,行業發展優勢也不十分明顯,規模效率出現最近下降的趨勢,規模效率是由于企業規模因素影響的生產效率,反映企業離規模最優狀態的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倉儲型企業中仍然存在資源浪費的情況。因此,盲目擴張并不是倉儲型物流企業發展得方向,仍需做到優化資源配置,不僅僅是物資資源的配置,同時也有優化人力資源的配置,使企業運營管理更加科學高效。
文章對倉儲型上市物流企業的效率進行一個嘗試性的研究,研究中存在很多不足。例如,財務數據指標并不能真實的反映出當期的真實發生額,這與財務處理的計提有關;上市的倉儲型企業的公司較少,數據較少不能很好的反映整個行業的現狀;倉儲型物流公司效率研究的指標篩選要更加合理化,更具代表性。這也是作者以后需要改進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鐘祖昌.我國物流上市公司運營效率的實證研究[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1,(04):19-26+43.[2017-10-01].DOI:10.14134/j.cnki.cn33-1336/f.2011.04.006
[2]丁斌,曲慧敏.中國上市物流企業的經營效率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J].管理現代化,2014,34(04):74-76.[2017-10-01].
[3]韓劍塵,夏濤.物流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時空異質性——基于DEA—Malmquist指數的測算[J].科技管理研究,2016,36(13):215-220+226.[2017-10-01].
[4]Demond S, Min H, Joo S. Evaluating the comparative managerial efficiency of leading third 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 in North America[J]. Benchmarking, 2013, 20(1):62-78(17).
[5]張毅,牛沖槐,龐繼芳.我國物流上市企業規模效率及影響因素研究[J].數理統計與管理,2013,32(03):511-520.[2017-10-01].DOI:10.13860/j.cnki.sltj.2013.03.016
[6]李曉梅, 白雪飛. 基于超效率CCR-DEA的國有物流企業績效實證分析--基于16家上市物流企業的樣本數據[J]. 中國流通經濟, 2016, 30(4):26-32.
[7]翟衛東. 中國上市物流企業生產管理效率的 DEA 模型研究[J]. 物流技術, 2013, 32(12):125-127.
[8]曹國, 劉露, 應可福. 上市物流企業生產效率的實證分析[J]. 統計與決策, 2016(16):184-188.
[9]余沛. 中國物流企業生產效率與規模效率實證分析[J]. 商業經濟研究, 2013(19):30-32.
[10]張福明, 孟憲忠. 我國物流企業效率與效率持續性評價的實證[J]. 工業工程與管理, 2010, 15(2):46-49.
作者簡介:
朱勝男(1993-),女,漢族,遼寧遼陽人,江南大學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供應鏈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086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