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計算機會計也叫會計電算化,是指利用財務管理軟件,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難完成的會計工作過程(如會計核算、報表編制等)。目前我國傳統的手工會計已基本上完成轉型,升級為計算機會計。計算機會計極大降低了會計工作的勞動強度,推進了會計工作的規范化,實現了會計工作質的飛躍。然而,計算機會計與企業內部控制也存在一個互相調整、互相適應的過程,由于我國國情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新問題。所以,要完善計算機會計條件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并將此視為當前促進我國計算機會計發展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計算機會計;企業;企業內部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5
  1 計算機會計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1 當前企業會計素質整體偏低
  計算機會計1954年起源于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作為會計+電算的結合,它不僅要求會計人員掌握專業知識,而且需要了解計算機與財務軟件的使用和維護。這在發達市場經濟國家不算什么問題。然而,在我國卻算是一個大問題——現在的企業只依賴上年紀、有經驗的老會計做賬。從整體上說,他們豐富的經驗局限于本企業本會計室即本人傳統手工模式,他們的知識、技能具有明顯的專業性、局限性、落后性,綜合素質普遍不高,這就導致他們很難熟練掌握、運用計算機,對財務軟件知識和操作缺乏了解,無法發揮計算機會計優勢。而當前計算機教材又是針對90后、00后的年輕人編寫的,沒有針對老會計的特供版,不能讓這些實際工作者很快地實現知識更新與技術更新。這就讓他們在財務軟件出現運行故障時束手無策,隨時讓電算化工作停擺。還有些半路出家的會計人員由于不懂裝懂,盲目誤操作,造成了數據丟失、系統崩潰。通用型復合型人才是我國計算機會計發展的一塊短板。
  1.2 與傳統手工模式沒有實現無縫銜接
  傳統會計手工模式工作量大,不能實現實時信息處理和反饋,效率低、流程重復。但一些企業實施計算機會計,卻盲目喜新厭舊,盲目淘汰(人)手工系統,致使新舊模式無法完全銜接。事實上計算機會計比手工模式更依賴原始數據的大量輸入。新舊工作缺乏無縫銜接,原始數據出現遺漏、丟失,都對計算機會計工作造成消極負面影響。
  1.3 內控環境發生變化
  傳統會計工作,大量的原始數據、憑證、賬目分散在不同部門不同人員手上,分別由不同部門保存。實行計算機會計后,會計部門在組成人員上增加了軟件管理者和計算機專家,在工作模式上實行數據集中化處理。而實際上企業往往只增加一個系統維護,這就使實際操作人員(所謂的“多面手”“能者多勞”)在工作中可以隨意登錄不同系統,存在著篡改、造假數據的風險。會計數據的處理由一個人經手,一旦出現錯誤很難被發現,且錯誤往往在整個系統內蔓延傳播,導致系統崩潰。
  2 加強企業計算機會計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
  2.1 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鑒于計算機會計工作的集中性,為保證系統的真實、可靠、安全,必須制訂并健全嚴密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制訂規范、完整、嚴格的日常操作手冊、軟硬件管理制度,嚴禁無關人員在財會電腦上上機,每一臺專用電腦,每一個專用系統,都必須嚴格設置復雜密碼,每一個密碼都不能重復;設置防火墻,并不斷升級防火墻,定期殺毒,不允許會計電算網接入外網,保證物理隔離;制定制度,規定必須進行定期、頻繁的數據備份與系統備份,備份的數據與系統必須與工作場所互相分離,以備隨時恢復數據,恢復系統,做到萬無一失;系統開發人員與數據輸入人員必須互相隔離,限制財務軟件的修改功能,數據錄入必須符合規定格式。在每一個環節上,都不能害怕麻煩。
  2.2 健全內部審計制度
  會計人員必須實現與電算化的結合,企業審計人員也要實現與電算化的緊密結合。審計人員也必須掌握、熟悉計算機會計工作,不能有畏難情緒,不能說電算化就像是讓人膽戰心驚、手足無措的特技飛行。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內部審計,詳細審計系統自動生成的資料,流水賬、明細賬、總賬都不能放過,堅決避免發生連鎖性錯誤。還要及時發現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要意識到傳統的層層審核在新環境下也是不可或缺的。
  2.3 著重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我國傳統會計手工工作模式落后,已經不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計算機會計是信息時代從事會計工作的必要條件,而人才是決定計算機會計的關鍵一環。所以必須著重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企業必須升級會計人員的知識與技能,加強會計人員對計算機與軟件應用的學習,還要把高校專家請進來進行實際操作指導,必要時,甚至要向國外先進企業學習計算機會計的經驗,不能舍不得花錢,不能怕花錢,堅決培養出懂會計又懂軟件的通用復合型電算化人才,堅決實現會計人才的年輕化、電算化。計算機會計人員也必須提高警惕,意識到自己站在防范風險的第一線,負起自己的責任。
  3 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企業內部控制的手段
  3.1 利用計算機運行控制
  在計算機運行控制的過程中,難免也會出現某些操作上的失誤,從而影響到會計數據的安全性,所以要及時對操作流程進行控制,提出糾正錯誤的防范措施。要加強對會計數據輸入時管理控制工作,對要輸入的信息數據和原始憑證進行嚴格的審查和檢閱。在會計數據輸入期間,容易在鍵盤輸入的環節出現錯誤,對此,可以在數據輸入完成后再次進行檢查的方法,來降低失誤率。在對會計數據輸入完成之后,可利用偏向于程序化的流程進行校驗,主要涉及該種校驗方法的程序有數據的平衡校驗、總額與明細的校驗以及數據完整性校驗等。除此之外,模塊之間也需要進行數據的交換,所以對此也需要進行校驗,主要是利用報表數據之間的勾稽關系進行校驗和調整,涉及的內容不僅包括數據還有文字數據,避免出現串戶的現象。
  3.2 建立、健全有關的管理制度
  在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中最為關鍵的管理手段是以組織的方式對內部實現合理有效的控制。為了給予計算機一種更加可靠的工作環境,主要涉及以下幾種管理制度的設立:機房管理、操作管理、文檔管理和數據管理等,從而保障相關數據信息的安全。要提高對以上制度建立和完善的重視程度,根據實際情況保障在系統設立期間合理進行。在系統建設完成初期,相關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守管理制度實現企業內部控制工作。
  3.3 其他控制
  在傳統人工操作的模式下,所有信息數據的處理和干預都是通過有關會計工作人員在核算時實現的管理控制。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電算化系統完善之后,在核算過程中,減少了人工的直接接觸,所有的程序和流程都是由設定好的計算機來實現。在進行計算機程序設定的過程中,依靠自動控制的原則,先后將計劃和預算等信息內容設置到計算機中,當出現收支業務的數據交換時,對其進行收集和整理最終錄入到計算機中,當錄入完成時,再將數據和原始指標進行比較,如果發現超預算和偏離計劃的現象,要及時作出信息調整,利用安全有效的方式進行糾正,實現計劃預算和定額的穩定執行。
  4 結 論
  會計工作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國家財產安全問題,所以,應給予會計工作一定的重視。在傳統人工操作的模式下,還是更多依靠相關制度的建立,通過定期進行財產的清理和檢查工作來保障國家財政安全和完整。在現代科學技術的支撐下,會計工作的電算化系統逐步完善,依然會利用定期對財產清查的方式進行國家財產的保護工作。但是計算機系統最大的優勢在于能夠提供更加可靠準確的數據信息,以此作為更有說服力的收發保管和財產清查的證據,為今后國家財產保護工作奠定了有力的基礎。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影響到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的行為和方法也隨之創新,面對這樣的趨勢還要不斷提升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水平,保障會計系統的安全,維護國家財產的完整性。我們應該積極面對計算機會計帶來的新挑戰,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提高人員素質,杜絕內部串通、營私舞弊,保護會計資料安全,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龔曉晨.W公司內部控制審計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6.
  [2]李曉東.“互聯網+”環境下企業內部控制問題與對策[J].會計之友,2017(23):69-73.
  [作者簡介]李韋佳(1992—),女,河南濟源人,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賈燕茹(1964—),女,河南偃師人,本科,高級實驗師,研究方向:計算機應用與維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71812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