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區經濟環境下小微企業發展問題和策略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為實現國家經濟強國目標,開始對產業結構進行不斷調整與優化,這也成為時代發展得必然趨勢。而小微企業作為經濟體制中的重要部分,其經營活動為社區經濟也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社區經濟的小微企業存在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微企業的有序發展。本文就小微企業經營活動中所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小微企業和社區經濟協同發展得相應解決策略。
關鍵詞:小微企業;社區經濟;協同發展
小微企業所涉及的行業領域非常廣泛,涵蓋了水利、公共設施管理、居民服務、文娛類等等內容,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國家對國民經濟越來越重視,小微企業對市場經濟的貢獻值日益增加。[1]同時,成為促進社區經濟不斷發展與進步的重要力量。對比大中型企業,小微企業所占市場份額相對較少,實現小微企業與社區經濟協同發展,既能夠使小微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增強,促進小微企業良性發展,又能夠形成小微企業產于集群,加大小微企業間的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推進社區經濟的持續發展。
一、社區經濟小微企業面臨的困境
?。ㄒ唬┬∥⑵髽I供應與市場需求不對等
在市場需求方面,小微企業受資金驅動型模式影響,逐漸形成了經營產品與市場消耗不對稱,供過于求的狀況。同時,小微企業無論是產品開發、還是經營管理等方面都要弱于大中型企業,致使在市場環境中面臨嚴峻的挑戰。此外,由于小微企業的產品在整體市場經濟中的話語權較弱,且受企業運作資金等因素制約,其很難在行業領域開創更寬的經營之路,更加無法在國際范圍內提升品牌的影響力。
?。ǘ┬畔⒒芾磔^弱
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各行業領域已認識到數字化管理的重要性,并逐漸在企業管理及經營活動中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與多媒體技術的優勢開展相應工作,為企業形成科學規范的管理體系及促進經濟效益做出很大貢獻。目前,小微企業的信息化管理較弱,主要表現在:一方面,社區經濟的小微企業管理人員對信息化管理的意識較為薄弱,其運用現代化科學技術水平進行企業經營或管理的能力不高。[2]另一方面,企業無論是生產線條還是經營線條,連貫性及系統性的信息平臺未得已有效搭建,導致企業信息化管理模塊零散,無法有序銜接,當企業經營活動中出現某一問題時,無法及時有效的進行處理。此外,小微企業信息化專業技術人才極其匱乏,在很大程度上也給企業實現信息化管理造成不利影響。
?。ㄈ┢髽I融資較為困難
資金支持是保障企業有序運營與發展得重要因素,長期以來,小微企業的融資困難,一直難以得到有效解決。我國已經有部分地區小微企業政府注重幫助其拓寬融資渠道的舉措,但實際效果甚微。[3]具體原因在于,小微企業的企業管理能力、財務風險控制以及資金實力等方面都亟待提升,致使其在辦理銀行信貸業務以增加企業投資資金時受到各種阻礙。最終造成小微企業的資金鏈無法有效保持,以確保企業正常運轉。
?。ㄋ模┘夹g創新意識薄弱
在小微企業,普遍存在現代化技術設備更新不及時、生產線技術停滯不前的狀況。究其原因在于小微企業對技術創新的意識較為薄弱,缺乏相應的技術人才隊伍以確保企業經營及生產活動中的技術與不斷變化及發展得時代需求相匹配。雖然目前,小微企業已在經濟體制中取得一定發展,但就長期經濟效益而言,小微企業加強對技術創新的重視度,根據市場需求及企業本身的實際特色進行技術創新,以進一步增強其在行業中的競爭力。
二、小微企業和社區經濟的協同發展策略
?。ㄒ唬┘訌娛袌鲫P注度
小微企業要想擺脫困境尋求進一步發展,必須時刻關注社區經濟的整體環境,充分關注整體市場發展情況。一方面,需要根據市場需求,研發與其相匹配的產品,并確保產品質量,使其市場份額逐漸得到擴大。另一方面,時刻關注行業發展動態,對其發展趨勢進行深入研究,適當調整產業結構并對企業本身生產的產品進行進一步優化,以提升小微企業在市場環境中的整體影響力。
(二)完善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企業實現現代化管理有效途徑之一,小微企業對信息化管理的建設,不僅要落實增強管理人員信息化管理的意識還需要從其他方面著重實施。第一,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對需要相應的信息化設備予以更新,并完善信息化技術,將其運用到經營活動當中。第二,加大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及引進,確保企業的信息化管理能落到實處。第三,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對企業經營及生產活動的各環節進行系統化科學化的管理,實現企業信息共享,有利于各部門人員及時有效的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以進一步促進企業的有序發展。
?。ㄈ﹥灮谫Y環境
基于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需要從融資渠道及信用體系建設兩方面入手。首先,政府需要引導企業對自身發展狀況及需求進行梳理,根據企業各方面的實力及經營情況予以評估,為其聯系匹配度較高的金融機構,避免小微企業融資方向缺失。其次,加強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政府還可以為小微企業設定信貸風險資金,有效地幫助其在銀行獲取信貸資格。
?。ㄋ模┐罅ν菩屑夹g創新
對于小微企業而言,每個企業的優勢都大不相同。小微企業可以通過取長補短的形式進行優勢互補,加大企業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具體而言,行業之間組織技術研討會及交流會,各企業相關人員充分參與其中并就小微企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及技術需求予以深入探索與研究,致使小微企業的整體技術得以進步。同時,小微企業注意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對推行技術創新起到了積極作用。
結束語:
小微企業是社區經濟的重要力量,要實現小微企業與社區經濟的發展,需要小微企業本身和政府有關部門合作落實小微企業在市場環境中面臨的困境,為小微企業找到更寬的發展道路,促進小微企業的長遠經濟效益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吳冬華.產業集群組織下甘肅省小微企業協同發展模式探索[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38(11):244-245.
[2]陳瑢.當前小微企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以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為例[J].智庫時代,2018(26):256+258.
[3]林威,董德福.區域內產業價值鏈上的小微企業聯合發展探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8(01):138-140.
作者信息:
丁 寧(1991—),性別:女,民族:漢族,山西省忻州市人,學歷:研究生,專業:工商管理,單位:北京建筑大學,研究方向:項目管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086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