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鎮居民家庭教育投資的變動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陳 江
[摘要] 目前,家庭教育投資已成為北京市城鎮居民日常投資支出中最大的熱點之一。本文將對北京居民教育投資的現狀、影響因素和計量模型等方面作分析探討。
[關鍵詞] 家庭教育投資人均可支配收入模型預測
一、近年北京城鎮居民家庭教育投資的現狀分析
隨著北京經濟近年來的飛速發展,城鎮居民家庭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居民消費結構在這二十幾年間也有了顯著變化。恩格爾系數2007年為32.2%,比1990年降低了22%,說明人們除了用于日常食品開支外,收入中越來越多的部分被用于其他消費支出和投資。改革開放至今,北京居民家庭的投資渠道和品種已發生較大的變化,從最簡單的銀行儲蓄,發展到高風險、高收益的股票基金等金融投資,并進入房地產、教育、健康等領域進行投資,居民投資出現了多元化、個性化的趨勢。在近年居民消費結構中,教育支出所占比重正在逐年加大,2007年教育支出為877元,占消費支出的5.72%,與1991年相比支出增加841元,所占比重提高了3.78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居民的觀念也在發生轉變,更多的人逐漸認識到,要提高家庭成員的素質,教育最關鍵;對教育的投入已不再是單純的消費,而是對未來的一種投資。通過接受各種教育,可有效提高家庭成員的知識素養,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最終改善和提高家庭的生活質量??梢娊逃顿Y已成為家庭投資的一個重點內容,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
改革開放后,特別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北京市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居民教育支出均有了很大提高。1991年~2007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北京市GDP年均增速為18.85%,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速為16.43%,而居民教育支出的年均增速為24.25%,居民教育支出的增長速率明顯快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也快于北京市GDP的增長。居民進行教育投資,直接表現為受教育者的不斷增加,而這反過來又會刺激人們對教育更大的投入。2007年全市各類學生在校人數3195763人,同比增長9.8%;全市各類學校招生人數927144人,同比增長8.8%;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結業人數達到了2585068人次。由于已構建起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現代教育體制和體系,目前北京市每年參加各類成人培訓的市民據統計已超過30%,達750萬人次。隨著北京居民投資意愿和投資能力的提高,北京居民家庭教育投資的絕對規模在不斷增大,子女教育投資已成為居民家庭的一項重要基本開支。從統計數據看,2007年北京居民家庭人均教育費用為877元,其中成人教育費和培訓班費用為283元,只占教育費用的32.27%,不占主體地位。這說明盡管就業競爭加劇,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發展很快,但仍不是居民教育投資的主體,目前北京居民教育投資主要還是集中在對子女的教育上。教育投資印證了持續至今的“高考熱”、“培訓熱”、“證書熱”和“出國留學熱”等所產生的效應,導致了居民家庭教育投資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梢哉f,北京教育投資市場前景廣闊。
二、北京市城鎮居民家庭教育投資的影響因素分析
1.經濟發展和收入狀況對家庭教育投資的影響
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會直接影響到該地居民的生活水平。2007年北京GDP為9353.3億元,比2000年提高了三倍;200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1989元,是1997年的2.8倍。家庭教育投資規模的大小,主要由家庭可支配收入多少來決定,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為家庭教育投資和改善家庭成員的生活質量提供了堅實的保證。
2.社會就業狀況對家庭教育投資的影響
市場經濟下,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者更容易獲得理想的就業機會。為了職位晉升和滿足自己求職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多的在職人員也都開始接受再教育,于是高學歷和職業培訓成為人們求職的重要途徑。可以說社會就業狀況對居民家庭教育投資有很大的影響,就業形勢的嚴峻也促使居民家庭加大了教育投資力度。目前北京居民家庭面對就業主要有兩重壓力,一是居民面臨失業的壓力。對于企業職工面臨失業的現實,居民不得不加強自身建設,通過職業教育培訓和成人教育來提升自身素質,以適應工作需要。2007年北京職業技能培訓人員總量已達88.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了68.97%。二是居民家庭子女面臨就業的壓力。目前北京是全國擁有實力最強的大學和好大學最多的地區,良好的教育環境吸引了眾多學子。北京也是近年高校擴招最多的地區,由此導致每年進入就業市場的高校畢業生也相應擴張,如2006年北京地區應屆高校畢業生為17.5萬人,比2003年增加7.1萬人。北京高校畢業生擇業意愿多集中在北京市,而作為首都,北京又對外地高校畢業生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這些都導致北京本地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北京居民直接感受到了這種就業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教育對子女今后發展的重要性,進而加大對子女的教育投資并不遺余力地讓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以提高子女就業的競爭力。
3.傳統文化和社會文明程度對家庭教育投資的影響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從歷代王朝的科考制度,到現代的高考、讀研、留學等各種考試,人們對教育的重視和尊重從未改變過。作為歷史古都和文化名城,北京是政治人物和文化名流云集之地,傳統文化思想更是根深蒂固。教育與政治的長期結合,使人們非常看重知識的力量,甚至把讀書看作是提高身份和地位的重要途徑或唯一途徑。對北京居民來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家長們的強烈愿望。子女成長的過程中往往要經歷文藝、體育、奧數、英語等等各類興趣班和特色班的訓練??梢哉f,家庭對教育的偏好決定了家庭對教育的投資方向。另外,家長的經濟狀況和受教育程度不同,對子女教育的投資力度也不同,家庭成員的文化水平越高,對教育的需求就越高。對大多數北京居民家庭來說,對子女教育的投資不是為了從投資中得到貨幣回報,而純粹是一種利他行為。家長只是期望子女未來能提高生活質量,并期望從子女的成就中獲得好名聲。
社會文明進步的程度也與教育的發展密切相關。教育的發展能提高國民素質、促進社會文明進步,而社會文明的進步又會要求進一步發展教育來支撐社會文明的持續發展和提高,故要提高家庭成員的文化素質和修養,居民家庭教育的投資就顯得非常重要。北京是全國科技教育文化和人才中心,近年來通過市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加大了對居民的文化教育投入,提高了本市居民的文化素質,社會文明程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北京奧運會的巨大成功,向世界展示了北京良好的社會文明形象和北京居民嶄新的精神風貌。到2007年底,北京市6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約為11年,新增勞動力平均接受教育年限為14年,指標上已經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據2005年北京市人口抽樣調查結果,受過大學專科及以上教育的人口比2000年增長了58.5%,年均增長9.6%。這說明近年北京人口受教育程度在不斷提高,高學歷人口比重不斷加大,人口文化素質繼續得到提高。家庭成員文化水平的提高促進了社會文明的進步,同時也促進了居民家庭教育投資的進一步發展。
4.政府教育經費投入對家庭教育投資的影響
由于目前我國在教育費用上實施的是政府和居民家庭共同承擔的機制,政府教育經費投入的程度將直接影響到居民家庭的教育投資。政府投入的教育經費越多,居民所承擔的教育投入就可能相應地減少;反之,可能就會加大居民教育投入的負擔。雖然政府承擔了義務教育費用,但對于在教育投資中費用最高的非義務教育,政府卻沒有足夠的投入,基本上都是由居民家庭自己承擔。從近年北京市教育經費占GDP的比重看,雖然已從2001年的2.55%提高到了2007年的3.14%,但與4%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說明北京市對教育的投入還遠遠不夠。由于政府的投入不足,居民只得自行承擔家庭成員大部分的教育費用,以滿足自身的教育需求。
三、模型預測分析
為深入分析城鎮居民家庭教育投資的影響因素,需建立有關家庭教育投資、人均可支配收入、政府教育經費等相關因素的計量經濟模型。模型中的數據均來自1992~2008年的《北京統計年鑒》。從模型的統計檢驗結果看,方程中的可決系數 大于90%,說明趨勢線與樣本觀測值擬合的很好;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t檢驗通過,說明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政府的教育經費投入大小等確實都是我市居民家庭教育投資的重要影響因素;F檢驗通過,說明模型的總體效果是顯著的。另外從計量檢驗結果看,均通過了檢驗,說明該模型是可用于預測的。指標預測結果如表所示。
考慮到2001年~2007年,北京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長率為11.3%,政府教育經費的年均增長率為19.52%,則預計2008年居民家庭教育投資為910.02元,2009年將達到825.86元左右,總體比上年會有所減少。這是因為,隨著目前政府更加關注教育,今后幾年政府財政將會加大教育經費的比重,各項政策和措施如控制解決各類學校亂收費問題和舉辦各種輔導班以減輕學生負擔等都會陸續出臺,像書本費和伙食費等居民在子女基礎教育投資中所要支出的一些費用都將有所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將會減輕居民家庭在教育投入上的負擔。而且,對于大多數居民家庭來說,在教育投資的整個過程中,其子女的學雜費、伙食費,甚至擇校費和各種興趣班費用等仍是居民教育投入中的最大部分。實際上,北京居民教育投資從1996年開始基本上每年都保持增長態勢,投資的絕對規模在擴大,而僅在2005年和2007年出現過負增長,其主要原因是當年北京市加大了對教育亂收費的督察和免收城八區公辦校義務教育階段的雜費。
盡管如此,由于這些年居民家庭教育投資的增長速度一直保持較高的增長率,而且隨著今后經濟狀況的逐漸好轉和就業競爭的加劇以及高等教育、成人職業教育培訓和留學熱的持續升溫,從長遠看,今后北京居民家庭教育的投資還會逐漸提高。
四、政策建議
1.擴大政府教育投入,強化政府的教育發展職責
政府要改革現行的教育費用分擔機制,強化政府的教育職責,確保教育經費在財政預算中占據應有的比重,并在政策上引導教育內需和激發居民家庭的教育投資積極性的同時,切實減輕居民家庭教育的投入負擔。
2.合理規劃,提高居民教育投資的風險意識
要做好教育投資的合理規劃,充分考慮預期目標和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不能只考慮投資可能帶來的收益,而忽視教育投資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要提高居民的教育投資風險意識,提高教育投資的收益率,盡可能降低個人和家庭在未來可能遭受的投資失敗的風險。
3.注重家長自身的文化修養,提高教育投資質量
在做子女教育投資的同時,家長也應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這既可滿足自身的工作需要,也可以更好地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子女的真正需求,避免盲目跟風投資和無效投資等現象,切實提高投資質量。同時也可避免只注重智能教育,而忽視對孩子基本生活習慣和自制力等方面的培養,造成“高分低能”現象。
4.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
發展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是培養造就各類技術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有效途徑。北京市應加大財政投入,促進社區教育和企業教育的廣泛開展,扶持發展民辦職業教育,提高成人培訓參與率,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
參考文獻:
[1]北京統計年鑒,1992~2008,中國統計出版社
[2]蘭君:關于家庭教育投資的理性思考,統計與決策,2002年第8期
[3]鄔移生:現階段我國家庭教育投資的問題與對策研究,現代企業教育,2007年第12期
[4]馬巾英:現代家庭教育消費投資效應的幾點思考,消費經濟, 2008年第24卷第1期
[5]欒儷云:城鎮居民家庭教育投資趨向探析,教育與經濟,2001年第2期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16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