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中會計與稅收差異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匯算清繳作為企業依法納稅的重要依據,若想保障企業納稅有據可依,必須要加大對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的關注。本文以現階段企業發展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國家提出的稅法要求,分析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中會計與稅收的差異,以此為保障實踐工作效率和質量奠定基礎。
關鍵詞: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會計;稅收;差異
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在國家優惠政策的引導下獲取更多發展機遇和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履行自己的義務。依法納稅就是企業必須要承擔的法律責任,這也是他們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在“營改增”等多種稅法得到革新推廣,此時企業雖然減少了納稅負擔,但依舊面臨著嚴峻的納稅環境,一旦出現不必要的問題,必將會為企業的整體經濟發展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作為企業在政策引導下,符合現代化企業納稅的新方法,要求納稅人在規定時間內對企業所得稅實施匯總核算和評估,而后再按照規定程序上報申請。但在新時代背景下,這項工作并不是沒有影響因素,再受其與企業會計密切相關的影響,需要企業在進行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必須要加大對會計與稅收差異的分析。下面對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中會計與稅收差異進行研究。
一、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概述
從本質上講,匯算清繳是指,納稅人在納稅年度終止后的規定時間內,結合稅收法律規定、企業所得稅要求等內容,自主計算全年應納稅所得額與應納所得稅額,而后結合月度與進度的繳納數額,判斷全年應補或應退稅額,并認真填寫企業所得稅申報表,及時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且向稅務機關提供相關信息資料,最終做好全年企業所得稅稅款結清工作的一種行為。企業所得稅的征收對象主要包含三點:其一,企業生產經營所得;其二,其他所得;其三,清算所得。由于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內容,在實踐發展中展現出了經濟價值,但在現代化企業會計計算中,卻與稅法處理工作存在區別,此時就需要財務人員對其進行全面管控,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計算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二、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特點
1.工作復雜且量多
了解當前企業運行情況可知,因為與企業所得稅有關的政策規定較大,才會產生工作量多且復雜的現象,所以企業要想預防稅務風險,必須要消耗大量時間來研讀有關法律規定,以此確保實踐工作具備全面性和現實性,但也增加了財務人員的工作壓力。
2.技術難度大
受工作量大的影響,企業必須要在規定時間內處理好與所得稅有關的所有信息資料,而企業所得稅的報表、財務報表涉及內容非常多,此時要想必須嚴謹按照國家稅務總局提出的標準形式進行處理,勢必會增加整體工作的難度。同時,因為這項工作還包含稅前抵扣等內容,專業性強,且操作難度大,所以必須要聘請專業財務人員進行工作。
三、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中會計與稅收差異分析
1.稅法真實性原則和會計謹慎性原則
企業所得稅在計算時,要以應納稅所得額為基數,此時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一個納稅年度內收入總額扣除為取得收入發生的成本費用損耗和稅金后的余額,由于必須要保障其中扣除的各個成本支出都是真實存在的,如果沒有具備真實性,通常是無法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的。但結合財務會計制度提出的要求,明確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企業要在年度中計提多種準備金。例如,投資減值準備金、按照收款時間長短及難度等計提的壞賬準備金等,在計提過程中,增加相關成本費用,在會計中抵減利潤額,這些都不是真實的,最終難以在稅前扣除。又如,華為公司在處理離職補償事宜的稅務時,并不滿足企業所得稅扣除的真實性原則,此時就要結合《中國人名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相關規定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提出的要求進行科學處理。企業整合自身財務制度為職工獲取離職補償費用,而在進行該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時,要調節“預提費用”科目的發生額,等到職工從企業離職,并且獲取所需離職補償費用后,企業才能在稅前扣除。此時補償費用就是真實存在的,就可以在稅前扣除。
2.稅法合法性和會計真實發生
了解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工作可知,遵守合法性原則至關重要,整合現階段企業發展情況可知,這種原則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內容:其一,企業稅前扣除內容的合法性,具體是指各項支出情況必須要滿足稅法及有關法律規定的要求。例如,企業所得稅法要求,被沒收財務、罰金等損失不能扣除,但現階段依舊有很多企業被查出要補交稅款、罰款等現象,這是因為雖然企業支付的罰款、滯納金等都是真實存在的,但這部分支出卻違反了稅法要求,不應該交給企業承擔。由此,從2016年開始,應納稅所得額中增加了納稅調增的處理項目;其二,支出憑證的合法性,具體是指企業對外發生的各項支出,都是接受方,因此在支付款項的過程中,必須要從供應方獲取合法憑證,如發票、財政性票據等。若是稅務機關對簽收單據存在疑慮,可以向各單位進行明確。企業內部出現的支出,要按照固定資產折舊計算表、工資單等形式進行列支。觀察企業所得稅審計是否科學,必須要結合記賬憑證中包含的原始單據的科學性進行分析;其三,企業提供有效憑證的時間要求。企業在本年度支出的成本,若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難以及時獲取有效憑證,企業在預繳季度所得稅的過程中,必須要按照賬面發生金額進行計算,而在匯算清繳的過程中,必須要提供成本支出的有效憑證?,F階段,經常存在企業沒有及時獲取合規票據的現象,這就要求企業在清繳時,進行納稅調增處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方式雖然在會計上得到了確認,但稅法不支持,最終出現工作差異。由于這種差異是暫時的,在未來獲取合法票據后,可以直接追溯調節到實際發生年度,繼續進行抵減應繳納稅額。
3.稅法相關性原則和會計賬面名義核算
了解企業所得稅法可知,企業現實發展與收入和支出有關的內容,都要在計算應繳納稅所得額的過程中進行扣除。由此,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過程中,要從收入總額中扣除不同支出,且嚴格按照相關性原則進行操作。具體相關性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其一,企業實際發生的可以為企業獲取現有或預期經濟利益流入,最常見的就是廣告宣傳,其不僅能增加企業在市場中的知名度,且可以增加產品銷售數額。但其在稅法要求中,可以按照本年度產品銷售額的一定比例進行稅前扣除,相反在會計核算中存在較大差異,如廣告費在會計上的當期全額費用列為二百萬元,稅法規定只能列支一百二十萬元,其余八十萬元要作為納稅調增進行處理;要分析支出發生的淵源現階段很多個人在商場也會索要正式發票,這些發票的抬頭都是企業名稱,而后讓企業以費用報銷的形式入賬,若是這些購買商品的主體是個人,只是當事人為了獲取福利,或者抵減工資性收入為目標,讓企業承擔。但這種財務核算費用支出,與企業實際經營獲取的科學費用并不相關。
4.稅法支出合理性和會計賬面名義核算
合理支出是指,滿足生產經營活動常規,要計入到當期損益或有關資產成本的支出當中。而合理性原則要求企業可以扣除的各個支出都是必須且正常的,計算和分配方法要滿足生產經營常規和會計慣例。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因為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過程中,涉及到的會計計算和稅法規定的處理工作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實踐工作中要求財務人員對兩者進行對比分析,并在整合實踐工作要求的基礎上,實施科學管控,這樣不僅能保障會計結算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還可以提升實踐工作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解志鴻.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中的稅會差異案例分析[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8,No.230(7):123-124.
[2]龔貴媛.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辦法探析[J].會計師,2017(12):10-11.
[3]吳若彪.政府補助準則的變化及對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影響[J].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18,33(03):37-40+45.
[4]張婷.試析如何規避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稅務風險[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9):115-117.
[5]李惠珍.關于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的幾點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7(27):20-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4893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