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防范與管理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鄉鎮行政事業單位風險的防范和管理展開深入研究,先分析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原則,明確提出了財務風險的成因,比如財務內控監督力度不足、職責分工與不相容職務分離受限、財務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升等,然后重點提出了幾點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建議,主要包括集中整合財務監督和內部控制、加強財務人員隊伍建設、加強風險預警機制的構建等,不斷提高單位財務管理水平,避免財務風險的出現,為單位履行職能、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提供財力保障。
關鍵詞: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建議
在我國行政體系中,鄉鎮政府的作用不容小覷,其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工作,也是我國財政體制管理的重要工作內容,不僅與鄉鎮自身經濟發展具有緊密的聯系,而且還關系著單位資產的安全性有效性。通過加強財務風險的防范和管理,將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保持合理范圍內,防止安全隱患的出現,從而保障單位資產安全,實現各類支出的高效利用和配置,實現涉農資金“最后一公里”安全撥付等,為鄉鎮各項社會事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一、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的原則分析
?。ㄒ唬┤嫘栽瓌t
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要實現對財務活動的全面、全過程風險防范和管理。同時,注重將所有工作人員組織在一起,提高對參與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的參與熱情,實現對財務部門工作的創新和整改[1]。
(二)制衡性原則
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應遵循制衡性原則。結合單位財務實際業務活動,在內部職責分工、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態勢。同時還要求履行監督職責的人員具有良好的獨立性。
二、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的成因
?。ㄒ唬┴攧諆瓤乇O督力度不足
目前,一些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出現了較多的缺陷和漏洞。首先,缺少完善的內控建設,有些單位尚未對內控部門進行設置,無人員配置,專業內控人才嚴重缺失[2],很難將內控管理的專業性提升上來。具體財務活動未依據關鍵風險點設置系統的具體的管理制度,同時,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也嚴重缺失,導致內部審計制度出現了形同虛設的態勢。鄉鎮審計大多體現在主要領導人離任時審計、上級專項資金審計等方面,日常監督管理并沒有體現出來。其次,內控意識比較薄弱化。一些財務管理人員過于注重賬目和報表的制定,自我防控意識嚴重缺失。再次,內部協調嚴重缺失,一些鄉鎮行政事業單位各個部門的信息溝通嚴重缺失,信息傳遞受到了極大的阻礙和限制,對財務內控監督的有效性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如票據業務管控,有些村級核算管理中,未規范票據保管、登記、使用和檢查的責任,在票據的申領、啟用、核銷、銷毀等環節的具體管控業務流程,可能導致管理混亂;日常工作中未制定專人或者設立專門票據核查崗位,對票據業務全過程進行管理與監督,出現票據核銷手續不完備、使用不符合規定,可能導致收入被截留、坐支或挪用、隱瞞收入,滋生小金庫等違法行為,造成資金流失。
(二)職責分工與不相容崗位分離受限
受各種因素影響,一些鄉鎮財務人員嚴重缺失,還存在一人所、兩人所、財政所會計兼政府會計或出納等現象,而職責分工越來越細致的情況下,嚴重制約著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制度的執行。如在實行國庫集中支付中,一人所就存在著下達指標崗與下達指標審核崗不相容崗位不相分離,如財政所會計兼政府會計或出納在授權支付情況下存在用款計劃申請崗與下達指標崗、資金支付崗不相容崗位不相分離等,帶來極大的財務舞弊廉政風險。
?。ㄈ┴攧杖藛T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在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強大推動下,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必須要不斷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財務人員要提高對新常態的思想認知,做好財務工作。當前,一些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思想認知不夠、業務水平受限,在記賬和報賬過程中,扔采用舊有的模式,沒有很好的與新政府會計制度準則進行銜接,而且事后反饋會計也比較顯著,影響會計信息的及時性準確性可比性,進而影響單位的決策。同時,財務人員構成中,年齡趨于老齡化,以往傳統的思想觀念和知識結構,與現行財務要求出現了較大的差距,難以與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保持高度的一致和協調。
三、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的建議
?。ㄒ唬┳⒅芈鋵嵳县攧毡O督和內部控制
建立健全財務內部控制和監督機制,規范具體財務業務活動,將權責明確到部門、具體到人。在資源緊缺的情況下,可委托第三方進行制度建設。在財務風險防范和控制過程中,財務監督發揮著極大的作用,通過加強財務監督機制的構建,可以對風險進行有效控制。一般來說,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與單位諸多業務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各個部門中均得到了體現,所以在單位內部控制機制構建過程中,必須要注重財務監督[3]。在收支管理、預算管理、資產管理等相關業務活動中,集中整合財務內部控制和監督制度,重點關注人員權責設置、關鍵崗位定期輪崗等方面,以此來不斷擴大經濟控制范圍,加大財務內部控制效力,不斷提高單位財務內部控制水平,進而將財務風險防范和控制工作落實到位。如票據業務管控,應設立票據專管員,加強票據領購、發放、使用、保管及核銷部門與部門間、具體經辦人之間的內部控制與監督管理,建立票據臺賬,做好票據的保管和序時登記工作,核銷票據時根據銀行入庫單、賬戶核對無誤后核銷票據,會計每月一次與票據專管員核對,做到票款一致,防止貪污舞弊或者私設“小金庫”的風險。
?。ǘ┘訌娯攧杖藛T隊伍建設
加強人才引進機制,確保財會人員足額配備,把好人員入口關,將職業道德修養和專業勝任能力作為選拔和任用員工的重要標準,執行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制度,實行關鍵崗位定期輪崗制,明確內部審批、審核、支付、核算和歸檔等支出崗位職責權限,尤其是不得由一人辦理資金業務的全過程,嚴禁一人保管收付款項所需的全部印章,并嚴格履行簽字或蓋章手續,實現業務活動全過程的相互制約與監督,防止因崗位管理混亂出現的舞弊。同時,還應切實加強財務人員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加強新知識、新技術的應用,提升財務人員綜合素質,確保財務管理與時代發展需求相一致,全面實行新政府會計制度。財務風險具有一貫的隱蔽性隨意性特點,財務人員緊依靠現有的知識業務水平,難以在大量的數據中準確篩選出可用信息。因此,財務人員應與時俱進,通過自主學習、團體培訓等多種形式,對大數據和相關知識進行充分了解和運用。比如在扶貧資金管理中,認真學習上級扶貧資金管理辦法,借鑒兄弟單位好的做法,與財務軟件公司保持密切的聯系,加強扶貧資金賬套的設置、科目的登記,更好的全過程反饋財政扶貧專項資金使用情況,并保持自身的廉潔性,防止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混亂風險的出現。
?。ㄈ┘訌婏L險預警機制的構建
在防范和管理鄉鎮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過程中,單位必須要加強風險預警機制的構建,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做到合理預測和量化。具體來說,單位要結合財務風險的控制節點、風險等級、風險類別、控制方法級控制措施,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環節預警機制的創設,從而為財務風險的發生可能性進行預設,并對相關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進行明確,保證預警指標與預警值相一致,確保財務數據處理效率的穩步提升,充分發揮出數據處理技術的應用優勢。同時,建立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評價體系,對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并跟蹤落實,形成穩步提升的良性循環管理機制。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鄉鎮行政事業單位不斷發展過程中,財務風險問題日益突出,為避免相關人員廉政違法違紀事件發生給單位生存和發展造成影響,必須加強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在財務風險防范和管理過程中,要注重落實整合財務監督和內部控制、加強財務人員隊伍建設、加強風險預警機制的構建等措施,逐步建立廉潔高效、行為規范的財務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海凡.基于財務風險管理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分析[J].財會學習,2018 (28):240-241.
[2]蘇玉春.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中國總會計師,2018 (07):94-95.
[3]鄭碩.基于財務視角的行政事業單位風險管理研究[J].財會學習,2018 (10):4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150809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