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狀況實踐報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李花

  [摘要]伴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進程,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必然會帶來流動兒童的問題。由于家長學歷水平低、工作繁忙以及在家庭教育方式上較多受農村思維方式影響,對流動兒童的家庭教育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次社會實踐活動深入到基層社區,采取發放調查問卷和實地走訪方式,來了解家長對流動兒童進行家庭教育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情況,探討其中存在的問題,呼吁政府、學校和家庭能夠形成良好的互動模式,促進流動兒童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流動兒童 流動家庭 家庭教育
  
  一、問題的提出和相關背景
  
  托達羅的二元經濟模型認為,生活在農村的人們,對城市的工資水平預期較高,即便是有風險,如果一旦找到工作,那么收入就會比在農村的收入高很多很多,很多人依然會冒著在城市中找不到工作的風險遷移到城市中。當他們來到城市中,一部分人學歷水平較高,較快適應城市生活的人找到了工作,獲得了交到了收入,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由于學歷水平較低,對新知識新技術的接受能力差,不能很好的適應城市生活,在城市中無法找到工作,于是只能住在條件非常差的城市邊緣,從事一些收入水平較低的體力勞動。農村大量的勞動力向城市流人,會出現流動兒童的問題。在這些流動兒童中,由于家長工作比較忙、學歷程度不高,在家庭教育內容、方式方法上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城市流動兒童是社會上相對來說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他們能否適應本地區的生活,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晉城市自1985年建市以來,到現在只有二十多年的時間,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城市。晉城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是我國非常著名的無煙煤產區,化工工業也比較發達。依托豐富的煤炭和煤層氣資源,這個年輕的城市在工業化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帶來大量的勞動力需求。再加上,和人口輸出大省河南省之間的地理位置比較近,就有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匯進這座年輕的城市。
  我選擇進行走訪調查的苗盂莊社區,毗鄰晉城主要的商業街新市西街,外來務工人員從事商業活動比較方便,并且,隨著黃花街改造、開發區的建設,這里變得沒有從前那樣熱鬧繁華,很多的本地居民選擇到市郊居住,就空閑下來一些房子,這些房子也大多沿襲山西民居的特色,通常是兩層樓帶有小院子的獨立居所,可以好幾家居民合租,房租就相對比較便宜,因此,這一帶,就聚集了很多的外來務工人員。本次社會實踐,主要是對苗孟莊社區內的外來務工人員發放調查問卷,了解他們對子女進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情況;對他們的子女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學習狀況。按照這樣的思路,在社區共發放了50份調查問卷,回收了47份,回收率為94%,并且抽選了來自不同地域、家長從事不同職業的10個孩子進行了訪談。
  
  二、對流動兒童進行家庭教育的基本情況
  
  (一)流動兒童家長的基本情況
  (1)流動兒童家長的職業狀況。從回收回來的調查問卷結果看,外來務工人員從事建筑業、裝飾裝修的占51%,從事個體戶職業的占37%,干零活的占8%,其他的占4%。外來務工人員從事個體戶職業,主要是賣蔬菜、賣水果、賣小吃、小型家電維修點、收購站等等。由于學歷水平較低,外來務工人員大部分從事體力勞動,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工作環境臟亂差、工資水平較低,生活處境十分艱辛。
  (2)流動兒童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家長的受教育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上有一些影響,此外,家長的學歷水平,對家庭學習氛圍的形成、對孩子行為習慣的養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收回的調查問卷結果來看,流動兒童的家長初中學歷居多,占較大的比重。
  從上面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來,流動兒童的家長的工作量很大,日夜操勞來維持一家人的開支,工作非常辛苦,當他們下班回家后,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好好休息,根本就沒有時間關注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更不要提對孩子進行其他方面的教育了。此外,家長學歷水平不高,使得家長在對孩子進行學習輔導方面力不從心,并且在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上較多的會受農村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的影響。
  
  (二)對流動兒童進行家庭教育方面的情況及其原因
  (1)家庭教育的內容。在問到“您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您最關注哪個方面?”54%的家長選擇了學習,39%的家長選擇道德,僅有7%的家長選擇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由調查結果我們可以看到,由于學歷程度較低,在城市中流動兒童家長只能從事臟、苦、累的體力勞動,家長就希望孩子能通過學習改變命運,因此,十分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在訪談中,一個上小學四年級的小女孩就跟我講,爸爸媽媽只對自己的學習成績關注較多,每每到寒暑假的期末考試,他們都反復詢問成績,對自己生活上的事情就不是很關心,也不關心在學校發生的事情,不關注自己在和老師同學相處中遇到的問題。在問到“您認為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主要應該包括什么哪些方面的內容?”
  選擇孝敬父母、照顧兄弟姐妹選項的家長占57%,選擇遵守社會公德的家長占29%,選擇不偷東西、不說臟話、不和同學打架的家長占14%。從上面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來,家長大多只關注對孩子進行傳統日常的道德品質培養,如孝順、愛護兄弟姐妹、和同學團結友愛,對孩子社會公德意識的培養關注的非常少。少年兒童今后要成長為社會中的公民,如果不具備良好的社會公德意識,公德心淡漠,將會制約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此外,在問到“您對孩子進行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什么?”,選擇內化孩子道德品質的家長占78%,選擇我們的工作比較忙,不希望孩子再給我們惹麻煩的占22%,這說明有相當比例的家長沒有給予家庭道德教育恰當對位,僅僅認為這是減輕自己負擔的手段,并不是為了提升孩子的道德素養。此外,家長在對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嚴重缺位,孩子從熟悉的地方來到陌生的城市,面對城市五彩斑斕的花花世界,一定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并且,班級里大部分孩子是城市里的孩子,他們生活條件優越、學習成績優異,從小就培養了各種各樣的藝術特長,這無形中給孩子帶來了沉重的壓力,會使自己變得越來越自卑,不敢和他們相處做朋友,另外,城市中對外來人員歧視的大環境氛圍,無形中也會加劇孩子的自卑感。
  在訪談中,一個五年級的女孩跟我說,她是去年暑假才從家鄉來到這里,和父母親生活在一起,班里同學大部分都是城市孩子,他們有非常多的零用錢,他們有非常昂貴的書包,有非常漂亮的筆袋,這些她想都不敢想,并且,他們在課后,能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文娛活動,她沒有任何的基礎,報名去上了一節課后,老師說她基礎太差,沒有辦法教,就不讓她再參加了。
  在走訪中,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小男孩講到.他從家鄉農村小學來到新的班級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由于遠離了自己從小玩到大的好伙伴,他感到情緒非常低落,在學校里,就不是很愿意講話,慢慢的,同學們都覺得他很好欺負,就給他起各種各樣明顯歧視的綽號,甚至,班里有幾個男生,聚集在一起,在他放學路上,

合伙欺負他,這樣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家長只片面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對孩子心理上的變化完全沒有察覺到,不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生活,不知曉孩子遇到的心理困難,不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這樣長久積壓心中,孩子的心理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會誘致自卑、自閉、孤單、抑郁等非常嚴重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2)跟孩子的交流溝通狀況。家長和孩子能夠進行有效地溝通,是良好家庭教育的保障。家長把孩子接到城里來,帶到自己的身邊,就是覺得自己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在家中,不能很好照顧和教育,他們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和疼愛,心里比較愧疚,把孩子接來,一方面方便照顧,另一方面能夠加強對他們的管教,不至于在鄉村比較寬松的環境下,養成很多不良的習慣,但是,在實際條件下,很多家庭中家長和孩子間缺乏溝通交流,不能在溫馨的環境中內化對孩子的教育。在問到,“您的孩子有苦惱時.愿意和您傾訴嗎?”18%的家長選擇經常傾訴,28%的家長選擇偶爾會傾訴,54%的家長選擇不會傾訴,從來沒有聽孩子提起過。在問到“您經常帶孩子出去游玩嗎?”選擇選擇沒有時間帶孩子出去玩的家長占63%,選擇偶爾,孩子有要求時,會帶孩子出去玩的占2I%,選擇經常會帶孩子出去玩的占16%。
  (3)教育方式方法方面的情況。在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時,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家長對待孩子行為的態度和具體細化的方式方法對家庭教育成效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有些家庭屬于家長制,不尊重孩子的尊嚴和人格,家長吩咐什么,孩予就照著做,完全沒有自由,有些家庭比較民主,比較注重孩子自己的意見,將家庭教育的內容內化到日常的生活中去,取得了較好的教育效果。在問到“在面對具體的問題時,你會聽從孩子的意見嗎?”61%家長選擇我們做主,孩子服從就可以了,24%家長選擇偶爾聽孩子的意見,15%家長選擇會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在問到“您在看到孩子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時,會怎樣對待?”選擇嚴厲責問的家長占69%,選擇詢問原因,進行耐心開導的家長占31%??梢钥闯鰜?,有一部分家長在教育孩子問題上,比較嚴厲,這樣容易造成孩子對待家長的恐懼感,由于懼怕家長的嚴厲責問,有些孩子就會弄虛作假,瞞過一時是一時,這樣更加造成孩子道德品質的下降,或者有時會演變到更加極端的情況,久而久之的打罵,孩子就會和家長越來越疏遠,并且這時孩子正處于青春叛逆期,會形成逆反心理,對家長的教育置之不理,這樣就會造成嚴重的惡性循環,孩子就不愿意再服從家長的管教,家長也認為怎樣對孩子進行教育都起不到有效的作用,就放任自流,不再管教,這樣非常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在走訪中,一個家長在小區里開了一個小飯店,經營生意,中午的時候格外忙碌,這時候,看到他們家十四歲的孩子在飯店大廳電腦上玩游戲,店里這么忙,他都不會主動幫家長分擔。這個家長頗為無奈的說,我們這么累,還不是為了他,整天跟他說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找個好工作,才不會向我們這樣,一輩子受苦的命,看到他的成績單,我總是恨鐵不成鋼,拿起手旁的東西就打,打多了這孩子就皮了,管也管不住了,怎么樣管教都沒有用,就隨他去吧,我們也管不住了。
  從調查訪談的情況可以看出來,外來務工人員由于沿襲了農村的家長制的教育模式,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中,通常是家長做主,吩咐命令,孩子依著做,在遇到有分歧的問題時,如果孩子不服從命令,就會對孩子責怪,造成了孩子對家長逐漸疏遠,害怕家長責備,寧愿弄虛作假。
  
  三、改善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缺位狀況的相應措施
  
  (1)政府層面。政府應當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禁止企業拖欠工資的行為,完善安全保障措施,保障外來務工人員在城市中能夠找到較為穩定的工作。外來務工人員在城市中工作,存在著看病難、看病貴、居住條件差等問題,政府應該完善外來務工人員的社會保障政策,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此外,應該進一步解決外來務工人員的孩子進入公立學校上學的問題,使得流動兒童能夠到接受更好的教育。
  (2)學校層面。在學校層面上,學校老師應該多到孩子家中進行家訪,將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出現的問題告知家長,多和家長進行溝通,并就學校的教學計劃和教育方案和家長進行商討,和家長秘極配合。
  (3)家長層面。家長應該注重提升自身素質,應經常與孩子進行交流,可以利用假期的實踐多帶孩子出去游玩,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內化家庭教育。家長不僅應該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在社會公德、道德品質培育、心理狀態調整方面都應該給予關注,應該多參加家長會,向老師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引導。并且應當注意轉變傳統家長制的救育方式,尊重孩子的意見,采用說理式的方式,讓孩子更容易接受,進而起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滌中國流動人口子女教育調查與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
  [2]杜宇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家庭道德教育探析[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2008,(4)
  [3]鄭富興農村流動兒童道德成長的特點[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2772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