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近觀永樂青花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張僅

  青花瓷代表了釉下彩發展的最高階段。由于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明永樂時期的青花瓷品種豐富多樣,新創了許多器型。永樂朝(公元1403―1424年,明成祖朱棣年號)跨越二十二年,是最重要的青花瓷產期。隨著景德鎮瓷器業的昌盛繁榮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其胎、釉精細,青色濃艷,造型多樣和紋飾優美而負盛名,與宣德青花瓷一道被稱為開創了中國青花瓷器的黃金時代。
  
  十年前,一件清代民窯瓷器不過千元,現在卻能高至幾十萬元,即便如此,也是蹤跡難覓。
  中國瓷器高價排行榜中,一件明宣德青花曾以“水波雙龍”紋高足碗以3504.75萬元成交。一件明嘉靖青花庭院嬰戲圖蓋罐曾以3056.75萬元成交。一件明永樂青花葫蘆式雙耳扁瓶,曾以691.15萬港元成交。一件明宣德青花云龍紋燭臺,曾以501.6萬元成交。尤其是重器、孤品,更受追捧。 明永樂、宣德時期,是明青花瓷的一個發展高峰,清康熙時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發展到巔峰。收藏明清時期的青花瓷,可重點關注此三朝。
  目前發現最早的青花瓷產于唐代,到宋代有一些比較成熟,元代景德鎮燒制的青花瓷已銷往世界各地,質地優良,影響很大,以神速的發展很快就取代了青瓷的地位,到明代才為大眾所使用,明代青花瓷分兩種,一種是官窯青花瓷,一種是民窯青花瓷(包括官搭民燒),官窯瓷器工整精細,民窯瓷粗獷豪放,明代青花主要分為三個時期,洪武、永樂、宣德為早期(1368-1435年),正統、正德為中期(1436-1521年),嘉靖、崇禎為晚期(1522-1644年),(其中包括南明時期、弘光、隆武、永歷、昭武、洪化,到1682康熙二十年明朝徹底滅亡)。明代早、中、晚青花瓷色彩鮮麗宜人,永無褪色,紋飾采用傳統國畫技法描繪。深受各階層人士喜愛。明代時期,景德鎮瓷業發展,進入了巔峰階段,特別是明代的景德鎮青花瓷,已經享譽海內外。
  
  近觀永樂景德鎮青花瓷,可以從瓷器的胎骨、造型、釉色、裝飾、款識幾個方面來“望聞問切”:
  
  胎骨
  不同的窯燒造的瓷器胎是不同的。到了明代,景德鎮的瓷器胎質比元代細致、潔白,在器物露胎處,因胎內含有雜質,經入窯燒制出現火石紅的現象,較元代的氧化鐵紅斑有所減少,胎體較清代厚重,尤其盤碗的胎比清代厚重,胎較以前透明,聲音也比以前清脆,大件器物胎比元代薄,并且還出現了薄如卵幕,瑩似玉石的脫胎瓷器。
  
  釉色
  從永樂朝開始,青花瓷器的制作已逐漸成為景德鎮瓷器生產的主流。永樂青花器的釉,基本上為白中泛青色,少數器有開片。青花有暈散現象。景德鎮逐漸采用了吹釉法,這種方法使施釉更加均勻,使制瓷工藝更趨完美。永樂青花發色用料是兩種:一種是進口的蘇麻離青料,其青花發色特點,因為蘇麻離青料含鐵高,含錳低,所以永樂青花發色具帶鐵銹斑的特點。另一種用的是國產料,青花料高錳低鐵,青花發色泛紫,顯灰藍。
  
  器型
  永樂瓷器改變了宋元風格,器型變化多端,造型清秀,圓器圈足較矮淺,比元代圈足放大,顯得平穩,盤碗圈足向里收斂(明初期比明中期收斂的少)。圈足底邊猶如刀削非常整齊,俯視器心內凹外凸,腹部豐滿。琢器的腹部因加工比較細,比元代及明代中后期琢器腹部接口痕跡小。
  永樂朝器型多見梅瓶、玉壺春瓶、玉壺春執壺、雙系扁瓶、深腹洗、高足杯、小型竹節柄自壺、壓手杯等。有些器型是從永樂出現的:如大型天球瓶、單面扁壺、雙系扁瓶(抱月瓶)、扁瓢形瓶、花澆、尖底蓮子碗以及雙系、三系或四系蓋罐或多系把壺、多棱燭臺、筒形器座、波斯型執壺、帶蓋瓷豆、高足盞托、雞心啟瓶等。
  
  紋飾
  永樂時花紋的裝飾方法有:繪畫、刻花、劃花、印花、錐拱花、雕塑、活環等。永樂青花器逐漸改變了元代繁縟的布局。青花構圖層次較元代少,但比明中后期花紋層次多些,青花器圖案緊湊,有些器物里外都畫花,有的在器心也繪花紋。如大碗外面多畫菊花瓣紋,里面畫花卉,也有大碗外面畫折枝花卉的。有些青花器物用了多層連續的花邊紋飾,在山石、花卉等圖案邊緣處留一圈空白,不填滿色,在明中期以后逐漸不用這種方法了。這時的纏枝蓮花大而葉小,與元代不同。
  
  青花玉壺春瓶
  口徑7cm,足徑10cm,高27cm
  瓶撇口,細長頸,圓腹下垂,圈足。瓶身自上至下分別繪青花如意頭紋、回紋、卷草紋、纏枝蓮紋和蓮瓣紋。此杯造型莊重,紋飾素雅,構圖飽滿,層次分明。青花采用進口蘇泥勃青料,色澤濃麗沉穩,具有明代早期青花瓷器的藝術特色。
  
  青花纏枝蓮紋花澆
  高14.7cm,口徑8cm,足徑4cm。
  花澆直口,直頸,溜肩,碩腹,足內凹,一側以螭龍為柄,柄兩端各有一頭,一銜于外口,一作柄尾。通體繪青花紋飾,口部邊沿繪纏枝蓮紋,頸部繪海水江崖及花瓣紋各一周,腹部主題紋飾為纏枝蓮紋,近足處繪變形如意頭紋一周。此花澆青花色澤濃艷,有黑色結晶斑。其造型風格系仿西亞黃銅壺器物。
  
  青花竹石芭蕉紋梅瓶
  高41cm,足徑12.2cm。
  瓶小口,帶蓋,蓋上有寶珠形紐,圓肩,肩下漸收,平底。蓋紐及蓋面中央飾蓮瓣紋,蓋之立壁上繪折枝花卉。梅瓶肩飾正反連貫的如意云紋,如意云紋內繪折枝花卉。腹部主題紋飾繪竹石芭蕉,襯以坡地、花草,宛如園中小景。足部繪蓮瓣紋及卷枝紋各一周,蓮瓣內繪各種折枝花卉。此梅瓶造型秀美,青花色澤濃艷而有變化,使畫面具有層次感,為永樂青花瓷器中的佳品。
  
  永樂景德鎮青花纏枝花果紋碗
  高8cm,口徑17.4cm,足徑7cm。
  這件永樂青花纏枝花卉紋碗,造型靈巧端莊,雋秀幽雅,工藝制作規整,胎體細膩輕薄,足跟較窄。古陶瓷研究界和收藏界稱這種造型的碗叫雞心碗。這件碗上的青花裝飾疏朗秀麗,筆意自然,釉面細膩、光潤。青花枝紋、波濤紋、回紋色澤鮮艷濃重,凝聚處現黑色斑點。
  雞心碗在明代永樂瓷器品種中和壓手杯一樣,是當時飲具中最高水平的產品。
  
  明永樂景德鎮青花花卉紋碗
  永樂青花瓷的主題圖案往往以纏枝四季花(梅花、牡丹、蓮花、菊花)為主,并以蕉葉、如意云、回紋、波濤等為輔紋,顯得有疏朗感,永樂器多以花卉、瓜果為裝飾圖案,但亦有少數花鳥及人物圖案。此外,也有少數龍、鳳紋的器物,但不見洪武朝盛行的以扁菊為主題紋飾的圖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74365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