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一堂好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內容摘要:一堂好課的衡量標準是什么?這不僅要看教師的授課效果,而且還要看學生的實際獲得知識的情況。本文認為,一堂課要想在這兩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必須具備以下標準:首先有明確的教學目的,然后在教學中能做到創設情境,反饋信息,最后結課時能將前后知識點貫通,打通學生的思維。
關鍵詞:數學教學;課堂教學;教學方法;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424.21文獻標識碼:A
新時期給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講求實效,提高效率,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這就給教師提出一個新目標,希望上好每一節課。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經??吹接行┙處熤v得眉飛色舞、頭頭是道,學生聽得聚精會神、津津有味,課堂氣氛活躍,給人一種教師教得好,學生學得會的一種良好形象,但是做課堂練習效果卻不很理想,這讓我們陷入了深思。怎樣才算得是一堂好課呢?
一、有明確的教學目的,突出重點
如果一堂課講下來,雖然完成了教學任務,只是平鋪直敘,沒有突出重點,目的也不強,這不能說是一堂好的課。在教學內容上,要突出什么是重點,難點又如何突破,對教學要求又如何掌握好分寸;在培養學生的能力上,要集中訓練學生哪一方面的思維品質或能力,要滲透哪一方面的教學思想方法;在教學方法上,是精講多練還是課堂討論,是師生對話還是學生自學,這些問題,都應在備課時設計好,并在課堂教學中予以兌現。
(一)課前準備,目標意識,活動嘗試
備課不光備教材,還要備學生,應該把握教材,明確目的,教學設計抓住思維的主線,教具準備充分。例如:在學習全等三角形時,可讓學生自制全等三角形教具,比一比,拼一拼,交換位置來找對應頂點,通過這種操作手段,寓教于實踐中,既培養了動手能力,又發展了形象思維。
(二)導讀,丟掉學習的拐杖
閱讀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的關鍵,教師根據所學的重點內容列出提綱,有針對性的閱讀,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可以做到學生心中有重點,以便于更好地達到教學目的。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習熱情
如果一堂課教師講得有聲有色,學生只停留在欣賞,而未能投入,不能認為這是一堂好課,為此,教師得設計問題情境符合學生的實際,使學生成為情境中的主人,就如同在平靜的滿面春風上投進一塊石子,在水面上引起波紋,能夠與學生的思緒產生共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的豐富的語言、手勢與表情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
在教學過程中給更多的思考空間,變提問為設問,鼓勵并贊美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他們的回答中找到閃光點,鼓勵異想天開。
(二)挖掘疑點,設置陷阱
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挖掘疑點,巧妙“布百”,設置“陷阱”使得課堂形成無窮的意味,合理設置梯度,在不同層次問題上展開思考。
三、反饋信息,調整教與學
一堂好的課,往往表現在能夠充分揭露矛盾并解決矛盾上,讓學生獲得真知,在能力上得到鍛煉。老師不應死死抱住教案,應擺脫框框的限制,根據教學實際與眾多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教與學,其中包括教學程序、例題、練習等,通過教師的自身調整,幫助學生調整學習。
(一)通過提問來調整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二)通過練習檢查知識的遷移。
(三)通過搶答、競賽、游戲的方式得到信息的反饋。
四、引人入勝的開局,留有余味的結局
一堂生動有趣的課,需要有引人入勝的開局,這樣就抓住了學生的思維,承上啟下,導情引思,通過對概念的復習,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新課。
(一)總結式格局
內容簡明,整理歸納。如同類項這一節小結如下:掌握兩項技能,學會找出同類項和合并同類項。
(二)探究式結局
留下問題讓學生支研究。
如:講全等三角形三個判定定理后,給出問題:判斷三角形全等需要幾個元素,其中至少有一邊,那么假如兩個三角形有兩邊和一條邊上的對角相等,這兩個三角形是否全等?留有余地,讓學生探究。
(三)開放式結局
讓學生自己歸納,今天你學會了什么?你覺得教學有趣嗎?
五、板書設計藝術美
板書是教師在備課中構思的藝術結晶,是學生感知信息的視覺渠道,是發展學生智力和形成良好思想品質的橋梁工具。
好的板書不僅在內容上概括剖析,恰到好處,渾若天成,而且在形式上因內容不同、重點不同各具特色,結構精巧,情趣橫生,給學生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啟迪。
好板書講究構思,目的明確,高度概括,布局美觀,視覺直觀,給學生以清晰、順暢、整潔、明快的感覺。
當教師的總希望把每一堂課都能講好,這是一個明確的努力方向,因此需要我們努力提高素質,勇于探索、創新,踏踏實實地對待每一節課的教學,隨機應變選擇最佳教學方法,爭取獲最佳教學效果。
作者簡介:
李靜(1976- ),女,河南開封人,新疆喀什地區第二中學數學教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3/view-94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