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課堂中多媒體的運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7-0-01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教學工作中也出現了很多新型的事物,給教育教學工作注入了新型的活力,能充分體現直觀性教學原則,滿足學生的感官要求,在教學中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充實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并能使學生注意力更為集中,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政治課堂這一原本單一枯燥的課堂,隨著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滲透,也逐步豐富多彩起來。
一、創設多樣的教學情景
大教育家夸美紐斯曾在《大教學論中》中指出:“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彼栽诔踔姓握n堂中,充分利用現代媒體,不僅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直觀化,而且能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學習主體的發揮。因此,教師利用多媒體創設情景無疑成為了一線教師的必備專業能力。成功的情景創設會使得政治課堂學習效率大大提高,還可避免政治課堂變成單一的說教課。那么如何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景呢?例如,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上冊《增強生命的韌性》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尼克胡哲的故事作為教學導入,視頻短片記錄了他一出生就沒有雙臂和雙腿,只有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個帶著兩個腳趾頭的小腳。但是他的父母并沒有放棄他,而是像對待普通人一樣,讓他學習。18個月大時,父親就把他放到游泳池里讓他練習游泳;6歲時,父親又教他用兩個“腳趾頭”寫字……短片雖短,但是讓人頗受感動,以此作為導入,可以很快使學生回歸課堂,也可以很自然的引出“挫折”這一知識點。
多媒體技術所提供的學習環境能夠幫助與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建構,但是,如果一種先進的教育技術沒有與之相適應的教育理論相結合,沒有與之相符的教學設計做支撐,它的真正作用也就無法實現。因此,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制作不應該只是多種媒體元素的集合,而應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設計,應把創設符合學生認知心理的教學環境,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形成與發展作為教學的目的。也就是說,我們應該讓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成為一種新的教育思想的直接體現。
二、多媒體運用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
多媒體走進課堂雖然給我們的政治教學提供了很多新奇、豐富、直觀的知識,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許多便利,但是,在政治課堂中利用多媒體技術還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中,要提供與學習主題基本內容相關的與現實生活相類似的或真實的情境,使學生具有為理解主題所需要的經驗,幫助學生在這種中去發現、探索與解決問題。 正如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羅伯特所指出,教學活動應是“一種旨在影響學習者心理教學過程的外部刺激”,“教學活動必須與學習者的內部心理過程相吻合”。并且,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要考慮到初中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給學生呈現符合他認知能力的知識的同時,有助于學生的進一步提高。
三、豐富教學資源,增強感性認識
政治學科的教學內容,大多數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僅僅是生搬課本內容,無疑不使得課堂無趣乏味,難以引起學生的共鳴與興趣。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可以呈現更貼近生活的事例,界面可隨意控制,有聲音有圖像,使得課堂內容更為豐富多彩。
例如,在《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的《男生女生》教學時,當講解“他和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在同一界面呈現以下幾個個問題:1.小時候,男生和女生最喜歡的玩具有什么不同?2.比較看,小時候與長大后的兩組照片,哪一組更容易區分性別?3.如何理解性別?4.如何看待男生和女生的性別特征……等多個問題,量多且精,有序的向學生呈現知識點,讓學生逐一掌握。當然,多媒體的運用也不是多多益善,要根據主題,選取合適的素材加以利用,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四、政治教學中多媒體運用應堅持的基本原則
1.堅持為教學服務的原則。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目的都是為了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多媒體的運用既要有利于教師的教,也要有利于學生的學。因此,首先要關注的是我們制作或利用某個課件進行多媒體教學是否有必要,如果此課件有教學價值,我們便可加以利用,反之,無需畫蛇添足。
2.堅持直觀性的原則
多媒體的使用是要將一些現實生活中用口述、板書難以表達清楚的抽象的內容向學生直觀的展示出來,以此解決教學內容中的疑點和難點,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所以,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時,一方面要考慮其能否刺激學生的感覺器官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及思維接受能力,選擇那些直觀的,能讓學生看得懂、說得出,看了之后,有感受的材料。而不能選擇那些不符合教學規律和教學內容的素材。
3.堅持現實性原則
思想政治課不同于其他學科,作為一門以德育教育為主的社會學科,其理論性和時效性是比較強的,但不論多深的理論,都來源于實踐,在生活中都能找到現實依托。因此,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必須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在選擇的音像、圖片等材料時,要注意兩個因素:⑴是學生有所見、有所聞的現實的真實材料,要避免人為的編造材料。⑵選擇典型的、時效的材料。思想政治課具有很強的時效性。正所謂“年年新教材、人人新教師”,因此,在教學中,選擇的材料應該是最近的、最新的,而不是三、四年前,更不是五、六年以前的。
綜上所述,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給教師與學生提供便利的學習條件、豐富的學習資源的同時,也要求為師者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及理論知識。要合理利用新媒體教學技術,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以及認知結構創設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情景,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增強學生的道德與法治素養。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8455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