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施蔬菜土傳病害的綜合防控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市設施蔬菜大面積發展,以及種植年限的增加,致使土傳病害愈發嚴重。土傳病害是一種復雜的病害,狹義上說是指病原體(包括真菌、細菌、線蟲和病毒等)積累造成的病害,大連地區主要由鐮刀菌、黃瓜織球殼菌等真菌引起,是一種分布面廣、危害重、較難防治的植物維管束病害;廣義上說還包括連作障礙、土壤次生鹽漬化、化感作用等引起的土傳病害。土傳病害綜合防控技術包括農業防治,化學防治和物理防治三個方面。
關鍵詞:設施蔬菜;土傳病害
一、農業防治技術
1.選用良種。這是防治各病害最經濟有效的途徑,尤其對于一些難于防治的病害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清潔田園。前茬作物收獲后要徹底清除病株殘體和雜草,深翻土壤,減少室內初侵染源,發病后及時摘除病花、病果、病葉,或拔除病株,帶到室外銷毀,可有效控制病害蔓延。
3.實行輪作、間作套種。可以水旱輪作,或作物輪作。糧食作物之間、蔬菜作物之間、蔬菜與糧食作物之間都可進行有效輪作。如蔬菜與水稻輪作;蔬菜與高粱輪作,在休棚期種植高粱,定植前旋耕攪碎充當綠肥;番茄地混種韭菜,可防治番茄根腐病、萎蔫病;番茄與茼蒿同穴栽可抑制番茄枯萎病,也可與蔥蒜類和十字花科類輪作;番茄與非茄科作物輪作2-3年,可有效控制枯萎病和早疫病等。
還可以實行間作套種。番茄和韭菜混種,對番茄根腐病可無病防病,有病治病;大白菜與韭菜間作,能防治白菜根腐病;大蒜與馬鈴薯間作,可抑制馬鈴薯晚疫病;蔥與胡蘿卜相鄰栽培,它們各自散發出的氣味可以相互驅逐害蟲,互利共生。
4.改進栽培。深翻土壤,在太陽下暴曬2天,加速病殘體分解。深溝高畦栽培,小水勤澆,避免大水漫灌;合理密植,改善作物通風透光條件,降低地面濕度;依據植物生理需求施肥,要施足生物有機肥,避免偏施化肥或氮肥,增施磷鉀肥,防止植株早衰、增強抗病能力;在作物生長中前期葉面噴施“碧護”2-3次。
5.嫁接。嫁接防病技術主要用于瓜類蔬菜生產,土傳病害如瓜類枯萎病是瓜類蔬菜生產中的主要問題,連茬種植后,一般發病率為20-30%,嚴重地塊可達70-80%,甚至絕產,其中以西瓜、黃瓜受害最重,采用嫁接技術有效防治瓜類枯萎病,嫁接是以西瓜和黃瓜等作接穗,以南瓜、瓠瓜、冬瓜等為砧木,利用砧木高抗或免疫的特點,達到防病的目的。番茄可用托洛巴姆、野生番茄等作砧木,砧木播種2-3天后,再播種接穗,當砧木兩葉一心時用插接或劈接的方法進行嫁接。
6.秸稈還田。利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可以有效降低根結線蟲和枯萎病等土傳病害的發生程度,提高植株抗病性,同時可以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肥力,推薦在植株定植前一個星期使用。
二、化學防治技術(土壤消毒)
1.98%“棉隆”顆粒處理技術
“棉隆”施用于潮濕的土壤中時,在土壤中分解成有毒的異硫氰酸甲酯和硫化氫等氣體,迅速擴散至土壤顆粒間,有效地殺滅土壤中各種線蟲、病原菌、地下害蟲及萌發的雜草種子,從而達到清潔土壤的效果。
(1)清園。
?。?)調節土壤濕度。使土壤含水量達飽和持水量的60-70%。
?。?)施藥。按25-40g/m2,將藥液均勻撒施在土壤表面,并與20-30厘米土壤混勻。
?。?)翻地。將藥劑與20-30厘米的耕層土壤拌勻。
?。?)澆水。使藥劑遇水后迅速產生氣體。
?。?)密閉土壤。四周用土壓嚴,不得使氣體逸出。
?。?)揭膜通氣。透氣5-7天后播種或定植作物。
注意事項:草害嚴重地塊,清園后適當澆水,使雜草種子處于萌動狀態,除草效果明顯,土壤溫度要在6℃以上,塑料膜不能有破洞,接頭處一定壓嚴,有立柱結構的溫室,立柱邊要壓嚴。
2.42%“威百畝”水劑土壤處理技術
按每畝30-40公斤的藥量,將“威百畝”與水混勻,通過水泵泵入土壤,并繼續灌水4-6小時,使藥、土、水充分混勻。如果沒有滴灌設施也可采用溝施法:每畝兌水400千克,于休棚期在地面開溝,溝深20厘米,溝距20厘米。將稀釋藥液均勻的施于溝內,蓋土壓實后(不要太實),覆蓋地膜進行熏蒸處理(土壤干燥可多加水稀釋藥液),15天后去掉地膜,翻耕透氣,再播種或移栽。
3.“氯化苦”土壤處理技術
三、物理消毒技術。
應用太陽能消毒法:在休棚期不撤棚膜,每畝均勻撒碎稻草1000公斤,生石灰100公斤,旋耕混均,灌飽和水后覆蓋地膜和棚膜,消毒15天-20天。應用熱水消毒法:在休棚期用熱水灌注進行溫室土壤消毒處理。
四、生物防治技術
主要采用土壤生物結構修復技術(根際與根系雙重調控技術),恢復根際微生態平衡 ,主要方法是引入拮抗性微生物,或提高原有拮抗微生物的活性,通過營養和空間競爭等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密度,抑制病原菌的活動,活化根際土壤。
一般的方法是施用生物有機肥(如沼渣等)、菌肥或生物農藥“申嗪霉素”,或生物誘抗劑“健根寶”等。
1.1%“申嗪霉素”土壤消毒技術
?。?)清潔田園。(2)施底肥后翻地。(3)澆水。用清水噴灌2小時,水分均勻滲透耕層土壤。(4)施藥。使用劑量5g/m2,隨水均勻噴灌土壤,然后再噴灌2小時清水。(5)覆蓋塑料密閉土壤。四周用土壓實,密閉10-15天。(6)揭膜通風5-7天,再播種或定植作物。
發病初期還可以灌根。定植后如果發現個別病株,可用1%“申嗪霉素”500倍液液灌根,每株灌藥液250 毫升左右。
注意事項:用噴灌設備施藥效果好于噴霧器,使藥液均勻滲透在30厘米深土壤,地膜覆蓋在密閉的棚室內進行效果好,且一定將地膜四周及棚室內立柱四周壓嚴,以防透氣。
2.生物菌劑防治根結線蟲技術
防效較好的主要有厚垣輪枝菌和淡紫擬青霉,對黃瓜根結線蟲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厚垣輪枝菌推薦用藥量為3公斤/畝,防效可達92%以上。淡紫擬青霉推薦用藥量為5公斤/畝,防效達到88.75%以上。二者均可在保護地黃瓜整地后定植前7-10天采用拌土法撒施1次,注意撒施一定要均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4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