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苦及新型助劑對甘薯土傳病害的防治效果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采用氯化苦及其復配劑對甘薯地進行了土壤消毒,結果表明,其對甘薯莖線蟲的防治效果分別為75%、100%,對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均超過87%;消毒處理技術能顯著提高甘薯產量,商品薯產量增產率達329%,總薯產量增產率達82.74%。
關鍵詞:氯化苦;新型助劑;甘薯;根腐病;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 S4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09-0101-3
隨著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設施農業在我國得到了大面積的推廣,但與此同時,農業種植中的土傳病害的危害也日益猖獗,影響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1]。采用化學防治尤其是土壤熏蒸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土傳病蟲害的發生,改善農作物的種植品質,降低農藥的使用量,因而在美國、日本等國均有應用。土壤熏蒸劑氯化苦對草莓、姜的土傳病害也表現出了較好的防治效果[2,3]。甘薯根腐病是甘薯生產上的一種常見的病害,嚴重發生時造成絕收。為了解氯化苦及新型助劑對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筆者開展了田間比較試驗,為下一步的田間應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甘薯品種為遺字138。供試藥劑為氯化苦。
1.2 試驗設計 試驗地點位于大興基地,試驗面積約0.133hm2,于2017年4月進行?;剡B年種植甘薯,甘薯根腐病發生嚴重。試驗設計見表1。
1.3 試驗過程
1.3.1 土壤準備
1.3.1.1 田間清理 2017年4月,在試驗地塊取土樣進行室內微生物分離、檢測,采集土樣分離檢測土傳病原微生物鐮孢菌、疫霉菌、腐霉菌的數量,每個處理區取3個土樣/次。進行土壤消毒前,清理田園衛生,把作物的殘渣、枯枝落葉完全清理出試驗田地。土壤濕度控制在15%~20%,防止土壤太濕或者太干對土壤消毒效果產生影響。
1.3.1.2 土壤消毒 2017年4月7日,由北京捷西農科專業土壤消毒服務隊操作土壤消毒施藥機開展消毒作業,處理1和處理2采用機動注射施藥方法,用JBD-2T型手動注射器把氯化苦藥劑注射到地下15cm處,藥劑注射結束后覆蓋上0.04mmPE薄膜,密閉15d,而后揭膜敞氣10d,每個處理3個重復,每個小區0.22hm2。2017年4月22日,進行揭膜敞氣。處理地塊晾曬后取土樣進行檢測,室內微生物分離、檢測,確定微生物含量。消毒結束后,杜絕外來人員再次進入農田,以防止二次污染。
1.3.1.3 施用肥料 按照保證下茬作物正常生長所需要的無機和有機肥的用量準備足夠的肥料。把下一季節需要的化肥和腐熟的有機底肥均勻的撒施在田地里。
1.3.1.4 深度旋耕 施肥后,使用旋耕機旋耕,旋耕的深度20cm以上。旋耕3遍,使土壤顆粒質地松散。撿出田間殘存大土塊,平整土地,劃分小區,并對試驗小區進行編號。2017年5月20日,地塊起壟,定植薯苗。薯苗定植后30d,調查苗期根腐病發生情況。收獲期,調查甘薯產量。
1.3.2 土壤微生物分離 消毒前10d、消毒后15d及收獲期,分別采集土樣分離檢測土傳病原微生物鐮孢菌、疫霉菌、腐霉菌、線蟲的數量,每個處理區取3個土樣/次。
1.3.3 試驗調查方法 調查每小區中間2行,調查病株數、病薯數、總薯數,并對病株、病薯進行分級。根腐病調查苗期按甘薯根腐病地上部調查標準進行。
1.4 藥劑防治效果、持效期、產量的測算
1.4.1 評估消毒效果和持效期 消毒前10d、消毒后15d、收獲期,分別采集土樣分離檢測土傳病原微生物鐮孢菌、疫霉菌、腐霉菌、線蟲的數量,每個處理區取3個土樣/次,評估氯化苦土壤消毒效果和持效期。
1.4.2 防治效果測算 甘薯苗定植后100d左右、收獲期,分別調查甘薯根腐病的發病率;試驗田甘薯收獲后進行產量統計,調查各試驗處理的甘薯產量和商品率。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土壤中致病微生物的影響 2017年4月7日土壤消毒前,抽取消毒地塊土壤樣品15份送檢,檢測土壤中主要的病原微生物線蟲、疫霉菌、鐮孢菌的數量。結果顯示,該試驗地塊土傳線蟲、孢菌、疫霉菌均有發生。其中線蟲269活蟲數/100g土樣,達到中等偏重危害程度;疫霉菌為4961c.f.u/g土樣,鐮孢菌為3703c.f.u/g土樣,甘薯根腐病的發病風險為高風險級別。土壤消毒結束后,于2017年4月22日抽取不同土壤消毒技術試驗地塊的土壤樣品,并分離檢測土傳病原微生物,評估不同土壤消毒技術的消毒效果。結果顯示:消毒后氯化苦和氯化苦復配劑處理區土傳線蟲、疫霉菌、鐮孢菌的數量與空白對照區相比較均具顯著降低。其中氯化苦和氯化苦復配劑對疫霉菌和鐮孢菌的防治效果超過97%,氯化苦土壤消毒對線蟲的防治效果為75%,氯化苦復配劑處理對線蟲的防治效果為100%(表2)。可見,氯化苦復配劑對線蟲的防治效果優于氯化苦單劑的。在甘薯生長過程中,于2017年8月17日抽取不同土壤消毒藥劑處理區土樣,評估消毒后土壤消毒效果的持續期。
2.2 不同處理對甘薯根腐病防治效果的影響 在甘薯生長期,于2017年6月16日在每個不同藥劑處理區隨機抽取5點調查根腐病的發生情況,結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氯化苦復配劑處理區甘薯根腐病的發病率為4.82%,氯化苦處理區甘薯根腐病的發病率為5.31%,空白對照區發病率23.66%。氯化苦復配劑、氯化苦對甘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別為79.61%、77.55%。說明采用氯化苦和氯化苦復配劑進行土壤消毒處理,能有效的防治甘薯根腐病。
2.3 不同處理的產量結果 2017年10月13日,在田間測量甘薯的產量,每個處理區隨機抽取5點測產,分別統計蟲害危害病薯重量、病害危害病薯重量和商品數重量,結果見表4。由表4可知:氯化苦消毒后總薯產量為20205kg/hm2,與空白對照區總薯產量12120kg/hm2相比較,增產率為66.65%。其中商品薯產量為14460kg/hm2,與空白對照區商品薯產量4485kg/hm2相比增產率為224%;病薯率為19.01%,明顯低于空白對照的39.21%。氯化苦復配劑消毒后總薯產量為20205kg/hm2,與空白對照區總薯產量12120kg/hm2相比較,增產率為82.74%。其中,商品薯產量為19245kg/hm2,與空白對照區商品薯產量4485kg/hm2相比,增產率為329%;病薯率為19.88%,略高于氯化苦單劑處理組。說明氯化苦和氯化苦復配劑處理能顯著提高甘薯商品薯產量,氯化苦復配劑土壤消毒后與空白對照區相比較商品薯的產量增產率達到329%,總薯產量的增產率82.74%,對甘薯根腐病的防效顯著。
3 討論與結論
在甘薯根腐病嚴重發生的土壤,采用氯化苦和氯化苦復配劑,能有效解決線蟲、鐮孢菌、疫霉菌引起的線蟲病、根腐病等土傳病害。土壤消毒后,室內病原微生物分離檢測結果顯示:氯化苦和氯化苦復配劑均能有效降低土壤中線蟲、鐮孢菌、疫霉菌的數量,消毒后33d,氯化苦和氯化苦復配劑對疫霉菌和鐮孢菌的防治效果均超過97%,氯化苦復配劑對線蟲的防治效果優于氯化苦單劑,氯化苦土壤消毒對線蟲的防治效果為75%,氯化苦復配劑處理對線蟲的防治效果為100%。田間采用氯化苦和氯化苦復配劑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能有效防治甘薯根腐病,防治效果均超過87%。氯化苦和氯化苦復配劑處理能顯著地提高甘薯的商品薯產量,氯化苦復配劑土壤消毒后與空白對照區相比,商品薯產量增產率達329%,總薯產量增產率達82.74%??梢?,在甘薯定植前,采用氯化苦和氯化苦復配劑進行土壤消毒處理,是一項值得推廣的解決甘薯生產中根腐病重茬障礙的植保技術。
參考文獻
[1]趙紅艷.設施蔬菜無害化生產中土傳病蟲害防治技術[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5):82-83.
[2]王麗娜.氯化苦和 1,3 二氯丙烯的復配劑防治草莓土傳病害[J].中國果樹,2011(3):76.
[3]趙勤,劉云虹,張玉坤.氯化苦原液處理土壤防治姜根結線蟲病藥效試驗[J].農業與技術,2006,26(1):149.
?。ㄘ熅帲簭埡昝瘢?
基金項目:2017年北京市創新團隊糧經作物團隊崗位專家工作經費(PXM2017-036203-000046)。
作者簡介:岳瑾(1980—),女,北京人,碩士,高級農藝師,從事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與推廣工作。 *通訊作者 收稿日期:2019-03-2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6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