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藥劑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治效果對比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為了探索防治煙草黑脛病的最佳藥劑,本文對687.5 g/L氟菌·霜霉威懸浮劑等5種藥劑進行試驗。結果表明:5種藥劑對煙草黑脛病均起到了不同程度的防效,5種藥劑的防效高低依次為325 g/L苯甲·嘧菌酯懸浮劑>687.5 g/L氟菌·霜霉威懸浮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烯酰嗎啉水分散顆粒劑>72%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
關鍵詞:煙草;黑脛病;藥劑防治;防效
煙草黑脛病是世界煙草生產中危害最嚴重的病害之一,同時也是我國煙草主要病害之一[1]。我國平均每年因煙草黑脛病造成的經濟損失在1億元以上,僅次于煙草病毒病[2]。煙草黑脛病自一個世紀以前在印度尼西亞發現以來,引起了世界各產煙國的普遍關注,相繼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對其分布、癥狀、病原、流行、預測及抗病育種、防治藥劑和綜合治理等開展了大量研究,取得了顯著成果。近十多年來,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和相關研究的深入,在上述各方面,特別是病害流行規律、測報技術及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研究進展。在化學防治方面,肖艷松等曾研究了“東旺黑達”“百抗”“寶大森”“金雷多米爾”“安克”和活性菌肥、58%“甲霜靈錳鋅”、72%“甲霜靈錳鋅”等藥劑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治效果。結果表明,“東旺黑達”的防效最好,在病害盛發期的相對防效達到67.48%,微生物農藥“百抗”和“活性菌肥”對煙草黑脛病的發生和危害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防效分別達到62.71%和65.11%[3]。張永春等曾研究8個藥劑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治效果,其中以氟菌·霜霉威懸浮劑最好,各次調查區煙草黑脛病的防效均在81%以上,而58%寶大森可濕性粉劑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效較差[4]。在生物防治方面,柴文亞等通過設置對照、施用生物有機肥、施用土壤調理劑、土壤調理劑與生物有機肥配合施用4個田間試驗處理來研究生物有機肥防治煙草黑脛病的效果以及對煙株生長發育的影響。結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機肥可有效抑制煙草黑脛病的發生[5]。楊蘭等研究大蒜素稀釋液對煙草黑脛病的田間藥效,結果表明大蒜素稀釋500倍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治效果
最好[6]。
煙草黑脛病的病原為煙草疫霉[7],隸屬于藻物界(Chromista)、卵菌門(Oomycota)、卵菌綱(Oomycetes)、腐霉目(Pythiales)、腐霉(Pythiaceae)、疫霉屬(Phytophthora)[8]。菌絲無隔,無色透明,寬度為3~11 μm。孢囊梗與菌絲相似,粗細不勻,頂生或側生孢子囊。孢子囊梨形或卵圓形,展度為(18~61)μm×(14~39)μm,頂端有一乳突,在條件適合時產生5~30個游動孢子,游動孢子橢圓形或腎形,側生雙鞭毛。在較高溫度條件下,孢子囊可直接萌發形成芽管侵入寄主。在病殘體中病菌可產生厚垣孢子。厚垣孢子圓形或橢圓形,黃褐色,厚壁,直徑為14~43 μm。在自然條件下未發現卵孢子,屬異宗配合種。室內配對培養可形成卵孢子,雄器圍生[9-10]。
彝良縣是云南省昭通市主要煙草種植縣之一,有著悠久的種煙歷史,烤煙對彝良縣來說在經濟體系中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幾年來,由于持續高溫,降雨不足,導致煙草黑脛病的發生逐年加重,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了煙葉的產量和質量,導致煙農的收益受到影響。雖然前人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但目前化學防治仍然是煙草黑脛病重要的防治手段之
一[11]。因此,為了提高煙葉的產量和質量,保證煙葉的安全性,篩選出高效、低毒、低殘留、低價位的農藥供彝良縣烤煙生產上使用,筆者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了不同類型藥劑的藥效篩選試驗,旨在為煙草黑脛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據。
一、材料與方法
?。ㄒ唬┕┰嚻贩N和藥劑
1.供試品種
供試的烤煙品種為云煙87。
2.供試藥劑
供試的藥劑種類有687.5 g/L氟菌·霜霉威懸浮劑[拜耳作物科學(中國)有限公司]、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吉林力生農化農藥有限公司)、80%烯酰嗎啉水分散顆粒劑(山東貴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25 g/L苯甲·嘧菌酯懸浮劑(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和72%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
?。ǘ┰囼灥馗艣r
試驗設在彝良縣龍街鄉坪子村(東經104°4′6″,北緯27°21′28″)進行。試驗地為黃壤土,前作為玉米,土壤pH值為6.83,有機質質量分數為25.24 g/kg,
水解性氮為104.34 mg/kg,有效磷為
16.79 mg/kg,速效鉀為129.73 mg/kg。
(三)試驗設計
本試驗設置6個處理,不同處理的藥劑及用量如表1所示,每個處理設置3次重復,共計18個小區,小區采用隨機區組排列,小區移栽規格行距為
110 cm,株距為55 cm,四周設置保護行,每個小區100株煙,植煙3行。
所有處理在2017年4月25日移栽,試驗采用灌根施藥方法,每隔6 d調查一次,于田間煙草黑脛病零星發生時(6月5日)第1次灌根施藥,6月11日調查一次,6月17日調查一次并施第2次藥,6月23日再進行一次調查,共施藥2次,每株100 mL。
?。ㄋ模┎『Ψ旨墭藴始罢{查方法
1.分級標準
煙草黑脛病分級標準如表2所示。
2.調查方法
調查采用國標《煙草病蟲害分級及調查方法》(GB/T 23222—2008)進行。在處理區與對照區內以對角線5點取樣形式進行,每點圈定有代表性的煙株10株,對取樣單株要逐株調查與記載。各處理分別調查計算煙草黑脛病的病情指數、發病株率和防治效果。病情指數、發病株率和防治效果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發病率/%=[病葉(株)數/調查總數(株數)]×100 病情指數=∑(病級數×該級病株數)/(最高病級數×調查總株樹)×100
防治效果/%=[(空白對照區病指-處理區病指)/空白對照區病指]×100
二、結果與分析
表3結果表明,供試的藥劑對煙草黑脛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從6月11日調查發病率情況來看,對照的發病率為14.00%;處理4的發病率最低,為4.00%;其次為處理2,發病率為6.67%;再次為處理3和處理1,發病率分別為9.33%和11.33%;最后為處理5,發病率為18.00%。供試的藥劑中以處理2的藥劑防治效果最好,處理5的藥劑防治效果最差。
6月17日調查結果中,處理2、處理3、處理4的發病率和病情指數較6月11日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處理1的發病率與6月11日保持不變,病情指數有所下降;處理5的發病率較6月11日的有所下降,病情指數有所升高。從防治效果來看,處理2、處理3、處理4的防治效果均比6月11日的調查結果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處理1和處理5的防治效果比6月11日的防治結果有所升高,其中以處理4的防治效果最好,以處理2的防治效果最差。
6月23日調查結果中,各處理的發病率和病情指數較6月17日調查結果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發病率最低的為處理2,發病率最高的為處理3。從防治效果來看,各處理的防治效果較6月17日調查結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以處理2的防治效果最好,以處理5的防治效果最差。
由于受移栽后期長期高溫干旱天氣的影響,煙草黑脛病在煙草生長后期迅速發生蔓延,6月5日達到發病高峰期。第一次施藥后,病情有所緩解,但由于持續高溫天氣和藥劑持效性的影響,煙株的發病高峰到6月中旬有所回升。因此,6月17日的調查中,處理2、處理3、處理4的防治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處理2的下降幅度比較大,防治效果沒有得到有效維持,相對而言,處理1和處理5的防效持效性較好。當第2次施藥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說明各處理的藥劑都起到了很好的防治效果。
方差分析結果(見表4)表明,用藥后6 d(6月11日),供試的5種藥劑中,處理2防治效果與處理3、處理5的防治效果差異性顯著,與處理1、處理4的防治效果差異性不顯著;處理4、處理1、處理3三者之間的防治效果差異性不顯著,處理1、處理3、處理5三者之間的防治效果差異性不顯著。因此,5種藥劑中以處理2的防治效果最好。
用藥后12 d(6月17日),除了處理1和處理5的防治效果有所提升外,其余的幾種藥劑都有所下降,尤其是處理2的防治效果下降幅度最大,達到最低,為23.50%。而處理4的防治效果最好,達到74.76%,與處理2差異性顯著,與其他處理均不顯著。
第2次施藥后6 d(6月23日),處理2的防治效果又上升達到最好,為94.83%,與其他處理均不顯著;其次為處理1、處理4,分別達到了85.08%和85.06%;而處理3和處理5防治效果也較好,分別達到了74.71%和74.14%。
從表4可以看出,第2次施藥后6 d
的各處理的防治效果較第1次施藥后6 d
的防治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情況的變化和藥劑的作用,各處理的病情得到了有效
控制。
注:同列數據中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差異性顯著(P<0.05),不同大寫字母表示差異性極顯著(P<0.01),下表同。
從3次調查結果綜合來看,由表5可以得出,處理4和處理1的防治效果相對較好,平均防治效果分別達到了79.05%和70.58%,且藥效持續時間較長;其次為處理2,平均防治效果為66.48%,藥效雖短但見效快;再次為處理3,平均防治效果達到54.28%;最后為處理5,平均防治效果達到52.16%,與處理4達到差異性顯著水平。
三、討論
本研究供試藥劑中,防效最好的藥劑是325 g/L苯甲·嘧菌酯懸浮劑,防效達到79.05%。張永春等研究發現722 g/L氟菌·霜霉威懸浮劑的防效最好,達到81%[4]。而在本試驗中施用的是687.5 g/L氟菌·霜霉威懸浮劑,防效也較好,達到70.58%。劉紹文等研究發現50%烯酰嗎啉水分散顆粒劑對黑脛病的防治起到了很好的防效,防效達到77.78%。而在本試驗中80%烯酰嗎啉水分散顆粒劑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效一般,為54.28%。這說明不同濃度的同種藥劑的防效不同,在將來煙草黑脛病的防治中可以更大范圍地開展霜霉威和烯酰嗎啉水分散顆粒劑不同濃度的梯度試驗。
在本試驗中,由于藥劑用量不同,所起到的防治效果也有所不同,325 g/L
苯甲·嘧菌酯懸浮劑2 200倍液防治效果最高,72%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
1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
325 g/L苯甲·嘧菌酯懸浮劑屬于內吸性廣譜殺菌劑,由2種具有不同作用機制的高效殺菌劑混配而成,具有保護和治療的作用,對葉斑病和煙草根、莖病害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3]。687.5 g/L氟菌·霜霉威懸浮劑為低毒內吸性殺菌劑,由新的治療性殺菌劑氟吡菌胺和內吸傳導性殺菌劑霜霉威鹽酸復配而成,既具有保護作用又具有治療作用,且活性較高、持效期較長、內吸性較強。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是一種廣譜性內吸低毒殺菌劑,由鄰苯二胺與異硫氰基甲酸甲酯于15~40 ℃下加成制而成,具有內吸、預防和治療作用。80%烯酰嗎啉水分散顆粒劑是殺卵菌綱真菌殺菌劑,其作用特點是破壞細胞壁膜的形成,對卵菌生物史的各個階段都有作用,在孢子囊梗和卵孢子的形成階段尤為敏感,在極低深度下即受到抑制,對煙草黑脛病的效果不是很明顯。72%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由甲霜靈和代森錳鋅組成,具有內吸傳導治療和外保護雙重功效,可以有效地阻止霜霉目真菌的侵入,阻止病原孢子的形成和菌絲的生長,可被作物快速吸收,并內吸傳導至作物的各部位,具有分布均勻、耐雨水沖刷等優點,但在本次試驗中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治效果不是很好。 四、結論
供試的5種藥劑對煙草黑脛病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其中325 g/L苯甲·嘧菌酯懸浮劑的防治效果最好,72%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的防治效果最差。在今后煙草黑脛病的防治中,325 g/L苯甲·嘧菌酯懸浮劑值得在彝良縣當地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孔凡玉,朱賢朝,石金開,等.我國煙草侵染性病害發生趨勢及防治對策[J].中國煙草,1995(1):31-34.
[2]陳瑞泰,朱賢朝,王智發,等.全國16個主產煙省(區)煙草侵染性病害調研報告[J].中國煙草科學,1997(4):1-7.
[3]肖艷松,曾維愛,曾光慶,等.防治煙草黑脛病的藥效試驗[J].煙草科技,2010(7):62-64.
[4]張永春,王發鵬,楊軍,等.不同藥劑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治效果[J].貴州農業科學,2011(12):142-144.
[5]柴文亞,李紅麗,王勇,等.生物有機肥防治煙草黑脛病效果及對煙株生長發育的影響[J].天津農業科學,2014(4):24-27.
[6]楊蘭,周倩,戴良英,等.大蒜素對煙草黑脛病防治效果的田間試驗[J].科技與產業,2013(8):24-25.
[7]方中達,陸家云,葉鐘音,等.中國農業百科全書(植物病理學卷)[M].北京:農業出版社,1996:534-535.
[8]Hawksworth D L,Kirk P M,Sutton B C,et al. Ainsworth & Bisby's dictionary of the fungi[M].the 8th-edition.CAB.Int ernational,1995.
[9]鄭小波.疫霉菌及其研究技術[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19-20.
[10]Stamps D J,Watrhouse G M,Newhook F J. Revised tabular key to the species of Phytophthora[J].Mycological Papers,1990(162):1-28.
[11]王靜,孔凡玉.煙草黑脛病綜合防治技術[J].煙草科技,2002(8):45-47.
[12]劉紹文,熊霞,柏連陽,等.幾種殺菌劑對煙草黑脛病的田間藥效試驗[J].農藥科學與管理,2007(7):25-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20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