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大豆主要病蟲草害藥劑防治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吉林省樺甸地區的大豆栽培中,病蟲草害是影響產量和品質的主要因素。為提高大豆的產量和品質,必須依據樺甸地區大豆田病蟲草害發生規律,正確選用高效、低毒藥劑進行有效防治。
  關鍵詞:大豆;主要病蟲草害;藥劑防控技術
  中圖分類號: S435.65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9.12.033
  隨著國家實行“減玉米、增大豆”的種植結構調整和吉林省米豆輪作制度補貼等利好政策的實施,樺甸地區大豆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特別是2018年大豆生產者補貼提高到每畝400元,充分調動了農民種植優質大豆的積極性,種植面積達10萬畝以上。在樺甸地區大豆栽培中,病蟲草害是影響大豆產量和品質的主要因素。為了更好地發展樺甸地區大豆產業,提高大豆產量和品質,增加經濟效益,樺甸市農業推廣中心在對區域內大豆田主要病蟲草害的種類和發生規律進行充分調查研究基礎上,篩選出了針對性強、效果好的防治藥劑。
  1 大豆生產田主要病蟲草害種類
  1.1 病害
  主要有根腐病、孢囊線蟲病、菌核病、灰斑病、霜霉病等。
  1.2 蟲害
  主要有地下害蟲蠐螬、金針蟲、螻蛄、地老虎。地上害蟲二條葉甲、大豆蚜蟲、大豆食心蟲等。
  1.3 草害
  一年生禾本科雜草主要有稗草、狗尾草、馬唐、野燕麥、牛筋草等;一年生闊葉雜草主要有蒼耳、藜、鴨趾草、苘麻、龍葵、菟絲子、莧菜、柳葉刺蓼、馬齒莧、酸模葉蓼等;多年生雜草主要有問荊、刺菜、苣荬菜等。
  2 大豆主要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2.1 主要病害的防治
  2.1.1 大豆根腐病 播種前5~7d,用比例為1∶1的50%福美雙WP和50%多菌靈WP混劑,按種子量的0.5%拌種。也可用種子重量0.15%的2.5%咯菌腈FS拌種,陰干后待播;田間發病初期,用25%甲霜靈WP、50%烯酰嗎啉WP或72%霜脲錳鋅WP800~1000倍液噴霧,7d噴一次,連噴2~3次,噴霧時可加入葉面肥及植物生長調節劑,以增強植株的抗病性,促進病株新根的生成,增強植株的再生能力。
  2.1.2 大豆孢囊線蟲 采用種子包衣和播前毒土處理,可減輕和推遲病害的侵染危害,亦可兼防跳甲、大豆蚜蟲等早期害蟲。30%毒·多·福FS藥劑和種子按1∶50~70比例進行種子包衣處理[1];5%的甲基異柳磷GR120kg/hm2用細土拌勻后,起壟前撒入老壟溝內。必須用器械施入,保持雙手不沾藥劑。
  2.1.3 大豆菌核病 在大豆2~3片復葉期,公頃用增產菌濃縮液50ml加米醋1.5L,加50%多菌靈WP1500g混合噴霧,2~3周后再噴灑1次。發病初期,用50%速克靈WP或40%核菌凈WP10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WP500倍液噴霧。
  2.1.4 大豆灰斑病 從7月下旬到8月初大豆初莢期,公頃用磷酸二氫鉀2250~3000g加米醋1.5L加40%多菌靈SC1500m1混合噴霧。每公頃噴霧量:人工噴霧器300L,機動噴霧器200L;發病初期公頃用70%甲基托布津WP或40%多菌靈SC1500g、5%已唑醇SC300g兌水450kg噴霧,7~10d噴1次,共噴2~3次。
  2.1.5 大豆霜霉病 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WP或72%克露WP1000倍液、65%代森鋅WP或50%退菌特WP500~800倍液噴霧[2],也可以每667m2用25%瑞毒霉WP100~125g兌水噴霧防治,7~10d噴1次,連噴2~3次。
  2.2主要蟲害的防治
  2.2.1大豆地下害蟲 一是藥劑拌種,在播種前用30%毒死蜱CS按藥種1∶50拌種,以保護種子和幼苗[3];二是土壤處理,用50%辛硫磷EC或48%地蛆靈EC3000~4500ml/hm2,拌細砂土300~450kg制成毒土撒在老壟溝內,隨即起壟。
  2.2.2 二條葉甲 5月末6月初,成蟲進入為害盛期,選用20%甲氰菊酯EC或2.5%溴氰菊酯EC1500倍液噴霧。
  2.2.3 大豆蚜蟲 6月末~7月中旬是樺甸市大豆蚜蟲為害盛期[4]。當田間發現蚜蟲點片為害時,應立即防治,當卷葉株率1%~3%時,應全面防治。公頃用10%吡蟲啉WP 250g或3%啶蟲脒EC200g或1.8%阿維菌素EC180ml或5%抗蚜威WP100g或30%速克斃EC500g兌水噴霧。
  2.2.4 大豆食心蟲 上年蟲食率達5%以上的田塊要重點防治,8月中旬成蟲發生盛期施用熏蒸劑或觸殺劑進行防治。一是將80%敵敵畏EC2kg/hm2噴灑在玉米穗軸上制成毒棒,均勻撒入壟溝熏蒸;二是公頃用2.5%三氟氯氰菊酯EC或2.5%高效氯氰菊酯EC250~300ml兌水450~600kg噴霧。
  2.3 主要草害的防治
  2.3.1大豆除草劑的選擇 要選擇殺草廣譜、藥效期適中、不影響后茬作物的除草劑,堅持“土壤處理為主、莖葉處理為輔”的原則,抓住除草的關鍵期。大豆田雜草多為禾木科和闊葉草混合發生,土壤處理和莖葉處理應采用兩類或兩類以上防除禾本科雜草和防除闊葉雜草的除草劑,現混現用。
  2.3.2 除草劑的使用 土壤處理:一是間、混作和輪作地塊,公頃用90%乙草胺EC1500~2000ml加80%唑嘧磺草胺WG30~48g,兌水750kg,于播后苗前土壤噴霧處理;二是連作地塊,公頃用90%乙草胺EC1500~2000ml加75%寶收DF15~25m1或70%賽克WP300~400m1,兌水750kg,在播后苗前進行土壤封閉。
  莖葉處理:苗后早期在大豆2片復葉期,禾本科雜草2~3葉期,闊葉雜草2~4葉期,大多數雜草出齊時施藥。公頃用24%乙氧氟草醚EC有效量60g或25%氟磺胺草醚AS有效量300~375g加15%精穩殺得EC500~750m1,兌水350~400kg莖葉噴霧處理。
  參考文獻
  [1]李東明,陳鵬.30%毒·多·福懸浮種衣劑防治大豆苗期病蟲害試驗[J].植物醫生,2015(04):38-40.
  [2]許艷麗,戰麗莉,李春杰,等.大豆病害發生特點和綜合防治技術[J].大豆科技,2009(03):15-17.
  [3]史樹森.大豆害蟲綜合防控理論與技術.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3:75.
  [4]蘇仕衛,韓喜福,方向前,等.樺甸市大豆田主要害蟲發生規律及防治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8(09):15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0613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