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的危害與防控措施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非洲豬瘟(ASF)是一種動物類的傳染疾病,由于ASF的傳染率較高,并且死亡率較高,一旦疾病發生,會對養殖業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為了防止非洲豬瘟傳入我國,需要明確非洲豬瘟的危害,結合當下國內養殖業實際情況,采取科學的預防措施實現對非洲豬瘟的有效預防,進而降低ASF傳入我國的可能性。基于此,本文針對非洲豬瘟的危害進行分析,進一步總結出相應的綜合防控措施。
關鍵詞:非洲豬瘟;危害;防控措施
非洲豬瘟(ASF)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所引起的一種豬急性、高度、熱性的傳染疾病,其臨床特征為死亡率高、病程短、內臟器官出血以及呼吸、神經系統功能改變等特征,該病的發生對養殖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當前,ASF已經被國際動物衛生組織列入必須報告的動物疾病。基于此,需要重視對ASF的綜合防控,降低國內產生ASF的可能性。而要想實現這一目的,必須要明確ASF所帶來的危害,結合當下ASF現狀,結合科學合理的綜合防控措施實現對ASF疫病的有效預防,進而促進我國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非洲豬瘟所帶來的危害
非洲豬瘟的感染,會使家豬、野豬在短時間內死亡的一種基礎性動物傳染疾病,并且非洲豬瘟的傳染會無視豬的品種和年齡,其發病率與死亡率最高可達到100%。當前,全世界尚未研究出針對非洲豬瘟的疫苗,該病的主要傳播途徑為健康豬與發病豬或者是感染物的直接接觸,以及被蜱等帶有病毒的媒介叮咬而產生,我國已經將非洲豬瘟列入到一類動物疫病。
非洲豬瘟雖然不是一種人畜共患的疫病,但是對豬的養殖與生產會產生嚴重的影響。作為豬養殖與豬產品消費大國,我國對豬肉的需求量相對較大,其豬肉類的消費占據總肉類消費的60%以上,生豬養殖占據全世界的50%左右。如若非洲豬瘟在我國境內蔓延,會對我國生豬養殖業造成嚴重沖擊,進而對豬肉供給市場造成嚴重影響。
近年來,據相關調查研究發現,非洲豬瘟的主要發生在東歐地帶,截止到2017年,俄羅斯等東歐國家已經有將近80萬頭生豬感染非洲豬瘟并死亡。如若將每頭豬按照135美元進行換算,會直接造成約為一億元的經濟損失。截止到2015年,波蘭、愛沙尼亞以及拉脫維亞等地區爆發非洲豬瘟,造成豬肉與豬肉產品的嚴重減產,造成約為9.61億美元的損失。可以說,非洲豬瘟已經成為全世界范圍內養豬行業的“頭號殺手”。
二、非洲豬瘟的綜合防控措施
1.注重對養殖模式的創新
在實際豬養殖過程中,需要重視對養殖人員自身綜合素質能力以及技術水平進行不斷提升,并結合實際情況強化養殖人員的藥殘防范意識。以實際豬養殖行業情況為基礎,建立準確的疾病流行病學數據,以此進行科學有效預警機制的在制定。當然,在實際養殖過程中,需要做到監測方式的商品化、標準化;強化相應的免疫檢測以及病源監測;結合實際情況,加強運轉各級動物疫病綜合診斷中心。當前,針對生豬養殖,最為理想同時也是最有效果的養殖模式為自繁自養模式,其養殖模式運用過程中具有較為完善的養殖思路,并且其相關養殖技術與知識較為成熟,以及在疫病控制和藥物殘留方面都有一定的成效。因此,需要注重對自繁自養模式的運用。
2.注重對運輸、傳入環節進行防控
非洲豬瘟的主要發病原因是健康豬與感染物進行接觸而產生的,對我國生豬養殖行業造成嚴重影響。因此,需要注重對運輸、傳入環節進行有效的綜合防控,進而降低我國非洲豬瘟產生的可能性,以下為控制措施的具體闡述:
?。?)進行隔離檢疫。當下,需要對進口豬肉以及豬肉產品進行有效的隔離檢疫,以《OIE陸生動物衛生法典》為基礎指導指南,針對進口家豬、野豬、豬肉制品、受精卵、豬精液以及豬胚胎,還有用于藥劑研究的豬制品進行高效率、高質量的進口隔離檢疫,以此降低非洲豬瘟產生的可能性。
?。?)邊境檢疫。針對邊境檢疫工作的開展,需要結合相關規定要求嚴格開展,重點在我國海港碼頭、邊境交匯點、機場等地區裝設對豬肉或者是肉制品的專業檢疫設備,以此實現對非洲豬瘟病原的扼殺。如若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患有非洲豬瘟的肉制品,需要及時到附近廢棄地區進行焚燒、深埋等方式的處理,以此來降低非洲豬瘟的發病可能性。
?。?)泔水控制。當前,一些含有進口動物的廢棄食物材料以及殘羹剩飯中含有非洲豬瘟,這就使得泔水的運輸和使用成為生豬患病的途徑之一。因此,在實際養殖過程中,應禁止養殖人員用泔水進行生豬的喂養,盡可能采取有效措施實現對泔水的控制,降低非洲豬瘟傳播的可能性。
3.注重對養殖戶進行相關知識科普
當下,相關動物檢疫部門需要重視對養殖戶進行相關知識的科普,并引導養殖戶對獸藥的合理運用,以此提升生豬的免疫力,降低非洲豬瘟的產生概率。主要的科普知識為:1.正確選購獸藥。在實際養殖過程中,需要引導養殖戶在選購獸藥之前,對其藥物的成分、適應癥、規格以及注意事項等內容進行詳細掌握。并且在購買過程中需要確保獸藥的外觀無破損,包裝密封,瓶身無裂痕。如若是片劑獸藥,其外觀需要確保完整光潔、具有一定硬度、無異味、無變色、無破碎;如若是粉劑獸藥,需要確保無粘瓶、無變色以及無變硬;如若是水劑獸藥,需要確保其瓶內無雜質,水劑清澈。2.如若在養殖過程中出現非洲豬瘟感染,首先需要冷靜分析其傳染病的發病原因以及病原是什么,然后結合生豬的臨床癥狀進行正確診斷,并采取合理治療措施盡可能進行抑制。如若發現病情惡化,需要及時進行隔離以及處理。
三、結語
綜上所述,非洲豬瘟的有效防控,對確保生豬的健康生長,促進養豬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因此,在實際防控過程中,需要明確非洲豬瘟的危害性,明確其發病原因和途徑,結合有效策略實現對非洲豬瘟的高質量防控,進而促進我國養豬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華, 王君瑋, 徐天剛, et al. 非洲豬瘟的疫情分布和傳播及其控制[J]. 中國獸醫科學, 2010(4):438-440.
[2]王之磊, 張加勇, 劉豐, et al. 淺談黑龍江省非洲豬瘟防控形勢及防范措施[J]. 畜牧獸醫科技信息, 2017(8):8-9.
[3]張敏, 夏爐明, 王軍明, et al. 非洲豬瘟傳入上海市的風險路徑分析[J]. 中國動物檢疫, 2016, 33(5):65-67.
[4]李洪利, 張維, 李慧, et al. 非洲豬瘟病毒感染機制和診斷方法的研究進展[J]. 中國預防獸醫學報, 2012, 34(10):836-840.
[5]董釗, 梁小賢, 王曉霞, et al. 非洲豬瘟的流行特點及基層應對防控[J]. 中國動物保健, 2015(8):45-4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039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