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垣的家庭教育思想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關鍵詞:陳垣;家庭教育;治學
摘 要:陳垣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在諸多研究領域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家庭教育方面亦有獨到見解。陳垣非常重視讀書教育,認為讀書可以移情、消憂遣悶。他還非常重視對子女進行治學方法上的指導,認為做學問入門最要緊,文章寫作要注意選題的竅門,史料搜集要竭澤而漁。在品格教育方面,他主張做人貴在忠厚、謙讓、心術要正。在教書育人方面,他認為鼓勵是使學生進步的最有效方法等。陳垣雖已作古,但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仍熠熠生輝,可供現代家庭借鑒和學習。
中圖分類號:G2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9)06-0074-04
陳垣(1880—1971),中國近代著名的歷史學家,其學術造詣可謂博大精深,被學術界譽為“民國以來史學開山大師”。陳垣先生還是一位大教育家,一生從事教學七十四年,教過私塾和小學,也教過中學和大學,為祖國培養了大批棟梁之材。其在家庭教育方面亦有獨到見解。然目前學界多關注陳垣先生在史學、宗教學等方面的成就,對其家庭教育思想的研究尚顯不足。2009年,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的《陳垣全集》第二十三冊共收錄了1927年至1966年陳垣寫給三子陳約(217封)、長子陳樂素(103封)及諸甥侄等人(52封)的372封書信。筆者試以此為依據,對陳垣先生的家庭教育思想進行系統梳理,以求教于方家。
1 傳授讀書經驗
作為我國20世紀著名的教育家,陳垣先生常說,開卷有益,自己更是幾十年如一日,手不釋卷,曾自言:“我是腦力勞動者,除幾部破書外,毫無積蓄。吾未嘗一日廢書,書案堆書如山,竟至不能伸紙寫信?!逼湓诹艢q那年還曾這樣說:“我明年七十歲了,更覺得所見太少,所知太少,這并非自餒,也非自卑。今年我又把《十三經》涉獵了一次。”他自己是這樣做的,也是這樣要求子女的。
1.1 讀書可以移情
在陳垣看來,讀書可以移情?!罢b詩讀書,亦足移情。余近日暇即讀《孟子》,青燈有味似兒時也?!痹诖?,陳垣借用陸游《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中的名句,表達了自己對于讀書無限神往的心境。他認為讀書還是消憂遣悶的良藥,“前者我亦曾廢書一月,后因廢亦無補,不如不廢,因此數月來讀書較多,可以消憂,可以遣悶,杜絕應酬,獨居無事,唯日與古人晤對,不啻遯世之人也。似尚較勝于當空咄咄”。國難當頭時,陳垣仍是不遺余力地倡導讀書。在他看來,救國之道甚多,并不見得真要人人當兵打仗才是愛國。“各有各人的本份,人人能盡其本份,斯國可以不亡矣?!睂τ趪聵O悲憤的陳垣也不愿意看報,“仍唯讀我書,讀到頭目昏花,則作為大醉躺臥而已”?;诖?,陳垣一再告誡晚輩一定要多讀書?!盎膩y之時,最好讀書。一可習靜,一可忘憂。徒自驚擾無益。人必有一死,只爭遲早。當求可以必傳,則死亦無恨?!?938年,正是日軍侵華之時,陳約在寫給父親的信中談到,此非讀書之時,陳垣即回復道:“此次來信說日本事,云讀書非其時。然則我輩舍讀書外,尚有何可做?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正是吾人向學要訣?!?
1.2 讀何書
讀何書,是個關鍵問題。陳垣認為:“《史記》《韓》《老》《莊》,皆必讀之書。箋啟書類最要,應先熟讀?!彼J為字典類的書籍亦應常看常檢,“《字學舉隅》???,《康熙字典》常檢,至緊至緊”。而對于那些不相干的文學作品、時人淺薄之作,他認為根本不必看?!皶r下不相干之文學作品甚多,閱之徒費目力。中有胡懷琛其人者,最鄙陋可哂。時人淺薄之作不必看,費時候,費錢?!敝档米⒁獾氖牵愒€非常重視閱讀目錄學書籍。在他看來,“經常翻翻目錄書,一來在歷史書籍的領域中,可以擴大視野,二來因為書目熟,用起來得心應手,非常方便,并可以較充分地掌握前人研究成果”。事實上,陳垣治學,就是從目錄學入手走上成功之路的。既得益于此,他當然希望晚輩也能多讀目錄學書籍?!啊稌看饐枴芬粫豢刹粋洌砟┯星宄骷倚彰?,尤須熟看,至緊至緊。”1934年,陳約信中提及“博兄教兒造目錄工夫”一語,陳垣不僅在“目錄”兩字旁打鐘點號,還在信旁批復曰:“真是要緊。假如一個人熟讀《四庫提要》,并無他能,亦可以嚇倒人?!逼溟L子陳樂素所發表的論著,如《略論直齋書錄解題》《四庫提要與宋史藝文志之關系》《袁本與衢本郡齋讀書志》等,均關乎目錄學,顯然是受到了陳垣的影響。
1.3 讀書要落到實處
陳垣還多次在家書中強調指出,讀書關鍵是要落到實處?!叭绻鲎x書人,應言讀書事,但不可誤會只言‘讀書’二字,而不言讀書之內容。真讀書則讀書矣,不必將‘讀書’二字日日掛在口頭也。猶如今人好言科學方法,而所做出東西,并不合科學方法。又有人口不談‘科學方法’四字,而所作皆合科學方法?!标愒珪r常給諸子侄郵寄各種書籍,然陳約在家書中卻鮮有提及各書籍內容,對此,陳垣頗為失望,批評道:“汝前問予著作,曾以數種付歸,只見收到,未見對于各種著作有何提及,可知汝并未檢閱也。如此則要我寄歸何用?”又曰:“所有寄汝書物,除收到外,絕無一句復述,及閱后何如,有何所見,每以輕心掉之,殊不注意。如寄汝《學校管理法》,何嘗見你有一句提及其中如何,如此尚望再寄書物乎?”他認為把“讀書”二字落到實處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講究讀書方法?!坝鲇锌梢陨娅C泛覽時,則以博觀為是,遇無可博觀時,則專讀一書,亦能有益處也。如果家藏書籍豐富的,則宜于博覽;如果家中書籍少的,則宜于專精?!奔抑胁貢跎?,在無力多購又無圖書館可利用的情況下,“唯一方法是先專精一二種,以備將來之博覽。不能因未有書遂停止不學,等有多書乃學也”。
由此不難看出,陳垣先生不僅強調讀書的重要性,還會為諸子侄開列必讀書單,并教給他們具體的讀書方法。
2 注重對子女進行治學門徑上的指導
陳垣一生,在諸多領域均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得到了中外學者的一致認可。法國著名漢學家伯希和就認為,只有陳垣與王國維才能稱得上“中國近代之世界學者”的美譽。陳垣不僅自己學問做得好,還非常注重對子女進行治學門徑上的指導。 2.1 做學問,入門最要緊
“入門要緊,不可走錯門路。不懂猶如白紙,尚可寫字,入錯門路,則猶如已寫花之紙,要洗干凈,難矣?!?932年,陳垣在家書中談及陳約的書法學習問題,感慨道:“凡事最怕不得其門而入,又怕誤入迷途。所謂誤入迷途者,即起壞頭是也。入門不慎,走入歧途,回頭不易。故惡劣之字帖,萬不可學,一學便走入魔道,想出來不容易。故凡事須慎于始?!弊鰧W問,還應因時、因境遇制宜。在陳垣看來,“一個人最要緊系能夠善用自己環境,所謂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不管在甚么境遇中,要盡行利用自己境遇,如遇陸則走馬,遇水則行舟,不必對于目前時時不滿也”。陳垣還以自身經歷教導其子曰:“余近日思想劇變,頗覺從前枉用心力。從前宥于環境,所有環境以外之書不觀,所得消息,都是耳食,而非目擊。直至新局面來臨,得閱各種書報,始恍然覺悟前者之被蒙蔽。愿中年人毋蹈予覆轍(港得書似較易),及早覺悟,急起直追。毋坐井觀天,以為天只是如此,則大上當也?!弊鰧W問,亦貴在堅持?!岸陙碛嗔⒁饷磕曛辽贋槲模▽n})一篇,若能著比較有分量之書,則一書作兩年或三年成績,二十年來未嘗間斷也。每年必要有一二稍有分量之文發表,積之數年,必有可觀?!彼?,他以為最好是乘精壯之年,多著幾部書。1945年,陳樂素欲離開浙江大學而東行,陳垣在復信中告誡其子曰:“年一過往,何可攀援,乘精壯之年,養好身體,多著幾部書,最有意思,幸留意也。”
2.2 學術研究要注意選題的竅門,在材料搜集上則要“竭澤而漁”
在陳垣看來,“讀書而不作文章,猶如蠶不吐絲,蜂不釀蜜。不論長短,數百字或數千字,均比不作好”。文章寫作,選題是第一步。好的選題既要有價值,又要有創新。他說:“凡論文必須有新發見,或新解釋,方于人有用。”又曰:“論文之難,在最好因人所已知,告其所未知。若人人皆知,則無須再說,若人人不知,則又太偏僻太專門,人看之無味也。前者之失在顯,后者之失在隱,必須隱而顯或顯而隱乃成佳作?!彼^“新發見”“新解釋”“因人所已知,告其所未知”,說的都是創新性問題。1941年,陳垣曾為陳樂素擬定《南宋初河北新興三教》一題,原因就是“三教祖均宋之遺民,人多注意宋入元之遺民,北宋入金之遺民,甚少人注意”。
在史料的搜集上,陳垣主張“竭澤而漁”?!对饔蛉巳A化考》依據220種典籍而作,《舊五代史輯本發覆》一書,稿本足有三尺多厚。1940年,陳垣在與陳樂素的書信中談及為文的三個步驟,“第一搜集材料,第二考證及整理材料,第三則連綴成文”。其中,第二步“須有十分三時間”,第三步“十分二時間可矣”,第一步搜集材料則占到了一半的時間,就是為了盡可能地對史料做到“竭澤而漁”。
2.3 文章寫成后,不能急于發表,要反復推敲
“文章寫成后,要多置時日。文章須三四次易稿。我作文章至少七八次易稿?!弊约河X得滿意后,還要請人把把關。“多練習,多發表,是有益的。在發表前,應請人看看,聽取人家意見。只要找出個標點錯,就好;有字抄錯,小好;有引文錯了,那是大好?!庇绕湟姓娪阎刚?。1940年,陳垣在寫給陳樂素的信中這樣說道:“文成必須有不客氣之諍友指摘之,惜胡、陳、倫諸先生均離平(按:指胡適、陳寅恪、倫明),吾文逐無可請教之人矣。非無人也,無不客氣之人也?!?939年1月14日,陳垣在家書中談及《湯若望與木陳忞》一文,說道:“前者文成必先就正于倫、胡、陳(按:指倫明、胡適、陳寅?。┲T公,今諸公散處四方,無由請教,至為遺憾。但此稿亦曾經十人參閱,凡有鉤抹,大抵皆賴人指摘者也。”此外,文章發表之前,他認為還應注意所投報紙或期刊的類型,“凡發文要注意所投之報及雜志如何?同是一文,因所投之報及雜志不同,所生影響遂不一”。1946年,陳垣得知陳樂素《〈直齋書錄解題〉作者陳振孫》一文將刊載于上?!洞蠊珗蟆の氖分芸返诹?,即在復信中慨曰:“此文在日報發表頗可惜。”
陳垣的這些諄諄教誨,對陳樂素產生了極大影響。對此,陳樂素曾這樣說道:“就學歷史而言,我的家庭條件比較有利。我父親陳垣還在我幼年時代,他就通過講論和實踐教育我,啟發我對學習歷史特別是中國古代史的興趣和搜集史料的重視?!?
3 注重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亦是陳垣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陳垣先生曾多次強調做人貴在忠厚、謙讓、心術要正。“胸襟要廣闊,眼光要高,踏腳要穩。凡事貴能謙讓,未有謙讓而不和睦者也?!比雨惣s曾入法律系學習,陳垣認為律師品流雜,心術未必皆正,故與其約法三章:一是“品格不可因此墮落”,如嫖賭飲吹酬應種種。二是“心術不可因此敗壞”,如只知謀利不顧良心等。三是“尤須慎防自己犯罪”。陳垣還指出,人最大的弊病就是大言不切實,好高騖遠?!叭酥蠡荚诖笱圆磺袑崱W钆履铑^高,不能吃苦?!惫蕰r常告誡晚輩,一定“要絕去浮氣,潛心做人,凡事謹慎,不焦急,作為‘游歷想’可也”。對于年輕人來說,最關鍵的就是要老實忠厚,不可貪不義之財?!澳贻p人最緊要‘老實’,不荒唐,不大砲,不貪不義之財,不欺負人。存心要忠厚,做事要勤慎,對人要謙和。不可貪不義之財,不可為犯法之事。要想長遠,不可徒顧目前。要顧名譽,不可徒想富貴?!被诖耍愒绕浞磳π值軤幚?。1937年,陳約曾在家書中提及“振文被振德擠出象伯寫字樓,振德以勢佔勝”一事,陳垣即在信旁批復道:“賤格!兄弟爭利,爭到手,貽子孫,子孫又有兄弟,代代爭,如何得了。此不讀書之過也。只可謂之賤格?!薄百v格”為廣東方言,意為下賤無恥之徒,這一批評足見陳垣對于晚輩品格教育的重視。
在社會交往方面,陳垣主張一定要識人,識人的標準是“學問、道德、能力”?!敖挥岩o,不交友則孤陋寡聞。但要識人。誰為益友,誰為損友,別擇甚難。學問、道德、能力,三者最要。每交一友,必自審曰:此人學問能益我否?此人道德能益我否?此人能力能助我否?能則大善矣。反是則問此人能累我否?害我否?能則大害矣。此擇交不可不慎也?!彼麖娬{要多結交直諒多聞之友,“直諒多聞之友不易得,當以誠意求之”。而對于那些不甚長進之人、好擺架子之官僚及唯利是圖的小人,陳垣則認為“似不與來往為宜”“可以少見”“萬不可密。能漸漸疏到不往來尤佳,能敬而遠之最佳”。陳垣還時常告誡晚輩,對上要實在,不要只知巴結,對下尤應客氣,“對上應該實在,不要只知巴結。對下尤應客氣,不要欺負人”。尤其不要到處信托人情,“尤不可去信托人情,令人討厭。古人所謂介介,所謂有守者此也”。 恒心及堅忍心也是陳垣品格教育的重要內容?!叭艘泻阈模蝗唬教幉荒苋菀?。”“學怕無恒,凡學一事,必要到家?;蜃骰蜉z,永無成功之可言也?!?937年,陳約在信中提及“篆書之學習,無意中停止數日”一事,陳垣即在信旁批復曰:“自以為足耶?恒心要緊。”1939年,陳垣得知三子陳約欲棄學從商一事,表示大為失望,并在寫給長子陳樂素的家書中指出:“謀館事誠不易,然要有恒心及堅忍心。不能忽商忽士,忽士忽商,如此則兩無所成,人亦不能名之為商,亦不能名之為士,欲再謀館,則難矣。所謂非有堅忍之心不可也?!?
此外,陳垣還時常寫信教導諸子侄一定要尊敬長輩。如寫信給尊輩,要用敬語,且不能用草書?!耙痪渲x語均無,好似應份進貢的,實屬可詫。所謂心肝當狗肺也,為之一嘆!”“寫信尊輩不可用草書,最好用行書。”這是因為“寫出來盼望人家認得。草字雖然好,雖然是一種美術,但是人不盡識的字,不宜太草,免人誤會而厭惡也。注意注意”。陳垣對于晚輩的諄諄教誨由此可見一斑。
4 如何教書育人
關于如何教書育人的問題,陳垣在信中亦有提及。在長達七十余年的教學生涯中,陳垣始終認為鼓勵是使學生進步的最有效方法。其“現存的許多成績登記單、作業批語等,充滿了對學生的鼓勵之語”。陳垣亦教導其子多多運用此法?!敖虝鴮W生要夸他,夸他就高興。他有進步,固然要夸他,他無進步,亦要夸他。等他高興,自然用心,自然進步。一個學生最怕你說他不行。你說他不行,他就自暴自棄了。總要鼓勵他,獎掖他,此是教學最好方法?!比缗淖鳂I,提倡改不必多,“凡學生文可以不改即不改,改以少為好,令其易記為要。多改滿改,徒費心力,學生不高興,亦不易領受也。切切”。但“圈不妨多”,“凡與學生改文,應加圈,將其佳句圈以旁圈,俾其高興。改不必多,圈不妨多,平常句亦須用單圈圈之。因見有改文只改而不圈者,殊不合,故告汝”。所圈皆為佳句,實際上即是在鼓勵學生。在陳垣看來,只有多鼓勵,學生才能“有精神,生趣味”?!皩W生宜和藹親切,多獎勉,令其有興趣?!薄俺踅虝?,先要站得穩,無問題,乃安心。認真(即盡心之謂)多獎勵,要學生有精神,生趣味為要。凡說學生懶學生鬧者,必教者不得法之過也。”
4.1 教師要做好充足準備
就教師而言,課前一定要做好充足準備。陳垣時常告誡諸子,“凡事豫則立”?!盁o事則易,有事時則不易矣。故無事時要常常預備有事則何如,且有何等事乎。不可不預先有此籌度、有此防備也。所謂凡事豫則立者此也?!?939年,陳垣在家書中談及教書之法,說道:“前已說過要充分預備,寧可備而不用,不可不備也?!背俗龊贸渥愕臏蕚?,上課時還要講明白?!吧险n時,總要學生明白,寧慢莫快,總要他聽得懂,聽得有味。他在堂上鬧,不用心,不能盡怪學生,先要反省自己講得清楚否?明白否?他聽得有味,自然不鬧了?!苯虒W態度則要誠懇、穩重?!按蠹s教書以誠懇為主,無論寬嚴,總要用心,使學生得益。見學生有作弊(指考試偷看等)或不及格等等,總要用哀矜而勿喜態度,不可過于苛刻,又不必亂打八九十分討學生歡喜。總不外誠懇二字為要?!庇衷唬骸爸v書態度,要穩重安詳。最好有時自照鏡一觀,即知檢點。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亦學也,學教人亦學也。勉之勉之。臨事而懼,好謀而成,教學相長,必大有益?!倍鴮τ谀切┲恢u學生、自顯其能,卻不懂教法的教師,陳垣批評道:“中學教員有批評學生不用心,或講話,或睡覺(因教)者,分明系教者之不能引起興趣,或不得法。又大學教員有上堂只批評人,說人人都不成,以自顯其能,學生反問他,則又不能滿答。凡此種種,皆不適宜?!?
4.2 傳授教學實踐經驗
陳垣時常還會將自己的教學實踐經驗傳授給其子。陳垣曾在北京師范大學開設《史源學實習》課程,并寫信建議陳樂素也開設這門課程?!瓣P于汝所擔任功課,我想《鮚埼亭集》可以開,不管用甚么名目,但以此書為一底本,加以研誦及講授,于教者學者均有裨益。我已試驗兩年,課名是《史源學實習》,即以此書為實習?!本唧w做法如下:“每期選出文四頁,長者一篇,短者二篇,預先告學者端楷鈔之,雖自有書亦須鈔,亦一種練習。且應先預備同樣格紙百頁,以便一年之用。鈔好后即自點句,將文中人名、故事出處考出,晦者釋之,誤者正之。隔一星期將所考出者綴拾為文,如《某某文考釋》或《書某某文后》等等,如是則可以知謝山文組織之方法及其美惡。”對于經書之講授,陳垣認為字音最要緊?!敖探洉忠粢o,最低限度,要照《康熙字典》為主,不可忽略。吾見教書因讀錯字鬧笑語而失館者多矣,尤其在今之世,幸注意也?!鼻也荒苷毡拘??!啊蹲髠鳌贰端臅方谭ǎ瑧⒅匚恼?,不能照經書講,總要說出使人明白而有趣為主。”最好“令學生讀之爛熟,涵泳玩索(每一二句),習慣自然,則出口成文,可免翻譯之苦。熟讀入流,不啻若自其口出,則出筆自易”。1933年,陳垣還曾寫信告誡在廣州圣心中學教國文的陳約,教國文最重要的就是教授方法?!皣乃呦到淌诜?,如何得學生明白有興趣,能執筆達心所欲言,用虛字不誤,不論白話文言。白話必要干凈流利,閑字少,的字、呢嗎等字越少越好。文言至要句法,講文時必要注意造句及用字,改文時必要順作者意思,為之改正其錯用之虛字,及不達之意,與乎所寫錯之字。非萬不得已時,不可改其意思?!睘榱藥椭惣s更好地教授國文,陳垣還特地給陳約郵寄一冊《字學舉隅》,并囑托道,該書中“有辨似辨異等字,讀法寫法,均相差無幾,容易鬧笑話。自己讀書尚可,教人則要另用一番工夫也”。
5 結語
從這些書信中可以看出,陳垣先生不只是一位歷史學家,更是一位慈父。陳垣先生雖已作古,但他的這些育人理念無疑是留給后人的一筆寶貴財富,值得后人學習和發揚。
參考文獻:
[1] 陳智超.勵耘書屋問學記:史學家陳垣的治學[M].上海:三聯書店,1982:130.
[2] 陳智超.陳垣全集(第二十三冊)[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9:567-906.
[3] 許靜.從家書中看陳垣教子[J].紫禁城,2012(5):121-125.
[4] 常紹溫.陳樂素同志從事教育和學術研究情況述略[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4:336.
[5] 陳智超.陳垣與歷史教學[J].歷史教學,1980(2):19-22.
[6] 牛潤珍.陳垣學術思想評傳[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106.
[7] 張榮芳.陳垣與陳樂素父子的學術傳承:讀陳垣致陳樂素書信[J].學術研究,2005(2):121-125.
?。ň幮#簩O新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134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