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朋輩心理輔導模式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研究生群體心理健康事件頻發,當代研究生心理問題日益凸顯,為了更好地做好研究生群體心理健康工作,文中在分析研究生群體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引入朋輩心理健康輔導模式,提出建立研究生朋輩心理輔導分層模式,選拔學生進行培訓,把該模式和傳統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更好地提升研究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
關鍵詞:研究生;朋輩心理輔導;心理健康
近年來,隨著國家的發展與高校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研究生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到越來越多關注。研究生教育作為我國高層次人才的培養階段,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僅關系著學生自身的未來發展,更是判斷現有教育模式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甚至關系著社會發展。相關研究采用心理量表對新入學研究生進行心理測量,發現超過23.9%的研究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為了研究生群體心理健康發展,疏導研究生壓力,應當把新型心理輔導模式——朋輩心理輔導引進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作為現有心理教育的有效補充。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分析
研究生群體與本科生相比,學習生活的自主性更強,心理健康問題成因也更加復雜。學業壓力、就業壓力及婚戀壓力作為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三大主要根源,盡管不同的個體的壓力及承受能力各異,但壓力成因具有相似性。
?。ㄒ唬W業壓力
研究生課程學習與實踐與本科生存在較大差別,科研作為研究生生活的重要部分,更看重學生個人自主學習與創新能力。部分學生在本科期間可以取得較好的學業成績,但可能科研創新能力不足,限制其研究生階段的發展。研究生學習期限短,大部分在第一學年進行課程學習,課程安排集中,在兼顧科研工作的同時還需要完成各項課程任務。部分研究生的本科專業背景與其研究方向也存在一定偏差,相應地增加了課業負擔。在高校教育改革背景下,很多院校對研究生取得學位的要求更加嚴格,學生畢業必須發表高質量論文才滿足畢業基本條件。部分基礎薄弱,寫作能力較差,科研創新能力低的學生發表論文較為困難,易產生無助、沮喪等不良情緒,影響其學習生活。
?。ǘ┚蜆I壓力
隨著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持續擴大,研究生人數不斷上漲。盡管這種趨勢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經濟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求,也導致研究生水平參差不齊。用人單位對研究生的招聘要求也不斷提高,就業形勢越發嚴峻。部分研究生缺少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在校期間潛心科研學術,課程學習,忽視對自身實際工作能力、人際交往、團隊協作等能力的提升。當進入求職市場時,缺乏對自我價值的精準定位,能力認識不足,部分研究生在激烈的崗位競爭中不斷體會到挫敗感。如果不能及時調整心態,有可能產生過度焦慮或進行自我否定等消極心理活動。除研究生自身原因之外,部分行業或單位出于用人需求和薪資水平等方面的考慮,偏好聘用本科畢業生,這也無形中增加了研究生的就業壓力。
?。ㄈ┗閼賶毫?
根據現行學制的年限要求,研究生群體年齡一般介于23與30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學生身心大都發育完全,有較強的建立親密關系傾向,但是由于學業繁重,時間和精力被學習科研占據,與異性接觸較少,人際交往無法完全滿足情感需求。除此之外,受到社會觀念的影響,部分女性對于男生配偶的要求更高,如經濟條件,這限制了這個階段擇偶的對象范圍。部分研究生在這個階段已經成家,需要和配偶長期分居,這也導致了研究生內心孤獨,情緒無人傾訴的狀態出現。
二、研究生朋輩心理輔導應用
朋輩心理輔導是指在研究生中對部分同學進行心理咨詢培訓,達到一定要求后,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對心理困擾或者情緒問題的同學就具體的情景及時進行幫助與疏導。
?。ㄒ唬┙⒀芯可筝呅睦磔o導模式的必要性
原有的校園心理輔導模式對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針對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缺乏對大多數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的關注;現有的心理輔導模式下,缺乏專業的心理咨詢人才,心理委員的咨詢水平有限;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頻發,存在問題類型較多。研究生心理健康需要引起高校足夠重視,把研究生心理健康輔導模式由治療為主轉向預防與治療并重,不斷提高研究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水平。
?。ǘ┙⒀芯可筝呅睦磔o導模式的可行性
相關研究表明,產生負面情緒時,向同齡人傾訴溝通是當前研究生最常見的疏導方式。朋輩心理輔導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為理論基礎,以尊重和同理心為出發點,構建積極的咨詢氛圍,引導來訪者積極向上的心理潛力發揮,進行自我肯定,進而消除負向的自我認知,解決心理問題。朋輩之間社會身份一致,年齡相仿,價值觀類似,容易互相建立信任,產生同理心,而這兩者是心理輔導的重要條件。隨著社會對于心理學觀念的不斷轉變,研究生群體遇到心理問題時,向心理輔導尋求幫助的同學越來越多,需求呈現多樣化,現有的心理輔導老師難以滿足大量的心理咨詢和多樣化需求。研究生朋輩一般有類似的經歷,居住環境類似,可以第一時間注意到周邊同學的情緒變化并給予言語溝通和鼓勵,建立認同感,提高心理輔導的針對性和即時性。
三、研究生朋輩心理分層輔導模式探析
?。ㄒ唬┙⒀芯可筝呅睦矸謱虞o導模式
朋輩心理分層輔導模式是指按照高校實際情況,分別建立研究生院,學院,專業及實驗室4個層級的研究生心理輔導制度,并按照一定制度將4個層級綜合起來,由學校心理健康中心管理,確定各層級的心理輔導員選拔方案,培訓制度,細化工作職責。
由學校心理健康中心負責管理的研究生朋輩心分層輔導模式,對四個層級的管理體現在制定一系列的規范制度,確定心理輔導實施辦法。為增強各層級朋輩輔導員的專業性,由學校心理中心統一對研究生朋輩輔導員進行培訓評估,各個層級進行輔助,并建立考核制度。因為不同層級負責的研究生群體不同,其工作職責應進行統一制定,避免職責重疊或者不清晰的情況出現。除此之外,每個層級可獨立開展工作,在具體工作內容上,上一層級可以指導下一層級。在危急心理狀況發生時候,可以由最低層級實驗室心理健康小組逐級上報,確保每個層級可以在最短時間內了解到心理事件相關細節,利于心理輔導活動的開展??梢越⒗龝贫?,定期溝通各層級負責群體的心理狀況,利用信息技術,建立線上溝通平臺,保障各個層級之間管理和溝通的順利進行。 ?。ǘ┙M建能力全面的研究生朋輩心理輔導員隊伍
在朋輩心理輔導實踐中實際的輔導效果與心理輔導員素質的高低有著密切關系,一名專業、負責、有較高心理素養的心理輔導員能夠很大程度上影響心理輔導的結果。朋輩心理輔導能否充分發揮作用取決于朋輩心理輔導員是否滿足心理咨詢的相關要求,因此在前期選拔心理輔導員時應注重其心理品質的考察。
一個合格的心理輔導員應該具有成熟的認知層次,人生觀和價值觀健康發展,有熱心助人的行為傾向,負責的工作態度,善于運用溝通技巧建立穩定的人際關系,選拔過程可借助較完善的心理量表如SCL-90問卷、艾森克EPQ-人格測試量表來對備選者進行心理評估。其次朋輩心理輔導員和學生干部的性質類似,服務性特征顯著,在選拔過程中遵循自主自愿的原則。在不同層次的朋輩心理輔導員培養對象時,要兼顧各個層次的工作職責及性別,年級等因素,學校心理健康中心要對整個選拔過程進行指導。
在確定培養對象后,要對選拔出各個層次的朋輩心理健康輔導員做分類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模塊——基本知識技能培訓與心理輔導原則培訓。基本知識技能主要包括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等心理咨詢基本內容的學習和溝通技巧的練習。在實際的心理咨詢中,用情感去傾聽咨詢對象是整個心理咨詢中的重要環節,只有建立在傾聽之上的情感融合才可以推動整個咨詢環節順利進行,因此應該將如何進行傾聽和情感融合作為溝通技能培訓的重點。朋輩心理輔導員在開展工作時也要把建立信任放在首位,實現與咨詢對象的情感互通。
心理輔導原則是培訓的第二部分內容,其中保密性原則是保證心理輔導對象個人信息的隱秘性,只有確保其信息不被外泄,當事人才更有可能與輔導員真誠交流、袒露心聲、建立信任。其次,主動性原則在朋輩心理輔導模式中體現最為顯著,心理輔導員要主動積極與發生情緒巨大變化的同學及時溝通,改善心理狀況,預防心理問題的產生。除此之外還有主體性原則和教育性原則也是需要掌握的內容。
?。ㄈ┭芯可筝呅睦磔o導工作實踐中的建議
與專業的心理咨詢相比 ,朋輩心理輔導具有時效性高,針對性強的特點,但是由于研究生群體心理知識水平的限制目前還不能夠完全取代專業的心理輔導。因此高校應針對研究生群體開展心理知識宣講,通過專題講座、心理知識競賽等渠道進行心理知識的大眾傳播。增強對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的制度保障,使其可以充分發揮該模式的強大潛力,在心理人才不足的環境下,不斷增強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的有效性。高校應在開展研究生朋輩心理輔導工作的同時有機結合專業的心理輔導,加大對研究生群體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時緩解改善研究生群體的負面情緒,充分保障其心理健康。
四、結語
朋輩心理輔導對于改善研究生心理健康狀況有顯著效果,但是將朋輩心理輔導全面引入到高校研究生管理機制中尚不成熟。文章在當前研究生群體心理健康狀況的基礎上,提出朋輩心理輔導分層模式,分析其可行性及必要性。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應結合研究生實際進行心理引導,不斷創新朋輩心理輔導模式,建立新的工作機制,使其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趙麗,薛昊,王偉超.新入校碩士研究生心理素質現狀調查與分析[J].高教論壇,2017(12):96-99.
[2] 楊雪花,陳萬明.不同心理壓力對研究生身心健康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24(05):758-761.
[3] 陳蓉蓉,馬驍.研究生輔導員開展心理疏導的案例分析[J].校園心理,2016,14(04):283-285.
[4] 蔡小博.朋輩心理輔導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智庫時代,2018(33):65-66.
[5] 鄭祖強.朋輩心理輔導模式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研究[J].理論觀察,2018(11):129-131.
基金項目:文章為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資助項目“研究生朋輩心理輔導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RW160138。
作者簡介:楊景(1982- ),女,陜西寶雞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4/view-149263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