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解密麥家:從縣念入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文 潔

  記者(以下簡稱記):你在小說里寫了那么多天才數學家,大家都在猜測你本人是否在數學方面也有些天賦。
  麥家(以下簡稱麥):沒有。中學時候我的數學很一般化的,但我參加高考數學又考得特別好,10O分,滿分。這個真的很奇怪。我覺得數學好像跟我有什么緣分似的,在我最需要它的時候,它總是能夠幫我。10多年來,我寫了那么多小說,最后還是《解密》在全國影響比較大,因為我在里面寫了些數學家。有些東西似乎不好說的,總的說,我覺得數學好像跟我很有緣的,總是在關鍵時刻幫助我,給我意外的榮耀和驚喜。
  記:在這個緣分之下,即使沒有天分,也不影響你在小說中接近數學這門科學?
  麥:那沒有這么神。事實上,《解密》這個小說我醞釀和寫的時間特別長。從1991年就開始寫了,它就像一棵樹一樣,長的速度特別慢。開始想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就知道里面會有數學家,然后在這個10年當中,有關數學方面的知識、趣聞,我顯得特別敏感。我把看到的所有數學家的知識,都自覺地積累下來,時間長了,就多了。應該說,里面關于數學家的知識性的東西應該都是正確的,有據可查的。
  記:要把數學這樣非常玄奧的東西,寫進小說里讓大眾閱讀并且能夠明白,這個轉換你如何完成?
  麥:寫小說是個手藝活,講故事是最基本的手藝。你首先要有種結構的能力,講故事就是結構。我寫的數學家、破譯家,他們的人生是很枯燥的,可我的小說很多人都反映可讀性非常好,為什么?就是我發現了中國老百姓一個巨大的好奇心。對國家秘密機構的好奇心。而我就用人的這種好奇心來結構這部小說,起碼是心理結構。
  記:以此作為你小說的支撐、底子,或者一個誘餌?
  麥:我贊成你底子的說法,對,我找到了這么一個托盤,一個好奇的平臺,現在有人把它命名為“特情小說”。
  記:但一本小說讓人感覺可信最重要的是細節的真實和邏輯的完整,你怎么辦?
  麥:這就是一個小說家最基本的功夫了。最真實的東西我肯定不能說,我要虛擬一個世界,一種人生,一種命運,以及無數的細節、情節,同時要做到自圓其說。很多小說你看了以后不舒服。就說明他虛擬的功夫不到家,要不就是自圓其說的功夫差了。前者表明他想象力不行,后者表明他控制力不好。但我的想象力和控制能力都沒問題的,小說里很多東西都是我在家里編出來的,像里面的數字棋。因為時間太漫長,寫了10年,這當中有很多時候我并沒有認真地寫小說,而是玩味小說里面的一些細節,我在玩賞它們。為什么寫小說很辛苦,但我們還是在不停地寫,就是因為它本身是很有樂趣的一件事情。
  記:自《解密》后,你相繼寫了類似題材的長篇小說《暗算》和不少的中篇小說,因為你看到了《解密》展現出來的市場需求?
  麥:是的。在《解密》之前我曾經寫過一個中篇小說《陳華南的筆記本》,文藝界的評價非常高,很多雜志都選了,也接到好多電話。然后我就想,以前寫了那么多小說,沒有什么反應,為什么這個小說反應那么好?我就像嘗到甜頭一樣。另外一方面,這個題材我還是比較熟悉的,我知道有這樣的部門,雖然沒有具體干過這樣的工作,但我多多少少有些別人沒有的了解,在外圍做過些服務性的工作……
  記:你打算一直在這個題材上寫下去嗎?
  麥:我想再寫一部長篇,還是這類題材,然后我肯定要告別這個題材。我想我還可以寫一部,寫完以后,就要寫其它題材了。實際上,我已經嘗試寫了一篇《黑記》,講了一個很荒誕的故事。文藝界評論說,我這個人寫什么都很怪。
  記:怪來自何處?
  麥:本身我就是個生活在幻想中的人,我這個人在性格上很不合群,我更多的是生活在內心中。
  記:你是否認為小說的本質是給人帶來閱讀的空間和想象的快樂?
  麥:我是這樣想的,一個讀者去看小說,并不是想在小說當中尋找現實,或者說,就是在尋找現實,肯定也是心理現實,而不是生活的現實。生活總的來說是隨著我們一點點地長大,越活越覺得很重。年輕的時候比較輕,是向上飛的,而隨著年歲的增加,內心的負重越大,人開始向下沉。我想人們不論是親近什么藝術,不管是讀小說,還是看話劇、看電影,都是想讓自己變得輕盈一點,暫時地擺脫一下內心重的感覺。
  記:現在你應該算是進入了創作的高峰期了吧,在《解密》之后推出的《暗算》估計也就一年的時間。
  麥:《暗算》寫得比較快,大概就8個月的時間。這個小說的結構可以讓我快速地把它寫完,它是5個人物,5個故事,我命名它是抽屜小說,每個抽屜是獨立的,可以拉出來,單獨地使用,放在一起,又變成一個整體。很多普通讀者認為,這本書比《解密》好看,但在我心目中,它的文學品質沒有《解密》好?!督饷堋纺欠N小說是寶塔式小說,難度比較大。我寫得很累,寫第二部時,潛意識就想輕松點,寫作難度相對來說比較低一點。我沒有在難度上去挑戰第一部。
  記:看來你的策略是確定每一本書有一個重點突破口,各自占領一個目標市場?
  麥:對,理想上是這樣的,但效果上不能這么說。有時候我也不是刻意那么做,而是憑感覺在做。比如我寫《暗算》,有各種因素,第一,出版商催得緊,他不可能等你10年再出一本吧:第二,我當時的寫作環境也比較浮躁,在魯迅文學院,每天要上課,很難潛心下來寫作。還有一個,人家說,現在的作家兩年不寫東西,甚至一年,別人就把你拋棄了。
  記:在我來采訪你之前,征集了關于你的兩大懸念。你愿不愿意猜一下,是哪兩個?
  麥:一個是我能不能得茅盾文學獎,第二個,是不是掙了很多錢。
  記:一個正確,一個錯誤。大家確實很關心你是不是能得到今年的茅盾文學獎,但另外一個是猜測你是否真正做過特情工作,不過第二個問題前面你已經回答了。
  麥:第一個問題我簡直無法回答。來之前我就在想,你肯定要問這個問題,其實這個不應該是我的問題,一個作品寫出來過后,參加評獎活動,結論是評委和讀者來下,我個人說什么等于零。我的愿望也等于零。
  記:不管是否得獎,我們都挺為你高興,它至少又一次證明了成都作家的實力。哦,祖籍浙江的你怎么選擇了在成都安家落戶?
  麥:我娶了一個四川媳婦。以前我在南京部隊的時候,認識了現在的愛人,當時她在南京大學讀書。部隊調動很容易,加上我還會寫點文章,一般單位都愿意要我,就這樣調過來了。
  記:在成都生活的感覺怎么樣?
  麥:我喜歡這個城市,但是又害怕。因為這個城市確實太舒服了,害怕呆久了會……(笑)不過真的是個非常人性化的城市,老百姓生活得很舒服。如果說成都有什么不好的地方,那就是離北京遠了點。
  記:為什么?
  麥:因為現在的文化中心還是在北京,北京的媒體可以覆蓋全國。如果一個成都作家要向全國舞臺進軍,會比北京作家難得多,相當于要多走一步。
  記:但你很幸運,《解密》發表后,不僅很快獲得了2002年長篇小說排行榜第一,而且現在又獲得了今年茅盾文學獎提名,一舉成名的感覺怎么樣?
  麥:成名?也不是吧,就圈內人知道,社會上還不知道,老百姓誰認識你啊。我想有一天《解密》搬上屏幕了,可能會好一點。其實知道不知道,也無所謂。
  記真的無所謂嗎?名氣大你的書可以賣得更多,好處顯而易見。
  麥:如果有更多的人知道,也就意味著我有更多的時間不能用來寫小說。這個話題我都不知道怎么說,誰都想成名,但成名確實有成名的麻煩。而且我這個人還是不太擅長在眾人面前表演,內心是非常清凈的一個人,熟人面前看起來沒大沒小的,說話也很隨便,其實我在外人面前很緊張。因為我畢竟在部隊呆了17年,很多人都可以感覺出來,在部隊呆過和沒呆過絕對不一樣,呆過的人放不開。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5/view-12680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