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美好愿景,須從教師與學生雙向入手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健康的身體是人發展的基石,在健康知識的指引下,用“我運動,我健康,我成長”來作為體育鍛煉的行動宣言,積極地參與到陽光體育活動中,掌握多項運動技能,擁有良好的體質健康指標,養成每天鍛煉的好習慣,讓運動作為一種樂在其中的生活方式,運用科學的理念引領體育學科核心素養。要實現這樣的美好愿景,就必須從教師與學生雙向入手。
一、校本研修,提升教師學科教學素養
課堂是陽光體育一小時最重要的保障點,課堂是我們每個孩子成長與鍛煉最主要的陣地,用足、用好40分鐘是體育老師最需要提升的素養。而體育學科又不同于其他學科,不僅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與組織教學的能力,更要有良好的觀察與示范能力、學生練習時的安全把控能力、全場全員的關注能力等,這些能力的提升都離不開每學年框架不變、內涵不斷更新的校本研修。我們的樣本研修有知識類:課程標準的理論考試、學科教學書刊的學習、學習心得的撰寫;有提升教師自身運動能力的技能類:運動技能考核、學校特色啦啦操與花樣跳繩的學習、薄弱運動技能校園足球的學習;還有提升教學與管理能力的:同課異構教研課活動、同教材的微課;大課間活動方案的研討、點校監測項目規范化操作的研討、體育節活動方案的研討、學生作業布置的研討、體質測試后的數據分析等。老師們在一次次的校本研修活動中提升了體育學科素養與自身的教學素養,為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打下了基礎。
二、點面結合,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1.大課間,傳統與校本相結合
自2014年我校把花樣跳繩與啦啦操同時作為校本特色起,我們的大課間就逐步分為啦啦操系列和花繩系列活動。稱之為“逐步”是因為我們的大課間是每年都會根據上一年的活動情況及學生體質發展的需要進行調整與改進。在2015年11月的省點校抽測后,我們發現學生的柔韌素質和體能都需要進一步提高,我們與優秀點校之間還存在著差距,所以從大課間入手,把提升柔韌素質和體能素質的預案放到了大課間活動的改良上,周二、周四為啦啦操活動日,把原來的踏步等待改為原地跑步,先讓身體熱起來;隨后是搏擊操、街舞啦啦操、花球啦啦操和花球柔韌素質操,連續完成三套節奏歡快的課間操讓運動強度有了一個很好的保證,而花球柔韌素質操則既是柔韌拉伸,又是放松身心。周三和周五為花樣跳繩活動日,同樣是原地跑步的熱身后,進行的第一部分是單人徒手和單人持繩花樣組合,第二部分是雙人組合變化進繩節奏的“你搖我跳”花繩組合,第三部分是速度跳30秒和雙飛30秒(其中對低年級的要求為并腳跳和左右腳交換跳)加上4分鐘左右的班級特色跳繩活動,第四部分為花樣跳繩柔韌素質操。雨天我們有學校自編的活力洽洽洽室內操,10分鐘的室內操讓學生在雨天也能有充足的運動量。
對于一個學校來說布置一項工作并不是難事,難的是把這項工作做扎實,作為體育人都知道,學生活動時的認真與不認真、盡力與不盡力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為此校長在學校工作布置的會議上就強調大課間老師要到位,要做學生的榜樣,無身體原因外的都要參與到大課間的活動中來。有了這樣的保障,再加上行政、體育組、大隊部的聯合檢查,讓督查機制與大課間的質量形成了良性循環。
2.技能板,家校共同促進健康
學校的技能板是每個班級體育技能展示的平臺,為了更好讓“每天練習一分鐘,一年練就一技能”真正落實到位,我們由原來學生每周在家測試一次成績再進行上報記錄的過程改為每周利用一次體育課上的一分鐘為學生測試并記錄成績,這樣的操作便于及時地表揚有進步和學習態度好的學生,有利于學生更好養成自我鍛煉的習慣!對于整體水平比較弱或作業完成效果不佳的班級還可以及時與班主任溝通,以確保作業的真正有效。根據多年的累積經驗,我們選擇了可操作、有作用的跳短繩、踢毽子和仰臥起坐三個項目作為技能作業的選項。技能板看的是學期中的回家作業,暑假和寒假我們還下發了假期體健作業,學生按要求完成后還要進行記錄反饋,在每年的9月我們還會通過測試來了解學生的假期作業情況,評比出假期“體健明星”給予表彰。
2014年跳繩作為學生體質健康的測試項目之一,我校一年級學生跳繩每分鐘平均62個,2015年學生一分鐘平均成績為98個,2016年、2017年一年級學生的一分鐘平均成績都穩定在100個左右。從簡單的數據對比中可以看到學生的跳繩成績顯著的提高。數據的提高也就意味著我們所開展的活動與技能的檢測都非常有效。
3.全員參與,活動提升體質水平
每年的十月,學校都會開展為期兩周的體育節,體育節有課間操(啦啦操、街舞等)的比賽、技能比賽(一分鐘跳短繩和一分鐘仰臥起坐)這些比賽都納入班級總分,全員參與的不僅是這些,還有運動會期間的游戲比賽(羊角球、跳跳球、運球接力、趣味接力、親子接力、跳繩跑接力等),體育節中每個孩子至少可以參加5至6個項目。至于最搶眼的田徑比賽每班會有8男8女16位運動員參加。每年的十二月開展冬季繩毽比賽:全員參與的一分鐘跳短繩(低年級單跳、中高年級雙飛)、一分鐘踢毽(低年級單毽、中高年級盤毽)、全班參與10分鐘8字跳長繩。為了提高家長支持孩子的運動積極性,我們利用了家長開放日組織一年級學生進行跳繩踢毽比賽,讓家長給孩子做裁判,同時也邀請家長與孩子一起跳一跳、比一比,讓每一位家長重視起孩子的健康。每年的5月,體育組采用“體質輪測”的方式組織全校的學生進行除身高體重、肺活量以外的體測項目測試和匯總分析。這些全員參與的比賽和活動讓每個孩子都成了賽場上的主角,也提升了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2014年我校國家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為99.5%,優秀率為27% ,免試學生17人占1.1%; 2017年免試生13人占0.7%,達標率99.5%;優秀率54.3%。數據的微小變化也會讓我們感到很欣喜,因為這是關系到每個孩子健康的大工程。
學校重視學生的體育素養,學生的體質健康成績直接與評優評先掛鉤,體質健康達不到良好是不能評為“三好學生”的。每年的12月,我們會把全校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的詳細成績公布于學校田徑場櫥窗,每一位學生的體質健康達標卡也會讓班主任和家長簽字,切切實實做到家長心中有健康,孩子心中有健康!同時也讓每一位孩子,每一位家長成為我們健康的監督員!
【作者單位:昆山市玉峰實驗學校 江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1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