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信息技術教育的愿景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由OECD(即“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經合組織”)首倡的核心素養研究迄今已有22年的歷史,它深刻影響了世界各國的教育發展。當下,核心素養的大潮正方興未艾,但有感于科技的迅猛發展及其對人們未來生活的強大沖擊,OECD已未雨綢繆,提出了構建2030學習框架的宏大設想。這個名為“教育2030:未來的教育與技能”的計劃于2015年啟動,2018年發布了報告的初稿,2019年將開始嘗試在教學中落地實施。
  在OECD看來,現在開始接受教育的兒童,在2030年將成長為一個個獨立、自主的成年人。要想在2030年擁有一個成功的人生,需要什么樣的知識、技能、態度和價值觀?而我們的教育在今天將為之做哪些準備?這正是OECD學習框架2030所關注的。
  OECD2030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屬它的“共同愿景”,也就是我們說的教育使命或教育目標,OECD將它指向了——幸福生活。這和我們以往看到的教育愿景的表述大為不同,在以往我們對教育愿景的描述中,一般著重強調在這樣一個全球化、數字化、激烈競爭的世界中,孩子們將如何適應并立足于未來社會,這種稍顯功利化的視角也遭受了不小的質疑。比如,哲學家們就認為,教育應該致力于培養孩子們創造美好生活所需的能力,如欣賞美的能力、道德判斷能力、描述自己理想的能力、理解世界和他人生活的能力、信任他人的能力等。并且,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增長,我們也需要一個能兼具藝術、文化、科學、智慧等精神追求和共同價值的表述,而如果把教育的愿景僅僅定位于適應社會,顯然就過于單一了。正是在這一大背景下,OECD此次將2030的教育愿景定位于幸福生活,也就是通過我們的努力去追求個人以及全社會的幸福。
  雖然,OECD2030并不是一個針對信息技術教育的綱領,但毫無疑問,在對幸福生活的追求中,技術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今天這樣一個數字化、信息化的時代里,離開技術的幸福生活是無法想象的,技術本身就是幸福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工智能、機器人、虛擬現實、大數據、4D打印、萬物網、5G……這些改變人類生活面貌的技術,已經走進了孩子們的學習視野,并將在未來成為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要內容。
  除了掌握新技術本身,要想實現幸福生活,還必須擁有哪些能力、素養呢?OECD2030認為,有三種能力至關重要:首先,要能夠勇于承擔責任,孩子們要學會獨立思考,與他人合作,處理新鮮事物,評估行動的后果與風險等;其次,要能夠學會調解難題,孩子們要學會在一個復雜、充滿矛盾、沖突的社會中,更加綜合、系統、長遠地思考問題,成熟地應對難題,化解矛盾,走出困境;最后,要能夠創造新生價值,孩子們要學會創造性地思考、設計、開發全新的產品,掌握新方法,養成新思維,從而造就一種新的幸福生活方式。顯然,要想擁有這些能力、素養,信息技術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幸福生活,既是OECD2030學習框架中的共同愿景,同樣應該是信息技術教育的未來愿景。幸福2030,讓我們一起攜手,用新技術迎接它的到來。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973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