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拾階而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李欣雅

  西津古街位于金山的東面,是建于清代保存至今的渡口街道。
   我拾階而上先來到西津雅苑。苑中有許多古老的亭臺樓閣和花草樹木。其中,我喜歡的就是一個叫“三友堂”的地方。你知道為什么叫“三友堂”嗎?因為“三友堂”門前,種著松、竹、梅三友。古人曾經多次用詩歌來贊美他們的不屈不撓,堅韌不拔的精神。如清代詩人鄭燮在《竹石》詩中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來贊美竹子。這兒的貴妃竹還有一個故事,傳說,當年楊貴妃喝醉時從酒杯中灑下的酒澆灌了它,于是這竹子和楊貴妃一樣優雅美麗。
  走出雅苑,我看見了一口名叫“上善井”的古井。聽導游老師說,這口井在地下掩埋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在整修時才被挖出來,它之所以叫“上善井”是因為水是很善良偉大的,它不停地向人類付出,不斷奉獻卻從不不向人們索取什么。人類應該向水學習。是啊!水一直在無私地奉獻著。而我們呢?卻一直不珍惜水對我們的奉獻。現在想起來真是太不應該了。
  我繼續拾階而上,來到一個屏幕前。不一會,我就看到了一個關于觀音洞的故事:西津古街原來有一個渡口,這兒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繁榮昌盛。有一天,渡口仍然想往常一樣的熱鬧,可誰知,突然狂風大作,波濤翻涌,洪水泛濫,頓時,把人們籠罩在恐懼中。隨著一道閃電劃過,一條青色的蛟龍竄上天,狂吼著降下暴雨。就在這時,一朵金色的云朵飄來,隨后盤坐在蓮花之上的觀音出現了,她制服了蛟龍,恢復了古街的平靜。所以至今還有許多人去西津古街朝拜觀音。
  我拾階而上,終于站在了西津古街的最高點,細細地品味古街的歷史,仿佛讀著一本古老的書。
   [作者系潤州青少年宮作文班學員指導老師:姚佩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5/view-130232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