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吸煙使乳腺癌發病率升高等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被動吸煙使乳腺癌發病率升高
美國科學家發現,被動吸煙可以引起乳腺癌。
科學家們分析了加利福尼亞新的被動吸煙資料,并綜合了1000項被動吸煙對健康影響的研究結果,得出被動吸煙可以引起乳腺癌的結論。這項結論對傳統的科學觀念提出了挑戰,因為直到最近,仍有多數研究認為女性吸煙與乳腺癌無關。
此次研究有動物實驗的毒理學依據,證實實驗室動物中香煙會引起乳腺癌。研究結果為,被動吸煙女性乳腺癌發病危險升高90%。
但是這項研究沒有估計每年新增乳腺癌例數,也沒有計算被動吸煙劑量引起的發病危險升高程度。
偏頭痛患者存在患心臟病危險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對于那些飽受偏頭痛困擾的人來說,還有可能存在患心臟病的危險因素,例如高血壓及高膽固醇。
偏頭痛,特別是先兆性偏頭痛與中風危險的加大有關。偏頭痛會出現在心臟病發作的早期,病人常常看到東西變形。
研究人員發現,出現過偏頭痛的人,特別是有偏頭痛先兆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更容易加大。這些因素包括高血壓及高膽固醇。另外,偏頭痛患者更容易發生中風。
合成魚油有助于治療慢性炎癥疾病
近些年來的一些研究顯示,魚油對哮喘及心臟病等疾病有治療作用,因此人們都把其當做萬能藥。但它的治病機理一直是個謎,現在一項新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答案。研究還表明,如果同時服用阿司匹林,治療效果將會更好。
這些可以受益于魚油治療的疾病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都屬于慢性炎癥,可能導致動脈硬化、心臟病和中風發作。
人類探索魚油能夠抑制炎癥的機理已經有20多年了。1999年,美國某研究機構開始了此項研究。研究中的病人每天都食用1克魚油,為了預防中風和心臟病發作,幾乎所有病人每天還吃阿司匹林。在對人類細胞和老鼠細胞進行研究后,研究人員發現魚油中的ω-3不飽和脂肪酸被轉換成脂質,從而抑制炎癥,阿司匹林加速了這個轉化過程。
研究人員進一步對被稱為“緩解因子E1”(ω-3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衍生物)進行研究。最初他們發現,在食用阿司匹林和魚油的健康人血液中含有“緩解因子E1”。然后他們合成了這種“緩解因子E1”并檢測了它的特性。結果“緩解因子E1”抑制了人體某種免疫細胞,減緩了實驗兔子皮膚上的炎癥。研究人員認為“緩解因子E1”是治療炎癥的主要成分。
睡前不宜用電腦
臨睡前使用電腦,可能給睡眠帶來不良影響。研究顯示,體溫在白天活動時會升高,而夜間睡眠時體溫會降低。如果兩者之差大,就容易獲得深度睡眠。清晨6點鐘開始,大腦的溫度會逐漸上升,午后趨于緩和,黃昏時達到最高點,入夜后兩三個小時開始下降,直至凌晨達到當天腦部溫度的最低點。
在睡前用熱水泡澡、進行激烈運動、使用電腦等都能使體溫升高,破壞體溫變化規律。在使用電腦的過程中,明亮的顯示屏對眼睛和神經系統有強烈的刺激,使體溫處于相對較高的狀態。中樞神經系統晝夜溫差小,睡眠質量自然也就差了。睡前用溫水洗澡,喝一杯熱牛奶,可以減輕睡眠不良的癥狀。
缺鋅增加食道癌發病危險
人體組織中鋅水平降低會增加食道鱗狀細胞癌發病危險。
動物研究曾經發現,缺鋅可能會加強某些亞硝胺的致食道癌作用。這項研究進一步支持了這一說法。先前人們曾想過在人類中檢測這種相關性,但是因為沒有辦法檢測食道鋅水平而宣告失敗。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X線熒光顯微鏡檢測食道活檢標本的鋅水平。采集的標本來自1985年的132位中國林縣患者。結果發現,將鋅水平最高的25%的病例和鋅水平最低的25%的病例做比較,前者發生食道癌的比例低79%。此外,如果組織硫水平升高,患食道癌的危險性也降低,但尚缺乏統計學意義。
研究人員希望在食道癌低危人群和鋅水平高的人群中進行類似研究。他們還沒有得到在鋅充足的人群中食道癌與鋅的相關性的資料,希望找到在達到某一閾值時,組織中鋅水平與癌癥發病不再相關的證據。
涂上藥膏就能補牙
一直以來,治療齲齒會讓病人非常痛苦,因為牙科醫生需要用牙鉆將蝕洞擴大后再進行修補,這讓很多人一想到牙鉆就心驚膽戰。近日,從日本某研究所傳出了好消息。
研究人員研制出了一種能在15分鐘內修補齲齒的“牙膏”。他們在實驗中將羥磷灰石晶體制成的膏劑涂抹在牙齒上。結果發現,15分鐘后,它能與牙齒表面的牙釉質很好地結合在一起,能快速、無縫隙地修復早期齲齒,從而能免去牙鉆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并能預防復發。
人工羥磷灰石的凝固需要高溫高壓,而新材料采用了與酸性溶液混合的方法,使它能在常溫下凝固。此外,他們還發現,將其涂抹在健康的牙齒表面,還能起到強化牙釉質、預防蛀牙的作用。不過,他們承認,這種膏劑是較強的酸性物質,如果不小心接觸到了牙齦,可能會引起發炎等不良反應。另外,這種補牙的方法不適用于嚴重的齲齒病人。
板藍根可治病毒性心肌炎
武漢大學醫學院病毒學研究所、國家病毒學重點實驗室專家,日前公布了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結果:菘藍(其根部入藥為板藍根)的有效成分能治療病毒性心肌炎。
研究人員通過提取菘藍等四種有效成分,經過體外細胞實驗,發現隨著藥物濃度增大,柯薩奇病毒細胞逐步變小變圓、顆粒增加、破碎脫落。證明了菘藍對柯薩奇病毒B組3型增殖有明顯抑制作用。據了解,柯薩奇病毒可引起流行性胸痛、病毒性腦炎、腦膜炎、心肌炎和克山病,甚至猝死。同時,該病毒已被證實是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病原體。而目前治療心肌炎的幾種藥物,或毒性太大或療效不顯著。菘藍能夠抑制柯薩奇病毒的發現,為治療病毒性心肌炎提供了新方法。
大量飲酒可引起冠狀動脈鈣化
一項新的研究報告顯示,酒精攝入量較大與冠狀動脈鈣化有關。這顯然與適量飲酒有益于心血管健康形成反差。
共有3037人參加此項研究,其中黑人占45%。隨訪15年發現,每周飲酒次數越多的人,冠狀動脈鈣化的比例越高。此外,酗酒更易引起冠狀動脈鈣化。飲烈性酒或者酒精飲料并不影響酒精攝入與冠狀動脈鈣化的關系。
研究人員指出,適量酒精引起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這是適量飲酒對冠狀動脈疾病有益的部分原因,但是過度飲酒會使酒精的副作用將這些好處抵消。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1327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