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使銀河落九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2015年,教育部公布《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辦法規定,教師資格考試實行全國統考,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制定考試標準和考試大綱,組織筆試和面試試題,按照高考要求組織應試。在此背景下,師范類院校、教育類專業、考證類機構的課程體系改革也以 “國考”大綱為指引,轟轟烈烈地開展開來?!堵晿贰氛n程作為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改革的重點課程,因為尚無立竿見影的方法和卓有成效的途徑,以致在探索中面臨著舉步維艱的局面。通過詳實的調研分析,筆者對國考背景下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如何實施《聲樂》課程改革提出一些操作性建議和思考,希望能拋磚引玉,與同行切磋探討。
【關鍵詞】國考;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聲樂》課程改革的背景和方向
教師資格考試考綱要求:“能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的興趣需要和年齡特點選擇教育內容,確定活動目標,設計教育活動方案;掌握幼兒藝術等領域教育的基本知識和相應教育方法?!蓖ㄟ^對近兩年幼兒學段的教師資格國考真題的分析不難看出,涉及聲樂理論及應用的內容不僅存在于筆試模塊《保教知識與能力》的考題設置中,在“面試”環節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幼兒教師的彈、唱、畫、跳、手工制作等基本技巧和能力,是決定幼兒教育活動成敗與否的因素,選擇、設計、開展、完成音樂活動也是國考背景下考查申請幼兒園教師資格人員應具備的基本素養、職業發展潛質和保教實踐能力的主要內容之一。這就意味著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必須打破常規的“鸚鵡學舌”式聲樂教學,按照國考的標準和大綱,梳理出新的《聲樂》課程建設方向,暨通過學習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正確嫻熟的演繹技巧、分辨聲音優劣的素質,還需要具備指導組織、實施并評價藝術領域活動的能力。
二、《聲樂》課程改革面對的問題和現象
(一)生源素質不堪其重
由于國家通過農村及偏遠地區減免學費等方法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生源越來越多地集中在邊、窮地區。這些孩子初中畢業,文化基礎差,參加聲樂學習基本屬于無門檻入學,“零”音樂基礎;由于新媒體鋪天蓋地的傳播效應,她們所接受的音樂就是流行歌曲、饒舌唱段或其他非主流音樂形式,對正統的音樂訓練缺乏耐心和興趣;由于方言區的語言特點,多數學生存在音準問題,甚至個別學生存在五音不全的現象,在集體演唱時更是各唱各的調;另外,一部分學生由于考不上高中“流落”至此,學習目標不明確,不了解學前教育專業特點,動機不足,之所以選擇該專業的原因主要是將來就業比較容易或者是受父母之命。
學生素質良莠不齊,個體差異較大,使得教學活動開展起來困難重重,聲樂課學習中學習困難和厭學現象屢見不鮮。
?。ǘI教師紙上談兵
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師多來自師范類或非師范類的音樂學院,沿用的是學院派專業教學,將傳統的聲樂教學搬進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與組織模仿高校的聲樂教學模式痕跡較重,過于強調專業性演唱技巧和發聲方法的訓練,教學內容嚴重脫離幼教實際。由于教師與幼兒園的接觸交流有限,接觸的學前教育專業知識狹窄,對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動向理念關注不多,在傳授中弱化了幼兒歌曲及演唱方法的學習,導致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學習內容與實際需要結合不到位,無法滿足幼兒園實際音樂教學的需要。
?。ㄈ嶋H教學措施欠妥
1.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
以我校的聲樂教學為例,在教學內容中,75%的時間都在進行藝術歌曲的訓練,課程內容弱化了實用性,專業性又達不到,造成美聲唱法不美,民族歌曲不精,兒童歌曲不通的現象,課程設置與實際需要脫節。
在教學中,由于師資過于強調發聲技巧的表達,忽視視唱識譜和音準音位的訓練,導致大多數學生不識譜,除了老師教的,拿到新譜茫然失措,為自學和后期教學造成阻力。
由于學生音樂基礎知識的零散薄弱,部分學生不能正確完整地范唱兒歌作品,使教師指導音樂活動課時,無法完成教學內容,教學實踐與教學法理論無法同步,只好重復音樂素質技能技巧的訓練,無暇兼顧教學理論,造成惡性循環。
2.教學方法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學都是以示范、模仿、練習為基本的培養模式,單一的教學手段無法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習慣了被動地接受,容易喪失聲樂學習興趣。教師長期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也會逐漸產生懶惰情緒,泯滅了教師自我奮斗和成長的激情。有些教師一味遵循自己喜歡的風格作品進行教學,學生的演唱視野狹窄,不利于聲樂教學與時俱進地發展。
3.課時、教材及教學資源配置
課時設置不合理。班級人數普遍為50-55人,聲樂課每周安排一節,大班教學。教師對教學內容只能點到為止,無法根據學生的基礎和水平進行分組訓練,只能有選擇性地針對具有共性的問題進行講解、糾正、練習、分析與指導,能達到教師要求的學生屈指可數。
教材單一,缺乏新意。目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教師大多數在使用復旦卓越全國學前教育專業系列之聲樂教材叢書,此書出版于 2006 年6月,未編入當下傳唱度較高、符合學生時代風格的作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產生共鳴,降低了學習興趣。
教學資源設備陳舊。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如果就是一塊黑板,一張講臺,一部鋼琴,顯然不能吸引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的新一代人。設備滯后的課堂和信息轟炸的手機,使學生對手機更有期待。
(四)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的目的在于測評每個學生對教學目標的達到程度?,F有的評價方式為平時成績(課堂抽查)30%+期中考察(面試)30%+期末統考(面試)40%,最后為總評成績,沒有較好地體現出對學習過程合理的量化評價,也沒有通過小組學習等方式進行多元化評價,評價方式過于單一,不夠全面、科學。 三、《聲樂》課程改革的建議
?。ㄒ唬┟鞔_教學目標,優化課程教學內容
國考大綱明確提出,本學科的考試重點為學生兩個方面的能力:筆試環節對音樂基礎理論知識的測評和面試環節的幼兒歌曲演唱能力。在這種形式下,我們必須依據培養目標和考試要求進行課程優化。
一方面進行課程整合,將現有的聲樂課與樂理視唱課合并成一節90分鐘的連堂課,改變聲樂課單一的以發聲訓練為主的專業課,融入音樂基礎課樂理和音樂技能課視唱教學。在加強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識譜的能力,滿足國考和實際幼兒教學實踐的需要。另一方面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減少藝術歌曲的數量并刪掉演唱技術難度較大的歌曲,增加幼兒歌曲曲目,將音樂基礎理論知識和視唱練習融入演唱作品中。例如《粉刷匠》,可將樂理知識簡譜記譜法的教授與視唱課程中三度音程模進的音準訓練結合在一起。作品簡單,學生學習壓力小,容易掌握知識點。歌曲隨著理論與技巧練習的難度提高,循序漸進,由易到難。
(二)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聲樂教師的綜合素質
?。?)加強教師自身專業和教學素質的培訓。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業務學習,組織觀摩優秀學校的教學課堂。通過各級各類教學比武、音樂沙龍,增強教師的業務學習積極性。鼓勵教師開展不同風格的音樂會,提高業務水平的同時繁榮校園文化生活,提升學生的歌唱審美能力。同時,促進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業務學習,順應時代發展,為教師的發展提供更高的平臺。
?。?)加強教師與幼兒園教學實踐的聯系。鼓勵教師深入幼兒園音樂教學,讓教師掌握一線教學的實際需要,或者請幼兒教育方面的專家進校開展講座活動,通過實踐活動成果指導教學活動,園校結合,理論聯系實際,互贏互補,教學相長。
?。ㄈ┲貥嫿虒W模式,促進學科發展
順應實際教學與國考需要,轉變教學模式,將單一的“范唱—模仿—練習”式的教學重構為“課堂講授—自我練習—小組展示—評價學習”式,實現學生從理論到實踐的自我呈現過程。
?。?)“課堂講授”主要是對音樂基礎知識以及歌唱發聲技巧的理論講解與分析,其中包含了范唱部分。在這一部分,知識點要精練,體系要完整,要針對幼兒教學的特點對知識進行切割后整合。如音樂理論基礎部分要將實用性和必須性相結合,便于學生的國考需要。
(2)“分組練習”則是通過教師的示范與講解,學生自我探究,帶著學習任務進行自我練習。這個環節是學生最容易偷懶的環節。為緩解集體課所帶來的壓力,分組練習是最好的模式,小組長帶領小組成員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既是對教師講解課的消化,同時也能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
?。?)“小組展示”通過學習小組的項目學習,檢驗分組學習情況。例如,創編表演唱幼兒歌曲《小毛驢》。小組成員首先要完成演唱部分,接著完成動作編排,以及隊形造型。突出歌曲的風格特點,人物形象,體現童真童趣,最后通過集體表演唱來展示成果。
?。?)“評價學習”就是觀摩學習小組或個人的學習成果,進行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相互評價,達到博采眾長,共同進步。國考大綱中規定,幼兒教師要具有正確分辨聲音優劣的素質。在這個環節中,學生經過對比,老師示范講解,形成正確的聲音概念。教師在評價中應該看到學生的可取之處,正面評價,給出中肯建議,鼓勵學生勇于表達,學會反思。
在新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化被動為主動,以探究的態度,發揮想象力,提高創造力,互助學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鍛煉,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教學目標,達成了國考的要求。
四、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特點尋求科學的方法來啟發學生,提高學生學習聲樂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在玩中學、學中玩,快樂地教和學,順利地實現全面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
?。ㄒ唬┻\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
將多種不同的藝術形式融為一體,從而達到綜合化的音樂教學訓練形式。如在教學中,我們運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中的卡農聲部訓練,將聲部旋律線條通過卡農的形式變成多聲部的合唱,學生的音準、節奏、歌唱的協調性得到充分的訓練和發展,且形式新穎很容易受到學生們的青睞。此外,在節奏節拍訓練中也可用奧爾夫的聲勢教學,通過手掌與身體的接觸,創造不同的聲效,使肢體與節奏形成和諧的統一,既鍛煉學生的節奏協調能力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種方法容易接受,學習氛圍輕松,使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學到音樂知識,創造力和表現力也得到鍛煉。
?。ǘ┻\用任務驅動法
教師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一個或多個具體任務,以任務驅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通過“學”和“做”掌握教學內容,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如教師首先通過講解演唱作品的重難點,并布置學習任務,并通過任務提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自我練習中,學生通過互助學習,分析作品,完成設計任務的步驟和方法。在小組展示中展示作品,可以是集體展現,也可以是個人代表小組展示,交流任務完成情況。在評價環節中,通過學生互評自評的方式,反思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教師通過總評提出不足和優秀之處,鞏固拓展技能。學生的參與度、創新能力得到發揮,更容易掌握知識要點。
?。ㄈ┻\用游戲法
把音樂知識編成游戲的方式,和學生在玩中完成教學任務。如音樂游戲《搶凳子》,學生在表達肢體的同時關注音樂本身,跟隨音樂做不同的動作,音樂一停就要找到凳子,既訓練了樂感又獲取了音樂知識—休止。
五、合理化教學評價
我們培養的學生將來不是去當歌唱家,因此,在新的評價體系里,將弱化藝術歌曲演唱的比例,提高平時小組復課幼兒歌曲表演唱的成績,在總評成績里加入自評和小組評。具體方式可以設置為:平時成績50%+期中(藝術歌曲演唱)15%+期末30%(以幼兒歌曲表演唱為主)+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5%=總評成績。科學的、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注重教學的研究和分析,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習效果,更好地服務幼兒音樂教學的需要和幼兒教師資格證國考的需要。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聲樂課程教學需要不斷地探索、研究,并與時俱進。只有以幼兒教育發展方向為根本,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好培養方式與現實需要之間的矛盾,才能真正達到培養目標與實際需要之間的無縫對接,才能讓學生保質保量地通過國家資格考試,為社會輸送優秀的幼教人才。
參考文獻
[1]魏健.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中的幾點思考[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1)..
[2]金振麗.高師學前聲樂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音樂時空,2014(23).
[3]賴桂玲.如何有效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質量的策略[J].北方音樂,2014(5).
[4]楊潔.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學前教育專業 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文教研究,2015(9).
[5]陳恩清.對學前教育專業本科聲樂教學的反思與改革[J].學前教育研究,2009(5).
作者簡介:張瑞,廣東江門幼兒師范學校,音樂講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02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