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多媒體盡顯風采,使課堂更有效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教學手段,已被許多教師引入課堂教學,它通過文本、圖象、聲音、動畫等方式,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使課堂教學具有了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優越性。但目前使用的多媒體課件大多只是在改變教師如何“教”,而很少用電腦來幫助學生如何學的,同時也忽視課件的“交互性”,很多老師如遇到學生提到的問題和自己設計的不符就會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多媒體教學誤區的存在確實影響著一些課堂教學的質量,要走出誤區,必須從根本上改變觀念,真正發揮多媒體的作用。那么如何走出誤區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要使多媒體教學發揮其實效性,教師必須更新觀念。
  我們應認識到多媒體教學只是輔助教學的手段,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的過程,是以教材為媒介的師生雙方的共同認知的活動,這一認識活動的主體既是教師,也是學生.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主體性。我們更要加強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真正樹立現代教學理念,教師要根據各個學科特點、教學內容特點,恰當地組合好各種媒體,使各種媒體功能得到互補,充分發揮各自的長處,才能產生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要使多媒體教學發揮其實效性,教師要合理使用多媒體。
  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有些是通過教師的眼神、動作、語調等表現出來的,是任何機器都代替不了的。媒體的選擇應實事求是,哪種媒體方便、直觀、有效,我們就用哪種媒體。因此我們應該:
  1.把多媒體教學應用到日常教學中
  在平常的教學中,大部分老師習慣于傳統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書“打天下”,認為傳統的教學來得更直接、更實用、更省時省力,平日課堂教學難以問津多媒體技術,只有在觀摩課、評優課時才忙于甚至請人代勞制作課件,這樣所謂的多媒體教學成了觀摩課、評優課的專利,成了用多媒體技術“作秀”,成了課堂教學的“花瓶”。作為身處課改第一線的我們,應迅速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勇于創新,積極地接受挑戰,努力學習多媒體軟件設計和制作,把它作為我們備課、教學改革的工具,使電腦、網絡、光盤等現代媒體成為像黑板、粉筆一樣的得心應手的工具,恰如其分地應用于日常課堂教學中,真正為教學服務。
  2.把多媒體展示變為情境創設
  在現實教學中如何借助多媒體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親身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這其中“動”是關鍵,教師所創設的各種情境能否讓學生主動參與和互動交流是檢驗其有效性的標準。因此,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勢,應根據學生的身心特征,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要素,創設學生樂于接受,富有挑戰性且貼切生活的問題情境,去引導學生對所要探討的內容產生濃厚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從而主動地學習新知識。
  3.把多媒體教學中主輔不分變為優化組合
  為了體現現代化教學,許多教師認為多媒體用得越多,就越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因此就大量使用課件中已經輸入好的內容,造成課堂教學節奏進行過快,使多數學生的思維跟不上,將課堂教學演變為一種“滿堂電灌”。但無論是多么優越的教學手段都應為教學服務,即在一堂課中,學生應永遠是主體,教師則是主導者,而多媒體只能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而不能完全替代傳統教學手段。
  三、要使多媒體輔助教學發揮其實效性,必須要重視思維過程。
  思維是學習中不可或缺的,我們要幫助學生從抽象中作出適當的理解和必要的推廣。在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時,要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有自主思維的空間,同時構建知識,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思維,而不能一味地用鼠標點擊代替學生活動,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效益。
  四、要使多媒體輔助教學發揮其實效性,必須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個性。
  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在使用多媒體技術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我們要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學習的全過程。
  總之,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立足點應是“輔助”,而不能是替代,合理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才能真正發揮出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才能讓多媒體盡顯風采,使課堂更有效率。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8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