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護理干預在淋巴瘤化療期間對患者不良反應與生存質量的影響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干預在淋巴瘤化療期間對患者不良反應與生存質量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18年1~6月在我院進行化療的淋巴瘤患者30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觀察組(n=150)和對照組(n=150)。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心理等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及生存質量評分差異。 結果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3.33%)明顯低于對照組(1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在患者淋巴瘤化療期間予護理干預配合,能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提高患者生存質量,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 淋巴瘤;化療;護理干預;不良反應;生存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09-015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dverse reac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during lymphoma chemotherapy. Methods A total of 300 patients with lymphoma who underwent chemotherap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150) and control group (n=150)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sychological and other nursing interventions based on the treatmen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3.3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0.0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chemotherapy of patients with lymphoma can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of patients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Lymphoma; Chemotherapy; Nursing intervention; Adverse reactions; Quality of life
  惡性淋巴瘤是血液系統中常見腫瘤,患者主要表現為淋巴結腫大,并伴隨發熱盜汗及日漸消瘦等一系列不良癥狀,長時間不愈會導致患者全身器官發生病變[1,2]。目前,臨床中一般使用化療對患者進行治療,由于化學藥物有很大毒副作用,如惡心、嘔吐、骨髓抑制、脫發等不良反應[3],且患者對化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的過分擔憂及對疾病治療方法不了解,使患者易產生抑郁、焦慮等一系列不良情緒,進而影響患者治療效果[4-7]。因此,進行化療治療的患者需要化療同時予以適當方法輔助以降低化學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因此尋找及時有效的輔助手段是臨床治療重點。
  有學者研究發現,對化療患者進行恰當護理能有效降低其副作用且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研究護理干預在淋巴瘤化療期間對患者不良反應與生存質量的影響,選取在我院就診的患者300例,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6月在我院進行化療的淋巴瘤患者30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觀察組(n=150)和對照組(n=150)。納入標準:卡氏評分≥40分,所有患者經病理診斷均確診為淋巴瘤,均采用NCCN指南化療方案進行化療。排除標準:排除患有心、肝、腎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及不配合治療患者。所有患者均簽署患者知情同意書且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的認可和批準[4]。觀察組患者年齡26~50歲,平均(35.2±2.1)歲;對照組患者年齡25~49歲,平均(34.8±2.5)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類型、婚姻狀況等一般資料均無明顯變化,具有可比性(P>0.05)。兩組患者的具體臨床特征見表1。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為患者營造溫馨、干凈的住院環境,嚴密觀察患者體征變化情況。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有計劃、有目的全程護理干預。①基礎護理:護理人員為患者營造溫馨、舒適住院環境,合理控制病房溫度,保證病房舒適宜人。同時,囑咐患者臥床休息,減少機體消耗。②健康宣教:利用PPT、影像資料為患者詳細普及疾病知識及注意事項,并使用通俗易懂語言教導患者如何配合醫生化療,對患者問題盡量詳盡進行講述。③由于淋巴瘤患者心理會有不同程度絕望與恐慌,并且需長時間忍受化療痛苦,患者易出現焦慮等情緒,故護理人員需多查房,及時與患者交流,進一步了解患者內心需求并給予有效心理疏導,排除患者不良情緒。④化療雖可以有效殺死癌細胞,易對患者機體造成諸多損害,誘發惡心、嘔吐等一系列不良反應,故護理人員要密切注意患者惡心頻率、記錄其排便、嘔吐物,尿液及尿量,以平衡水電解質,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向醫師報告。⑤患者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多食瘦肉、牛奶等高蛋白質食物以增加蛋白質攝入量,切記不要攝入辣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數據記錄并進行統計比較,對患者嘔吐、便秘、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進行評估。同時采用QLQ-C30生活質量核心表對患者生活質量(包括角色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情緒功能及認知功能)進行評分[8],評分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高(總分100分)。
  1.4統計學分析
  選擇SPSS18.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3.33%)明顯低于對照組(1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淋巴瘤生存期增長,淋巴瘤患者主要有發熱、皮膚病變、淋巴結腫大,并伴隨發熱盜汗及日漸消瘦等一系列不良癥狀[9-10],長時間不愈會導致患者全身器官發生病變。但治療不及時給患者身心及機體上帶來嚴重傷害,引起生理上一系列變化,使患者抵抗力及耐受急劇下降,導致不良反應發生率加強甚至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化療是指使用化學藥物殺滅病變細胞的方法,是目前臨床中治療淋巴瘤主要且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化學藥物有很大毒副作用,如惡心、嘔吐、骨髓抑制、脫發等不良反應[11-13],因此,進行化療治療的患者需要化療同時予以適當方法輔助以降低化學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因此尋找及時有效的輔助手段是臨床治療的重點。
  化療過程中全程護理干預措施的實施旨在預防并發癥,促進或恢復患者的心理或生理功能[14]。Carr ER[15]在腫瘤護理研究中指出,對于腫瘤患者的護理重點在于治療期間。護理過程中,患者家庭人員放棄工作,耗費大量時間和金錢照料患者,患者要承受巨大的心理、經濟壓力以及病痛折磨,使患者易出現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導致生存質量下降,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了解,針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指導,護理人員與家庭成員共同對患者進行治療,實現家庭、醫院無縫隙治療,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護理過程中,由于現在沒有專門特效的化療藥物以及患者的不良情緒,使患者易出現不良癥狀。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相關研究發現通過護理人員與家庭成員共同對患者進行干預,對患者消極心理進行及時疏通,激勵者及時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等食物,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質量,這與本次研究結果類似[16-17]。同時本研究還表明,使用護理干預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3.33%)明顯低于使用基礎護理的患者(10.00%)。Hronek J等[18]學者在研究中發現,護理措施的開展對淋巴瘤患者心功能的安全性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且其生活質量評分高于使用基礎護理的患者,說明鼓勵患者主動表達不適并進行處理,指導患者合理飲食與作息,能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綜上所述,患者淋巴瘤化療期間予護理干預配合,能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提高患者生存質量,臨床效果顯著,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曹紅春,李娜,龔新月,等. 惡性淋巴瘤中醫辨證及治療思路探討[J]. 亞太傳統醫藥,2016,12(2):53-55.
  [2] 李莉,赫曉磊,李月嫻,等.原發性胃惡性淋巴瘤內鏡及病理特點分析[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6,30(10):1014-1015.
  [3] 楊凱,何學鵬,樓金星,等.不同化療方案治療鼻腔NK/T細胞淋巴瘤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 實用癌癥雜志,2015,30(11):1625-1628.
  [4] 范洋,張玥偉,楊志,等.化療早期(18)F-FDGPET/CT評價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療效及預后預測[J]. 腫瘤,2015,35(9):1013-1020.
  [5] 李喆,譚曉虹,岑洪. 局限期侵襲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聯合放化療臨床意義Meta分析[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5,22(11):885-890.
  [6] 蘇鵬飛,李穎璐,金哲. 放化療治療原發縱隔大B細胞淋巴瘤的臨床效果[J]. 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15,23(3):684-688.
  [7] 吳雅榮. 化療后沙利度胺維持治療中高危高危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的療效觀察[J]. 河北醫學,2015,21(12):2017-2019.
  [8] 胡彩平,林毅,李秋萍. SF-36量表與QLQ-C30量表在老年癌癥病人生活質量評估中的應用及其相關性研究[J]. 護理研究,2015,29(24):2968-2972.
  [9] 羅穎婉,佟紅艷. 霍奇金淋巴瘤診治進展[J].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5,35(2):89-95.
  [10] 杜建偉,魏旭東. 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療現狀[J]. 臨床薈萃,2015,30(10):1110-1119.
  [11] 倪鳴,顧海波,李佳婕,等. 化療藥物所致疼痛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 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5,21(12):934-937,941
  [12] 于春芳,曾凝,梁鑫,等. 全程化療藥物標識在惡性血液病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 中華護理雜志,2016, 51(9):1072-1075.
  [13] 周元,蔣秀美,顧則娟,等 化療藥物相關指甲毒性及護理策略的研究進展[J]. 中華護理雜志,2015,50(9):1121-1124.
  [14] 馮羽飛. 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惡性淋巴瘤患者化療后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醫學創新,2015,12(7):93-95.
  [15] Carr ER.Oncology nursing essentials:Then and now[J].Clin J Oncol Nurs,2015,19(2):223-225.
  [16] 孫立文,趙曙. 綜合護理干預對惡性淋巴瘤患兒化療療效的影響[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7,24(9):1108-1111.
  [17] 黃丹丹,盛莉,楊平,等. 護理干預在頸部淋巴瘤患者合并化膿性感染中的效果觀察[J]. 廣東醫學,2018,39(17):2695-2699.
  [18] Hronek J,Reed M.Nursing roles in cardiac safety:Romidepsin in patients with T-cell lymphoma[J].Oncol Nurs Forum,2016,43(2):227-234.
 ?。ㄊ崭迦掌冢?018-11-2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0057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