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血清胱抑素C與四種尿微量蛋白聯合檢測在早期診斷腎功能損傷中的意義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討尿中微量蛋白即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G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對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早期腎功能損害的早期診斷價值的評價。方法:將受檢者分為糖尿病組。高血壓組。陽性及陰性對照組。放射免疫法檢測4種尿微量蛋白;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胱抑素C。結果:高血壓組及糖尿病組患者尿微量蛋白。血清胱抑素C濃度及檢出率均顯著高于陰性對照組(P<0.01)。結論:尿微量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以作為腎功能早期損害的標志物,聯檢可提高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腎功能早期損害的檢出率。
【關鍵詞】尿微量蛋白; α1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gG; 血清胱抑素C
【中圖分類號】R72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2
腎臟具有較強的代償能力,發病具有隱匿性,早期無明顯不適癥狀,當出現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或出現明顯臨床癥狀時,腎臟已經受損嚴重,或已慢性腎功能衰竭,甚至已發展成為尿毒癥,失去最佳的診療時機。因此,早發現。早治療是腎臟病診療的關鍵。早期腎功能損傷的主要原因為糖尿病和高血壓[1]。較多研究發現血清胱抑素C(se-rumCystain C,SCys-C)和尿微量蛋白即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尿微量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IgG(IgG)等是反映腎臟早期損害的敏感指標[2]。筆者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比濁法分別檢測α1-M、β2-M、Alb、IgG、SCys-C濃度,探討這些指標在診斷腎臟早期損傷時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高血壓組:2017年5-12月,我院門診和住院患者中已確診原發性高血壓,同時尿常規檢測蛋白為陰性的患者126例,男73例,女53例;年齡27~78歲,平均(52.5±25.5)歲。糖尿病組:2011年5-12月,四平市中心醫院門診和住院患者中已確診糖尿病,同時尿常規檢測尿蛋白為陰性的臨床患者175例,男91例,女84例,年齡36~71歲。平均(53.5±17.5)歲。陽性對照組:四平市中心醫院門診和住院病人中尿檢驗常規檢測蛋白為陽性,肌酐和尿素均升高的腎功能不全患者135例,其中男90例,女45例;陰性對照組:年齡及性別與以上兩組相匹配的健康體檢正常的165人,男96例,女69例。年齡25~62歲,平均年齡(43.5±18.5)歲。
1.2 儀器與試劑 α1-M、β2-M、Alb、IgG檢測試劑盒由山東3V公司提供,儀器為中佳GC-1200 計數儀;SCys-C診斷試劑盒由美國貝克曼公司提供,儀器為美國貝克曼LX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3 方法 四組人群首先排出晨尿,飲300 ml水30 min后留取5 ml中段尿。放射免疫法檢測尿α1-M、β2-M、Alb、IgG等尿微量蛋白。四組人群早晨抽取空腹靜脈血3 m1分離血清,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SCys-C。
1.4 統計學處理 文中數據采用PEMS 3.1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指標檢測結果 高血壓和糖尿病組的α1-M、β2-M、Alb、IgG、SCys-C明顯高于陰性對照組,與陰性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2.2 各指標檢出率 腎功能早期病變時各指標的檢出百分率比較,尿微量蛋白+SCys-C>尿微量蛋白>SCys-C。各組之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目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環境。飲食習慣的改變以及缺乏適當的運動,我國的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遞增,而由其引起的腎功能損害由于起病隱匿,進展緩慢,往往不易被發現,多年后可引起全身性的小動脈硬化,腎臟為主要的受累器官之一,成為終末期腎病的主要病因[3]。肌酐。尿素氮等傳統腎功能檢查由于敏感性低,對腎臟的早期損傷難以發現。當肌酐、尿素氮明顯升高或出現大量蛋白尿時,腎臟的損害常常已經十分嚴重。因此,急需一些靈敏度高。特異性好的檢測指標來診斷腎功能早期損傷。筆者通過檢測四組患者Alb、IgG、 α1-M、β2-M及SCys-C水平,觀察各指標對腎臟的早期損傷的診斷價值。Alb由肝臟合成,分子量為60 kD,IgG分子量為150 000 U,正常情況下二者均不能通過腎小球濾過膜,尿中含量極少。當腎小球損傷時,對蛋白質濾過屏障分子篩的作用被破壞,通透性增加,Alb排泄量相應增多,故Alb是腎小球早期損傷的敏感指標,而當尿液中IgG含量升高時,標志著腎小球基底膜的濾過膜篩網屏障受損[4]。
實驗顯示SCys-C和α1-M、β2-M、Alb、IgG是腎功能早期損害的有效標志物,通過聯檢可以提高糖尿病和高血壓腎臟早期損害檢出率,有利于高血壓和糖尿病繼發腎臟早期損傷的預防和治療,延緩腎臟損害的進展。實驗中135糖尿病患者中有88例尿α1-M、β2-M、Alb、IgG和SCys-C聯合檢測異常,高血壓組中126例高血壓患者,有43例α1-M、β2-M、Alb、IgG和SCys-C檢測異常。因此,在高血壓及患糖尿病患者中,定期檢測其α1-M、β2-M、Alb、IgG和SCys-C濃度變化以觀察腎臟的變化是極為必要的。而SCys-C作為一種敏感性高,穩定性強及特異性好的腎臟早期改變標志物,檢測分析已實現全自動化,在評價腎臟早期損傷中有很大的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湯俊明,趙進良,張小莉.尿微量蛋白對監測Ⅱ型糖尿病早期腎功能損害的價值[J].臨床檢驗雜志,2004,22(11):458-459.
吳忠毅,楊慶祥,沈來龍.尿液轉鐵蛋白用于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J].臨床檢驗雜志,1994,12(3):118-119.
李玉艷,楊振坤.光抑素c在臨床中的應用進展[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06,27(9):517-519.
俸家富,羅軍,李少林.胱抑素卜腎小球濾過率肌酐替代標記物[J].國外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5,9(3):276-27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38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