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尿微量白蛋白檢測診斷早期腎臟疾病的效果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研究早期腎臟疾病診斷應用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的效果。方法 選取60例早期腎臟疾病患者作為觀察組, 另選取60例正常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兩組研究對象均進行尿微量白蛋白檢測, 觀察比較兩組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結果 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陽性54例, 陽性率為90.0%;對照組尿微量白蛋白陽性1例, 陽性率為1.7%;兩組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為(65.2±2.1)mg/L, 對照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為(8.1± 1.3)mg/L;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對早期腎臟疾病的診斷具有良好效果,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早期腎臟疾病;尿微量白蛋白;診斷
引發人體出現腎臟疾病的因素較多, 在臨床上腎臟疾病的常見癥狀主要為水腫、尿少、尿頻尿急、高血壓、血尿或者尿出泡沫增多等, 還有可能伴隨著腰酸背痛和其他全身性癥狀[1]。當人體腎臟受損后, 患者尿液中微量蛋白的種類或者含量也會因此而發生改變, 在臨床診斷中, 對患者尿液中微量白蛋白進行檢測能夠了解患者腎功能的變化情況, 能夠對腎臟疾病的早期診斷提供更為有效的依據 [2]。本文研究分析早期腎臟疾病診斷應用尿微量白蛋白檢測的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早期腎臟疾病患者作為觀察組, 其中腎炎10例, 腎病綜合征患者9例, 尿路感染患者6例, 腎小球疾病患者8例, 糖尿病腎病患者5例, 高血壓腎病患者10例, 腎囊腫患者12例;男37例, 女23例;年齡47~69歲, 平均年齡(58.0± 3.7)歲。另選取同期60例正常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 男36例, 女24例;年齡47~68歲, 平均年齡(57.5±3.5)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研究對象均進行尿微量白蛋白檢測, 樣本選擇為中段尿液, 將其吸取到試管中, 然后進行定性檢測, 同時對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進行檢測。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其中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正常范圍為0~3;當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3為陽性。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陽性54例, 陽性率為90.0%;對照組尿微量白蛋白陽性1例, 陽性率為1.7%;兩組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為(65.2±2.1)mg/L, 對照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為(8.1± 1.3)mg/L;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2。
3 討論
目前, 尿微量白蛋白在腎臟疾病的臨床診斷中是較為常見的檢查手段之一, 其準確性較高[3]。腎臟疾病對人體會帶來較為嚴重的影響, 病情嚴重時會造成血尿, 而對尿微量白蛋白的檢測能夠了解腎臟疾病的病情, 為治療提供有效的依據 [4]。
在人體器官當中, 腎臟是重要的代謝器官, 能夠將人體內部的各種有毒物質排出體外, 同時還能幫助調節人體內部水電平衡, 因此腎臟具有重要的生理方面功能[5]。當人體出現腎臟方面的疾病, 則會對多種生理功能產生影響, 導致各種并發癥。當腎臟出現病變會導致人體機體抵抗力降低, 影響有毒物質排出, 嚴重時會患尿毒癥或者腎衰竭等, 對人體生命健康造成威脅, 因此在臨床上需要對腎臟疾病進行及早診斷[6, 7]。
在一定生理條件下, 人體尿液受到影響會出現少量白蛋白, 該現象表明人體白蛋白的代謝出現異常, 從而反應機體腎功能出現問題, 導致部分蛋白質的滲漏[8]。除此之外, 尿液中發現微量白蛋白也表明機體中整個血管系統發生明顯改變[9]。根據有關臨床報道表明,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可以作為早期腎疾病診斷中最為敏感和可靠的標準之一, 通過檢測可以明確患者發病的具體情況、發病癥狀, 為后續治療提供有效的檢測依據[10-13]。在檢測過程中, 當發現尿微量白蛋白/肌酐陽性幾率較高, 則表明腎疾病患者機體已經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尿微量白蛋白變化, 與正常健康檢查人群相比, 其陽性幾率所占明顯偏高[14]。
本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陽性54例, 陽性率為90.0%;對照組尿微量白蛋白陽性1例, 陽性率為1.7%;兩組尿微量白蛋白陽性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為(65.2±2.1)mg/L, 對照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為(8.1±1.3)mg/L;觀察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對早期腎臟疾病的診斷具有良好效果,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姜柏慶.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在腎臟疾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 17(85):143, 146.
[2] 翟俊麗.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在腎臟疾病診斷中的應用. 現代養生, 2015(16):60.
[3] 牛長鏈.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對腎臟疾病的診斷價值.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 22(16):1786-1787.
[4] 豐先明, 熊章輝. 尿微量蛋白檢測在腎臟疾病的早期診斷價值. 中國民康醫學, 2012, 24(7):833-835.
[5] 谷秀娟.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在繼發性腎臟疾病中的臨床意義. 延安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 2010, 8(1):24-25.
[6] 李學銀.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對早期腎臟疾病的診斷意義. 心理醫生, 2016, 22(5):109.
[7] 王喜鳳, 王丹.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對早期腎臟疾病的診斷意義. 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3, 23(9):5397.
[8] 薛峰.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在腎臟疾病早期診斷中的價值. 世界臨床醫學, 2017, 11(5):34.
[9] 李東千.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在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四川醫學, 2013, 34(7):1083-1084.
[10] 陳勵勛, 孫晶. 糖化血紅蛋白與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測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價值. 中國現代醫生, 2015, 53(20):99-102.
[11] 李磊, 李磊, 安園, 等. 糖化血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聯合檢測在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和治療中的價值. 黑龍江醫藥, 2015(3):488-490.
[12] 王信強. 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應用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驗診斷的效果分析.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2):141-143.
[13] 王紅, 張慶蓉, 于志剛. 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應用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聯合檢驗診斷的效果分析.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22):300.
[14] 王翠萍, 張愛芳. 糖尿病早期腎損傷應用尿糖聯合尿微量白蛋白檢驗診斷效果觀察.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9):13-14.
[收稿日期:2018-11-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7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