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臨床生物樣本庫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生物樣本庫是基礎研究和轉化醫學資源寶庫,近年來備受人們的重視。隨著轉化醫學的飛速發展,臨床樣本庫的作用被逐漸凸顯出來。近來提出的精準醫學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使得臨床生物樣本庫的建設和發展遇到了難得的機遇和挑戰。本文簡要分析了臨床生物樣本庫發展現狀和趨勢,并對樣本庫標準不統一、電子信息系統不完善、臨床治療的標準不同等多個方面挑戰進行了探討,最終通過努力建設標準化、信息化的生物樣本庫。
  【關鍵詞】臨床生物樣本庫;發展;機遇;挑戰
  【中圖分類號】R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1
  引言
  目前各種大規模的生物醫學研究正在大力開展之中,如生物信息學、多組學等研究,使得對臨床生物樣本庫的數量和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各國及相關的研究機構越來越重視臨床生物樣本的建設和發展,目前已成為生物領域提升核心競爭力重要因素。近來隨著轉化醫學的發展,生物樣本庫逐漸由小規模、單一形式轉變為復雜、多樣、大規模的趨勢發展,且形成一套獨特的體系。如樣本的采集、處理、信息的存儲、銷毀、運輸、追蹤、樣本信息化管理運營等。臨床生物樣本庫從單一的樣本采用是發展基礎研究和臨床治療的重要支撐平臺。在建設的過程中信息化應用是重要內容,從樣本庫的采集、管理、服務為出發點,對臨床樣本庫的質量控制、信息管理、應用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從而能夠更好的為醫學研究提供信息資源,提升研究質量和效率[1]。
  一、臨床樣本庫的發展現狀
  目前隨著生物醫學的發展,臨床生物庫的建設成為各種大型的醫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加大了各種醫學成果的轉化,提升了醫療水平。1987年美國癌癥研究所建立了腫瘤的生物樣本庫。英國的生物樣本庫建立于1999年,對50萬名志愿者進行樣本的收集和密切監測隨訪。同時國內外及國內各研究機構也在共同建設和共享生物樣本庫。例如,歐洲通過對歐洲10國家展開了23個樣本中心以52萬人為樣進行了遺傳方面的研究。我國本身就擁有豐富且龐大樣本資源,將這些資源進行合理收集,勢必會為生物學、醫學研究提供巨大的價值。我國的臨床生物樣本庫的建立較晚,但其中卻蘊含了巨大的潛力。
  我國在1994年建立永生細胞庫,隨后北京、山東、泰州、上海相繼的建立了臍帶血造血干細胞庫、DNA樣本庫、生物樣本資源庫。在《“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中針對國家生物科學設施的建設明確提出要求,建設國家生物中心,其中包含了生物技術管理信息庫和生物樣本資源庫。深圳國家基因庫是我國的第一家國家級基因庫,直至2014年其中已收集了約300萬種生物樣本,是我國生物研究和科學研究的基礎性、公益性平臺。我國2010建立的生物樣本庫協會,展開關乎生物樣本庫建設的標準化和應用研究的高峰論壇會議。2011與樣本庫行業的相關的規范也逐步建立起來。目前我國的生物樣本庫正處于飛速發展的時期,但在建設過程中卻存在大量的問題,如對樣本的利用率不足,建設水平低等。同時相關的樣本庫從業人員中醫學檢測專業的人員較多,且大多為兼職,專業的生物樣本庫人員較為缺乏。由于生物樣本庫所涉及到醫院的多個科室和部門,如病理科、醫務科、信息科等,因此在建設過程中需要相關領導協調和支持,如此才能維護建設工作的正常進行。否則會為工作的開展到來諸阻礙,受人員晉升和考核的影響從而導致流失大量的從業人員[2]。
  二、臨床生物樣本庫的發展機遇
  2015美國提出精準醫學的概念和計劃,這一計劃擬定通過對100萬志愿者遺傳信息的分析來研究人體健康和疾病形成中由遺傳變異所導致的影響。我國隨后也提出“精準醫學研究”針對百萬自然人群的健康研究。精準醫學的研究其基礎就是生物樣本庫,因而精準醫學的研究為生物樣本庫的建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2016我國出臺了《2030健康中國規劃》其中提升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是其中的核心,充分體現了臨床醫學的研究重要性,同時也為臨床醫學的研究增添了新的活力。為臨床生物樣本庫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其次生物樣本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志愿者來進行信息的采集,我國眾多的人口數量和多民族的特點是臨床生物樣本庫的建設提供有力的條件。同時我國的疾病數量和種類也較多,是生物樣本庫中的重要資源。如此我國豐富多樣的生物遺傳資源和大量的疾病資源是建設臨床生物樣本庫的先決條件。
  三、建設臨床生物樣本庫所面臨的挑戰
  1.資源整合
  目前我國建設了眾多的生物樣本庫,但這些樣本庫都規模較小、資源分散,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是否有必要建設如此多的生物樣本庫,同時如何將這些小規模的生物樣本庫資源進行整合,成為當前臨床生物樣本庫發展重要研究內容。每一家醫院的生物樣本庫其操作標準都不統一,在建設初期缺乏一個統一的操作標準和規范,這為生物樣本庫資源的整合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我國的生物醫學協會一直以來都在推行標準化生物樣本庫建設的工作,并在2011年正式建立了標準生物樣本庫試行規范,近年來針對生物樣本庫的操作標準化開展了相應的培訓工作,建設了樣本庫標準化委員會。同時生物樣本庫不同的疾病為中心設立了學組,如中醫學組、兒科學組等,以學組為示范中心制定了標準化操作規范,以此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使得生物樣本庫的建設逐漸趨向于標準化。特別制定了針對標準化建設的相關檢查,通過專業的第三方檢查機構配合對樣本庫質量進行檢查和檢測,對符合檢測標準的樣本庫頒發合格證書。而檢測不通過的機構則使其退出生物樣本庫建設并除名,以此來提升標準化建設的質量,從而為臨床生物樣本庫資源的整合到帶來一定的便利[3]。
  2.電子信息的整合
  醫院內的臨床信息主要分布在不同的信息系統中,如實驗檢測信息系統、藥物信息系統等,但每一系統的信息化水平不統一,醫院中所采用的各個系統都是由不同的企業來提供的,從而導致這些系統的接口不一致,如此即使是同一家醫院其不同的系統之間的信息整合都存在一定的難度,為生物樣本庫的信息化整合帶來一定成程度的挑戰。目前很多醫院開始使用構建化電子病歷,使電子病歷趨向于標準化。但在實際的推行過程中存在不少的問題,主要原因是臨床醫療工作者少但所面對的患者較多,在使用過程不能較好的適應。其次是對已有的電子病歷的結構改造問題。目前出現了一種運用語言進行處理的電子病歷,是對已有的非結構化電子病例的改造。但臨床電子病歷在信息的收集方面不夠全面與完善,不能完全滿足臨床研究對信息的需求,因此我們需以臨床研究為核心具有針對性的開展相關信息收集的活動,同時組織臨床訪問,如此能夠全面、多次的收集這些臨床信息。在臨床信息的收集方面需要花費一定的人力。在美國有專門用于臨床信息和樣本收集的護士,我國則主要是由研究生來進行收集,但由于研究生其工作時間不穩定,常常在畢業后就停止了信息的收集和隨訪,工作被中斷連系性不夠。
  3.診療標準
  臨床治療的路徑對生物樣本庫的建設有一定的關系,我國目標推行了臨床路徑管理,將臨床路徑管理與樣本收集及臨床隨訪整合建設。但由于我國的中西醫之間具有較大的差異屬于兩種不同的理論體系,從而導致其診療方法不一樣,診療方案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同時地區的差異,我國不同的地區或者同一地區不同等級的醫療機構其醫療水平不統一,各醫院針對統一種疾病都各自不同的治療方案,這些都為收集臨床信息和樣本帶來了一定的差異,對實現標準化臨床生物樣本庫建設還具有較大的差距[4]。
  4.樣本的共享合作
  在臨床樣本庫建設過程中樣本收集需要大量的臨床基礎研究人員,但具有豐富經驗的臨床醫生大多忙于臨床醫療事務,對于專業研究方面涉及較少,因此為樣本信息的共享帶來一定的局限。目前我國的對于醫學科研的評價主要側重于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從中忽視了其他的作者的貢獻,因而影響了對樣本信息的共享和合作。我國學者的資源共享意識有待提升,不但需要國家政策的調整,同時還需要國家的進一步指引。加強國際化交流的學術交流,從而使得這些問題能夠得到有效解決。
  結語
  生物樣本庫的建設的重要性是有目可見,其對于疾病預測、疾病診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隨著轉化醫學的不斷發展,學界對于生物資源重要性的認識逐漸提升。目前國內外已形成了一些專業化的生物樣本。目前基于我國眾多的樣本資源,我們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建設高質量、高規格、標準化樣本庫,實現全國樣本資源的共享和流通,為我國醫學走向世界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冷靜,吳亞琴.生物樣本庫建設與應用現狀及其對策[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8,39(09):54-58.
  郭丹,楊文航,徐英春.臨床生物樣本庫信息系統建設與發展[J].協和醫學雜志,2018,9(01):81-86.
  劉世建,傅啟華,王偉,江帆,江忠儀.臨床生物樣本庫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7,38(03):265-269.
  高瑩,楊建,王舒.生物樣本庫的發展現狀[J].轉化醫學雜志,2015,4(06):329-3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388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