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在ICU護理資源配置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在ICU護理資源配置中的應用價值。方法:本院選取ICU患者54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ICU住院時間、住院費用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0.05)。結論:在ICU護理資源配置中運用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患者的護理滿意顯著提高,患者在ICU的時間顯著縮短,護理資源得到有效配置,值得在臨床中推廣運用。
【關鍵詞】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ICU護理資源配置;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1
為了提高ICU病房患者的治療效果,提高ICU護理資源配置,我院實施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該護理方式主要來源于芬蘭,在西方的醫療機構中運用比較普遍[1]?;诖?,我院就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在ICU護理資源配置中的價值進行分析研究,下面是詳細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間我院ICU收治的患者54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27例,對照組男女患者分別為15例、12例,年齡25-76歲,平均(44.3±2.5)歲;觀察組男女患者分別為17例、10例,年齡23-75歲,平均(41.8±2.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醫院將護理人員分配于ICU管床護士,然后根據ICU病房患者的人數進行分配護理人員,將患者和護理人員分組,確保每個時間段每個小組均有1名護理人員。
觀察組采用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即醫院根據對ICU患者的病情程度進行分配護理人員,根據血壓、心率、營養狀況、情緒心理等16項目對患者病情評估,將患者各項目反應情況分為1-4分,患者每項所得分數越高,則說明患者的情況越差。將對患者的評價分為不同的分數段,然后根據不同的分數段配置護理人員,16-22分,患者每個班次安排0.5名護理人員;23-32分,每個班次安排1名護理人員;33-40分,每個班次安排1.5名護理人員,患者評分在40分以上,則安排2名護理人員。護理人員資源配置后,護理人員需增加巡房次數,并對患者每隔2d評估一次,根據評估的結果及時配置護理資源。
1.3 觀察指標 根據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的項目包括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急救護理、ICU病房護理等,調查問卷按照百分制,其中85分以上為非常滿意,60-84分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根據患者護理結果比較兩組患者在ICU的時間、住院費用等。
1.4 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采取()表示患者ICU時間、住院費用,行t檢驗。P<0.05表示本次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ICU時間、住院費用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較,觀察組患者的ICU時間縮短,住院費用少,觀察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非常滿意14例,滿意10例,不滿意3例,總滿意率為88.89%(24/27),對照組中非常滿意8例,滿意7例,不滿意12例,總滿意率為55.56%(15/27),( ?=7.477,P=0.006)
3 討論
ICU作為醫院非常特殊的部門,與危重患者的生命搶救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對醫院的護理要求非常高,但由于醫院護理資源有限,如果不能合理配置護理資源,將影響ICU病房的護理效果[2]。因此,我院在ICU病房護理中實施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合理優化護理資源,提高了臨床護理效果。
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主要根據患者的身體嚴重程度配置護理資源,對于病情較輕的患者,護理人員數量相對比較少,而病情較重患者,則安排充足的護理人員,防止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突發狀況,提高患者搶救效果。并且合理化配置醫院護理資源,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責任意識,從整體上有利于提高ICU病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ICU患者病房護理資源配置中運用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顯著提升,值得在臨床中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周旭建.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在ICU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20):137-138.
崔二平.用重癥監護護理評分系統對ICU的護理人力資源進行配置的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01):64-6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3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