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性護理用于ICU重癥患者感染控制中的效果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觀察預見性護理應用到ICU重癥患者感染控制當中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ICU重癥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利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利用預見性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以及感染出現率。結果: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要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患者感染出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ICU重癥患者利用預見性護理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有效降低患者感染出現率,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預見性護理;ICU重癥患者;感染控制;效果
ICU作為臨床上特殊的一個科室,患者基本上處在封閉的環境中,加上疾病疼痛以及護理人員態度,容易導致患者產生不良情緒,導致患者失眠,還由于導管眾多,護理工作任務繁重,可能會產生導管、肺部感染等情形,嚴重對預后效果產生影響,延長了住院時長,不利于患者康復。此次研究具體探究預見性護理應用到ICU重癥患者感染控制當中的效果,詳細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ICU重癥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例,其中觀察組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齡為20-66歲,平均年齡為(36.9±1.3)歲;對照組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為20-67歲,平均年齡為(36.9±1.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利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利用預見性護理:
1.2.1專人護理及醫護一體化
按照患者疾病情況與治療方案,制定出預見性的護理文案?;颊哌M入到ICU之后,推行一對一的護理,收集整理患者臨床資料與常規治療,綜合醫囑為患者提供病情評估。護理人員要對患者資料進行整理,收集以往的病歷,按照國內外專家學者文獻為患者存在的感染隱患,展開預見性的文案制作[1]。與患者的主治醫生展開對文案的前期溝通與調整,最終修訂預見性護理文案。
1.2.2加強院感相關知識培訓
ICU當中的護理人員要參與到醫院感染培訓中,促使醫護人員了解院內感染基本情況以及安全隱患,對其引起高度關注。護理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守ICU消毒標準與隔離制度,按照醫院要求執行無菌操作[2]。ICU當中的物品盡可能的要使用一次性的。護理人員要保持室內環境的整潔,空氣要保持流通,定期對病房進行清潔,定時對空調過濾網進行消毒,保持適宜的溫度,控制人員流動量。
1.2.3合理應用抗菌藥物
根據細菌培養與藥敏試驗的結果來為患者提供科學合理的藥物治療,特別是要非常關注抗生素的使用。藥物劑量要綜合患者自身特點,產生不明原因發熱患者不能隨意應用抗生素。患者自身病情并不穩定,要對其體溫、白細胞總數的數據進行觀察,監控患者生命體征情況。若患者產生感染要立即將標本送檢[3]。護理人員要結合醫生合理制定患者食譜,保證患者均衡營養,讓患者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來抵抗感染。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護理滿意度以及感染出現率。
1.4統計學方法
利用SPSS20.0來進行數據分析,同時使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利用P<0.05來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要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感染出現率
觀察組的患者感染出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預見性護理屬于一種優質的護理模式,能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原則,符合現代化的護理要求,將始終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作為根本宗旨。在ICU感染控制當中利用預見性護理,獲得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結果表示,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要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患者感染出現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總而言之,ICU重癥患者利用預見性護理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有效降低患者感染出現率,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饒慧蘭.預見性護理在ICU重癥患者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09):155-156.
[2]張靜,朱鳳祥,姚海靜,宋嘉琳.預見性護理在ICU重癥患者感染控制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26):152-154.
[3]羅玉蘭.預見性護理應用在ICU重癥患者感染控制中的臨床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17):184-18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8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