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螺釘和自身增強可吸收棒對手足部骨折的臨床治療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觀察可吸收螺釘和自身增強可吸收棒對手足部骨折的臨床治療。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手足部骨折患者作為樣本,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采用可吸收螺釘治療,觀察組采用自身增強可吸收棒治療。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預后。結果:觀察組有效率95%、感染率為0、延期愈合率為0、腫脹率5%、下床時間(5.12±0.18)d、愈合時間(10.25±0.27)m、疼痛(4.58±0.15)分、住院時間(7.58±0.30)d。對照組有效率90%、感染率為0、延期愈合率5%、腫脹率5%、下床時間(6.18±0.36)d、愈合時間(11.00±0.39)m、疼痛(5.06±0.28)分、住院時間(7.50±0.42)d。兩組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可吸收螺釘和自身增強可吸收棒治療手足部骨折,療效類似,均具有有效率高、并發癥少、預后好的優勢。臨床可于患者入院后,視病情及患者的需求,對不同術式進行選擇。
【關鍵詞】可吸收螺釘;自身增強可吸收棒;手足部骨折
【中圖分類號】R68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01
前言:手足部骨折為臨床常見的骨折類型,對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嚴重。該類型骨折的常規治療方法,以鋼板內固定為主,因術中操作易干擾骨折部位血運,術后需再次將內固定物取出,患者愈合速度緩慢。有研究指出,將自身增強可吸收棒應用到疾病的治療中,能夠有效促進骨折愈合。本文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手足部骨折患者中,隨機選取40例作為樣本,觀察了可吸收螺釘和自身增強可吸收棒的臨床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手足部骨折患者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性別:男/女=15/5,年齡(67.75±20.15)歲,骨折部位:手部骨折6例,足部骨折14例。對照組性別:男/女=14/6,年齡(67.80±20.37)歲,骨折部位:手部骨折7例,足部骨折13例。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可吸收螺釘治療,觀察組采用自身增強可吸收棒治療,方法如下:
1.2.1 可吸收螺釘治療方法 (1)對骨折部位進行復位,手部骨折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足部骨折予以腰麻。(2)剝離骨膜,骨面處放置鋼板,使鋼板向骨折方向靠攏。(3)擰緊固定器,于鋼板兩側鉆骨孔,測量骨直徑。(4)根據骨直徑選擇可吸收螺釘,對其進行固定。
1.2.2 自身增強可吸收棒治療方法 (1)骨折復位,手部骨折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足部骨折予以腰麻。(2)選擇自身增強可吸收棒,長度應較鉆孔大3~5mm。(3)將自身增強可吸收棒置入孔內,使之進入助進器。(4)粉碎性骨折患者,應于置入自身增強可吸收棒后,采用5-0可吸收線予以捆綁。(5)術后采用石膏固定1~2周,常規預防感染。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預后。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及并發癥對比 觀察組有效率95.0%、感染率為0、延期愈合率為0、腫脹率5.0%,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患者預后對比 觀察組下床時間(5.12±0.18)d、愈合時間(10.25±0.27)m、疼痛(4.58±0.15)分、住院時間(7.58±0.30)d,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手足部骨折的治療方法,以外科手術為主。為避免患者因二次手術取出內固定物的過程,增加患者的痛苦及治療負擔,臨床提倡采用可吸收的內固定物治療,以促進骨折愈合,改善患者的預后[1]。
可吸收螺釘和自身增強可吸收棒,均為可吸收內固定物。兩者之中,可吸收螺釘為聚-DL-乳酸的一種,具有較強的組織相容性,且對機體無刺激。臨床研究發現,可吸收螺釘彎曲強度及拉伸強度均較大,采用該材料固定骨折部位,可使骨折斷端相互靠攏。術后,患者手部活動對骨折愈合的影響小,骨折塊的穩定性強,且可于人體內降解,刺激骨折愈合。本文研究發現,采用可吸收螺釘治療手足部骨折后,采用可吸收螺釘治療疾病,安全性值得肯定。進一步觀察發現,可吸收螺釘具有改善患者預后之優勢。自身增強可吸收棒,材料與可吸收螺釘類似。進入人體后,均可隨時間的推移而自行降解。此外,該材料同樣具有無毒、無致突變性的優勢。將其應用到手足部位骨折的治療中,能夠有效減小對局部的干擾,使骨折部位的穩定性得以提升,促進解剖復位,促使骨折愈合。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種內固定材料的應用安全性均值得肯定。進一步觀察發現,與采用可吸收螺釘治療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結果表明,兩種材料在促進骨折愈合方面,均具有較強的功效。曾利等[2]在研究中,同樣對比了兩種材料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采用可吸收螺釘及自身增強可吸收棒治療手足部骨折,有效率分別為94.12%及96.15%,研究結果與本文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采用可吸收螺釘和自身增強可吸收棒治療手足部骨折,療效類似,均具有有效率高、并發癥少、預后好的優勢。臨床可于患者入院后,視病情及患者的需求,對不同術式進行選擇。
參考文獻
周岳.可吸收螺釘和自身增強可吸收棒治療手足部骨折20例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07):39-40
曾利,杜一鑫,鄭鋒.可吸收螺釘和自身增強可吸收棒治療手足部骨折34例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7):136-13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4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