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內固定方法治療上肢長骨干骨折的臨床效果比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上肢長骨干骨折治療中應用不同的內固定方法,分析比較臨床效果。方法: 56例研究樣本均來自于我院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隨機分配將患者處理為為實施帶鎖髓內釘治療的參照組(28例),以及實施記憶鈦合金內固定術治療的研究組(28例),對比指標選擇圍術期各項指標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平均手術時長、平均出血量以及平均骨折愈合時間均少于參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也明顯更低,上述數據對比結局均呈現P<0.05。結論: 在上肢長骨干骨折治療中,應用記憶鈦合金內固定術,臨床治療效果得以提升。
【關鍵詞】上肢長骨干骨折;不同內固定方法;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737.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1--02
近些年來,受到老齡化社會加劇以及交通事故發生率增加的影響,上肢長骨干骨折的發生率也成遞增趨勢,目前,臨床中主要選擇的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伴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上升,可應用的內固定技術也越來越多。基于此,為了進一步確定在上肢長骨干骨折治療中不同內固定方法的治療效果,選擇我院56例患者作為樣本開展研究,并整理出如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線資料 56例研究樣本均來自于我院,統一收錄時間在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依據隨機平均分配方式將患者處理為兩組,分別為參照組(28例)以及研究組(28例)。兩組男女、年齡等各項資料比較,最終均以P>0.05定局,可進行討論。參照組男15例,女13例,最大年齡75歲,最小年齡21歲,平均年齡(45.24±2.76)歲。研究組男14例,女14例,最大年齡76歲,最小年齡20歲,平均年齡(45.93±2.08)歲。
1.2 方法 (1)參照組落實帶鎖髓內釘治療,患者可選全身麻醉,亦可選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待麻醉表征出現,選擇骨折內側關節面邊緣與髓腔連接線處,將長度合適的髓內釘插入,控制近端埋入深度約為1厘米。(2)研究組實施記憶鈦合金內固定術治療,對患者行影像學檢查,確定骨折形狀后選擇記憶合金環抱器,將骨折端充分顯露于視角下,分離骨膜,復位骨折端。均勻的將環抱器臂撐開,在骨折張力側放置,確定其對位骨折處后,將紗布用45℃氯化鈉溶液浸潤,將其恢復原狀[1]。
1.3 觀察指標 記錄圍術期各項指標(平均手術時長、平均出血量以及平均骨折愈合時間),統計并發癥發生情況,并將上述指標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17.0版數據統計軟件,分別選擇x2、t檢驗計數資料(并發癥發生情況)、計量資料(圍術期各項指標),結果顯示形式分別為(%)、(),如果出現最終結果為P<0.05,統計價值顯著存在。
2 結果
?。?)圍術期各項指標組間數據對比結果 研究組平均手術時長、平均出血量以及平均骨折愈合時間在數值上均呈現更優,且與參照組對比出現P<0.05,統計價值顯著。
?。?)并發癥發生情況組間數據對比結果 研究組并發癥發生率在數值上均呈現更優,且與參照組對比出現P<0.05,統計價值顯著。
3 討論
與其它骨折相比,上肢長骨干骨折更具有復雜性,所以,更應當慎重的選擇治療措施。就目前而言,髓內釘固定術、加壓鋼板內固定治療等多種方案均為臨床中主要選擇的治療方案,雖然效果顯著,但是極容易出現術后并發癥,比如:感染、骨不連等,預后不良,對患者的后期的生存質量造成影響[2]。隨著醫療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記憶鈦合金內固定術作為一種新型的內固定方法,開始在臨床中廣泛應用,其原因在于,記憶鈦合金內固定器具有偽彈性,相比較于金屬,在遇到外力作用時具有更大的形變能力,當壓力除去后,鈦合金可以恢復至原本形狀,在上骨干骨折中應用可以降低內固定器被破壞的風險[3]。不僅如此,與人體骨骼彈性相比,記憶鈦合金器彈性接近,進而提升與骨骼之間的相容性,提升愈合率,降低了術后患者出現愈合不良、骨質疏松等不良情況,預后效果得以改善。在手術過程中,不需要僅需分離少部分骨膜即可,手術時間明顯縮短,創傷性小,術中出血量少[4]。
此次研究中,研究組選擇落實記憶鈦合金內固定術治療,由表1、表2數據對比結果了解,研究組的平均手術時長、平均出血量以及平均骨折愈合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參照組,足以證明,研究組治療效果更優,確定記憶鈦合金內固定術的應用價值,在結論上與石勇, 洪澤亞, 陳子建[5]等人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應用記憶鈦合金內固定器對上肢長骨干骨折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圍術期各項指標,改善其預后,治療效果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陳繼進.不同內固定治療上肢長骨干骨折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69):13500-13500.
佚名.不同內固定方式治療跟骨骨折112例臨床效果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 2017, 39(1):42-44.
胡海清, 張松, 張華, et al.不同材料和方法內固定治療股骨頸骨折的臨床觀察[J].數理醫藥學雜志, 2016, 29(8):1223-1225.
王愛民.短縮截骨治療四肢長骨干骨折不愈合的臨床療效[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16(1):36-36.
石勇, 洪澤亞, 陳子建,等.不同內固定方式對股骨干骨折術后行動能力的影響[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7, 32(8):847-84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238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