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早期綜合康復護理效果臨床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探討。方法 方便選取該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間收治的76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8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對兩組患者護理效果進行對比。 結果 觀察組: 中樞性高熱5例(13.16%),關節僵硬3例(7.89%),消化道出血2例(5.26%),繼發感染2例(5.26%),觀察組各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16例(42.11%),13例(34.21%),14例(36.84%),7例(18.4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ADL評分方面,護理前觀察組為(30.37±16.42)分,對照組為(29.94±17.16)分,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評分分別為(47.83±8.22)分、(36.13±13.84)分,護理后兩組較護理前均有明顯提升(P<0.05),且護理后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觀察組各指標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對患者自理能力及運動能力有明顯改善作用,提高了患者及家屬對醫護工作的配合度,減少了相關并發癥的發生,使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關鍵詞] 重型顱腦損傷;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并發癥;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4(a)-0154-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8 were convenient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Central hyperthermia 5 cases(13.16%), joint stiffness 3cases (7.89%),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2 cases(5.26%), secondary infection 2 cases(5.26%),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16 cases(42.11%), 13 cases(34.21%), 14 cases(36.84%), 7 cases(18.42%),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DL score, the pre-car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0.37±16.42)poi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29.94±17.16)poin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nursing were (47.83±8.22)points and (36.13±13.84)points,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P<0.0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he nursing,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self-care ability and exercise capacity, improve the coordination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on medical care,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Early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omplications; Quality of life
神經外科臨床中,重型顱腦損傷屬于急性重癥之一,主要因患者顱腦損傷導致丘腦、腦干、大腦皮質等受損引起腦功能缺失,患者出現昏迷、意識障礙等癥狀,嚴重者直接危及生命[1]。所以,為了提高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救治效果,減少后遺癥的發生,在患者治療期間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意義重大。該次研究對該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間收治的76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研究,對早期綜合康復護理應用的效果進行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76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8例。對照組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齡最小29歲,最大64歲,平均(45.3±6.2)歲,其中17例腦挫傷、11例硬腦膜下血腫、10例硬腦膜外血腫;觀察組中,男性27例,女性11例,年齡最小30歲,最大63歲,平均(45.5±6.1)歲,其中16例腦挫傷、12例硬腦膜下血腫、10例硬腦膜外血腫。所有入選患者均經MRI、CT檢查,存在顱挫裂傷、水腫、出血,確診為重型顱腦損傷,符合顱腦損傷診斷標準[2],入院時GCS(格拉斯哥昏迷評分)≤8分;排除伴有嚴重基礎性疾病者、合并有胸腹等臟器及脊柱傷者。該次研究經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家屬知情且簽署同意書。一般資料對比,兩組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 該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包含入院后健康教育、入院指導、生命體征監護等內容。
觀察組 該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給予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干預,對護理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患者需求進行分析和排序,設定護理目標,制定護理計劃并執行,具體如下。
?。?)持續生命體征監測。從患者入院開始,對患者的血壓、呼吸功能、指脈氧、顱內壓、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密切進行監測;同時結合治療需要,定期對肘部靜脈血標本進行采集,及時進行生化指標檢測。
?。?)早期腸內營養支持。入院后,由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疾病癥狀嚴重,多數患者失去自主進食能力,因此入院時為患者留置胃管,保證營養飲食攝入,開始先給予患者低濃度米粉、濃米湯等飲食,如果患者消化道無異常癥狀反應,則可根據患者身高、體重及生化指標給予適用其患者的腸內營養制劑。營養液保證現配現用,控制在150~200 mL/次,溫度38~40℃,4~6次/d[3]。將營養液用胃腸營養泵緩慢泵入,給予患者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時,嚴格按照定量、定時、少食多餐的原則;需要注意的時,為了保持鼻飼管通暢、清潔,在使用前后對鼻飼管均需用溫開水進行沖洗。
?。?)亞低溫療法。嚴格按照“早、快、慢”的原則進行亞低溫治療[4]。對患者腦部溫度早期及時用冰帽降溫,同時給予患者靜脈滴注適量肌松劑及冬眠藥;還可在患者腋動脈、頸動脈等體表大動脈處防治冰塊降溫,將患者體溫控制在32~35℃。復溫時保證升溫緩慢,避免升溫過快引起患者出現低鉀血癥、復溫性休克等并發癥的發生。
(4)預防感染護理。①預防消化道感染。配置營養液時嚴格按照操作要求進行,現配現用,嚴禁過期變質營養液使用,減少患者出現腹瀉、嘔吐等并發癥。鼻飼輸液器用后必須更換,餐具容器每次使用前需進行高溫煮沸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同時對患者口腔衛生做好清潔護理。②預防泌尿系統感染?;颊呔枇糁脤蚬軐颍瑢δ蚬芙思皶巺^每天1~2次用碘伏消毒,同時將導尿管用手輕輕轉動,防止粘連黏膜[5]。待患者清醒后,可將導尿管夾閉,患者有小便意識后,將尿管開放,并在患者膀胱區用手輕按,促進患者排尿,對導尿系統定期進行更換,防止發生逆行感染。③預防肺部感染。對呼吸治療設備及氣道加強管理,吸痰操作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要求,使用無菌吸痰管,操作需輕柔,避免發生誤吸,同時盡可能的減少氣道侵入性操作此時,減少吸入性肺炎的發生。④預防壓瘡。因患者需長期臥床,所以可在患者背下墊設海綿軟墊或適用氣墊床,每日進行床上擦浴一次。同時每間隔1~2 h為患者翻身一次,避免發生褥瘡。
?。?)肢體功能康復訓練。效預防患者出現肌肉萎縮、關節痙攣,患者受傷后48 h內,待患者入院后經搶救生命體征平穩,即可開始給予患者肌力、肢體輕微被動訓練。在鍛煉前,先以溫水擦洗肢體關節并進行按摩,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和軟組織肌腱的軟化,包含關節屈曲、下肢屈伸、上肢屈伸及關節活動等運動,訓練從大關節至小關節,各關節每天活動3~4次,每次5~10遍;對患肢癱瘓的患者,以捏、推拿、按摩、捶打等輔助鍛煉。待患者病情穩定,且能夠自主進行部分功能鍛煉后,可進行上下肢協調運動訓練、起坐訓練、床上平臥、雙膝屈曲訓練等。對于部分動作幅度較大的訓練,則可由護理人員協助進行,如臀部抬起、伸髖運動等;患者進入恢復期后,指導患者進行日?;顒佑柧?,如漱口、洗臉、穿衣,同時對患者的平衡訓練進行指導,包含站立訓練、上下樓梯訓練、步行訓練及床椅轉移訓練等,所有訓練內容均需按照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進行統計對比;生活能力采用ADL評分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偏癱肢體恢復效果進行評分與對比,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肢體恢復效果越好、生活能力越強;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從心理功能、生理功能、情感功能及社會功能幾個方面進行評分,各指標滿分均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用(%)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對比
對兩組患者中樞性高熱、關節僵硬、消化道出血及繼發感染等并發癥發生率進行統計,顯示觀察組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護理前后兩組生活能力對比
在ADL評分方面,護理前觀察組為(30.37±16.42)分,對照組為(29.94±17.16)分,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評分分別為(47.83±8.22)分、(36.13±13.84)分,均較護理前明顯提高(P<0.05),且護理后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173,P<0.05)。
2.3 護理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生活質量各指標評分方面,觀察組各指標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雖然部分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經過緊急救治,挽救了生命,但仍然可能出現肢體功能障礙、意識障礙、言語障礙、認知障礙及行為異常等后遺癥,對患者家庭及個人均帶來沉重負擔[6]。出現上述后遺癥的主要原因除了疾病本身因素外,在治療期間由于患者需行機械通氣、氣管切開、留置多管道及多系統監護等救治措施,破壞了機體原有保護屏障,且治療期間患者需長期臥床,抵抗力下降,因此也增加了多種并發癥的發生,此類并發癥也極易導致患者治療后出現后遺癥[7]。因此,需要在患者治療期間加強護理干預,減少并發癥發生,提高患者預后質量。
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中應用,從基礎護理入手,通過營養支持,加強患者機體對營養的攝取,提高患者的抵抗能力;亞低溫治療,對患者高熱引起的惡心循環進行改善,增強患者腦組織耐受缺氧能力,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緩解腦水腫,改善預后;對感染加強預防,通過呼吸道、泌尿系統及壓瘡預防,減少了醫源性感染的發生;通過康復訓練的應用,使患者在康復過程中,機體運動功能得到訓練,促進肢體循環功能恢復,降低關節僵硬等并發癥的發生。從該次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患者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曹方晴[8]在其研究中顯示,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應用早期康復護理,并發癥發生率僅為7.61%,明顯低于應用常規護理的30.12%,與該本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在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評分方面,觀察組護理后也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對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及生活質量有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應用早期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可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提高預后質量,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應用效果較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葛建英,楊靜.早期康復護理對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偏癱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27):171-172.
[2] 張泉,張紅梅,申志才,等.早期綜合康復對重型顱腦損傷的臨床療效[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8,23(4):276-277.
[3] 仲悅萍,陸鳳英,陳曉艷,等.集束化管理在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早期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上海護理,2018,18(4):45-48.
[4] 陳霞.高壓氧聯合早期康復護理對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39(1):109-111.
[5] 周鳳.早期康復護理對70例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效果的影響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10):98.
[6] 顏中英.對手術后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對促進其偏癱肢體康復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9):129-130.
[7] 李雅瓊.早期康復護理對重型顱腦損傷后肢體偏癱患者康復效果的應用價值[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3):400-401.
[8] 曹方晴.神經節苷脂和康復護理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早期康復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7,21(21):28-30.
?。ㄊ崭迦掌冢?019-01-10)
[作者簡介] 羅琰(1978-),女,云南昭通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外科護理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574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