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神經內科護理應用于腦卒中患者康復的臨床效果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研究。方法 自本院2017年9月~2018年6月神經內科收治的腦卒中患者中隨機選取78例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各39例。觀察組患者采用康復護理干預方案,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方案。根據護理后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總體有效率、臨床不良反應發生率來分析康復護理干預下治療腦卒中的應用效果。結果 經試驗對比,對照組患者的好轉情況明顯低于觀察組患者,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后的護理工作總體有效率為87.2%,觀察組患者的總體有效率為97.4%,兩組數據對比存在顯著差異,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康復護理干預下治療神經內科腦卒中取得了顯著的治療效果,降低了臨床不良反應的發生,并且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適合臨床應用。
  關鍵詞:神經內科護理;腦卒中患者康復;臨床效果
  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變,使得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而這些疾病又是腦卒中發病的危險因素。腦卒中屬于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有著較高的發病率、致殘率等,患者發病后往往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語、偏癱等情況,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帶來不利影響。研究通過選取神經內科收治的腦卒中患者106例分為對照組(實施神經內科常規護理模式)與觀察組(實施神經內科康復護理模式),對比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從河南省溫縣人民醫院自2017年9月~2018年6月神經內科收治的腦卒中患者中隨機選取78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9例。其中對照組女27例,男12例,年齡在49~80歲,平均年齡(60.9±3.1)歲;觀察組女24例,男15例,年齡在52~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1±3.2)歲;所有患者中,有49例患者是左側偏癱,有29例患者為右側偏癱,所有患者均已被確診為是腦卒中疾病,檢查結果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并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身高、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數據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神經內科常規護理,按照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的護理規范為其實施基礎護理,指導患者正確、按時用藥,叮囑患者注意飲食,告知患者輸液等治療的注意事項,監測患者的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為患者實施常規康復訓練。觀察組:神經內科康復護理,具體為:(1)心理康復護理:腦卒中患者多存在失語、偏癱等神經功能缺損的現象,對患者的心理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使患者產生孤單、焦慮、急躁甚至抑郁等情緒,護理人員要悉心的與患者交流,為其實施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緩解患者壓力,減少其負性情緒。(2)飲食康復護理:部分腦卒中患者會存在吞咽障礙,醫護人員要實施針對性的飲食護理,可用棉棒沾取少量的水,在患者的咽后壁、舌根、軟腭部位等實施輕微刺激,一天可實施三次,指導患者進行吞咽動作,增加吞咽力量,還可指導患者進行甲狀軟骨上端練習,恢復吞咽能力。(3)體位康復護理:指導并幫助患者取患側臥位,使癱瘓的肢體與關節承受足夠的壓力,增加肢體感覺,刺激肢體,抑制或緩解痙攣。(4)功能訓練:協助患者進行床上活動、站位、座位、移步等練習,鼓勵患者盡可能自主進食、梳頭、洗漱、如廁等,從而促進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復。幫助患者進行語言功能鍛煉,可每日為其讀報、播放視頻等,先從單字發音到詞組發音,最后到短句練習。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分數0-24分,分數越低則反映神經功能康復越好)、肢體功能評分(FMA,分數0-100分,分數越高則反映肢體功能恢復越好)、日常生活能力評分(ADL,分數0-100分,分數越高則反映日常生活能力越強)。
  2結果
  經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治療后發現,對照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上肢活動能力的好轉情況明顯低于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后的護理工作總體有效率為87.2%,觀察組患者的總體有效率為97.4%,兩組數據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進入到21世紀后,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嚴重,該病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腦卒中的致死率和致殘率相對其他疾病來說很高,患者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和康復護理,會給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不良的影響??祻妥o理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護理方式,可以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而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針對性康復護理,由于其專業性能更好地適應新時期護理要求。該護理模式以患者為中心,結合患者病情實際和恢復情況適時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幫助康復,顯著加快了恢復速度,減少了并發癥的產生,和常規護理相比康復護理的人文關懷顯現的更多,能有效緩解緊張的醫患關系。各個步驟的護理方法也都能發揮各自的作用,基礎護理可以改善患者機體功能,尤其是吞咽和肢體的運動,可減少相關部位誘發病的出現;心理護理通過對患者不良情緒及時疏導,大大緩解了緊張的精神狀況,提高了治療依從性和自信心;并發癥預防護理對壓瘡和感染病的出現做到了很好的控制,也很大程度改善了預后;中醫護理則是從患者實際病情入手,采用針灸、按摩和主被動運動相結合的手段實施康復訓練。
  結語
  以上實驗得出,康復護理干預下治療神經內科腦卒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促進患者的病情盡早恢復,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適合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倪忠梅.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場分析[J].中外醫療,2017,2:65-166.
  [2]徐春香.神經內科疾病護理中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的護理體會和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8,21:283.
  [3]易曉梅.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7,0(3):6.
  [4]程霞.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8(25):218-218.
  [5]劉麗華.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研究[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7(22):307-308.
  [6]李淑梅.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1(5):147-14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3784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