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神經內科腦卒中護理中行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康復護理在神經內科腦卒中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82例腦卒中患者, 遵從隨機化分組原則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 各41例。研究組行康復護理, 參照組行常規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量表(FMA)及Barthel指數評分。結果 研究組護理總有效率95.12%高于參照組的80.4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前, 參照組FMA及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12.19±5.02)、(36.69±11.71)分, 研究組FMA及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12.21±4.96)、(36.88± 11.65)分,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參照組FMA及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16.94±9.17)、(50.24±11.42)分, 研究組FMA及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26.83±7.82)、(69.82±11.82)分, 兩組FMA及Barthel指數評分均高于護理前, 且研究組FMA及Barthel指數評分均高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護理中采取康復護理效果顯著, 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患肢運動功能, 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值得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 腦卒中;康復護理;神經內科;生活質量;肢體功能
  腦卒中是一種嚴重危害機體健康的疾病, 常見于中老年群體中, 臨床特點可表現為病程長、病情變化快速及恢復緩慢等, 具有較高的致殘及致死率。醫療水平的改善極大程度上提高了腦卒中的治療效果, 但依舊有部分患者會留下后遺癥, 不僅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還會給其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相關資料顯示, 康復護理應用在腦卒中患者中能使其肢體功能得到逐漸恢復[1], 還能達到改良臨床結局的目的?;诖?, 現探討2016年1月~2018年4月本院神經內科收治的82例腦卒中患者采取不同護理干預方法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本院神經內科接收的82例腦卒中患者, 遵從隨機化分組原則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 各41例。研究組中, 男23例, 女18例;年齡45~80歲, 平均年齡(62.85±5.72)歲;病程3 h~4年, 平均病程(1.26±0.92)年;腦梗死29例, 腦出血12例。參照組中, 男25例, 女16例;年齡46~81歲, 平均年齡(62.90±6.04)歲;病程4 h~3年, 平均病程(1.14±0.72)年;腦梗死30例, 腦出血11例。所選患者均經磁共振成像(MRI)或顱腦CT確診, 自愿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精神疾病、嚴重臟器病變及無法配合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護理方法
  1. 2. 1 參照組 實施常規護理。按照神經內科制定的護理流程開展護理服務, 主要包括做好病房清潔衛生工作、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保持患者物品整潔干凈、提供給患者一定的心理疏導、按時為患者翻身、維持其呼吸道暢通。
  1. 2. 2 研究組 在參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康復護理, 具體護理內容如下。
  1. 2. 2. 1 心理康復護理 患者臨床表現一般為失語、偏癱和神經功能缺損等, 患者因受疾病的打擊, 極易形成負面情緒, 護理人員日常工作中需同患者密切溝通, 將疾病基本情況、治療效果等告知患者, 使患者恐懼、擔憂等心理及時消除, 提高康復信心, 主動配合完成各項治療與護理操作。護理人員要與患者構建和諧及相互信任的護患關系, 對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盡量滿足, 聆聽患者內心真實的想法, 以幫助患者排憂解難, 使患者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 進而早日痊愈。
  1. 2. 2. 2 疾病康復教育 對患者及其家屬開展疾病知識宣教, 如疾病形成原因、日常注意事項、治療原理與護理要點等, 使患者能對自身所患疾病有一定的了解, 進而提高對疾病的關注度, 重視疾病的治療過程;教會患者一定的護理技能, 如穿衣、進食等, 使之學會自我管理, 在避免患者喪失生活能力的同時逐漸恢復其對生活的信心。
  1. 2. 2. 3 并發癥護理 由于腦卒中恢復進程慢, 發病時易出現并發癥, 因此臨床護理人員需預先制定出并發癥預防措施。①維持患者呼吸道暢通, 幫助患者及時吸痰, 避免呼吸道受阻, 引起窒息;②關注導尿管暢通情況, 每天對尿液的顏色與尿量進行觀察;③將患者的下肢抬高, 指導患者開展適當的被動或主動運動, 避免下肢形成深靜脈血栓;④幫助患者勤翻身, 以預防壓瘡。
  1. 2. 2. 4 肢體康復護理 作為腦卒中患者康復護理中的重要內容, 對患者開展肢體運動康復護理意義重大, 其不僅有助于改善神經功能缺損, 還可促進康復。護理人員幫助患者選取被動體位與功能位, 按肢體關節活動范圍及方向開展被動運動, 對患者的患肢進行適當按摩, 3次/d, 30 min/次;囑患者主動開展日常訓練, 病發4 d后指導其開展康復訓練, 主要訓練其肢體活動功能, 活動肌肉及關節, 由臥位到坐位, 由站立到行走, 并學會在床上翻身。定期測量患者血壓, 若血壓較高, 需采取降壓干預。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觀察并比較兩組治療效果。按照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2]評估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 并以此判定臨床療效: NIHSS評分減少91%~100%且病殘程度為0級表示痊愈;NIHSS評分減少46%~90%且病殘程度為Ⅰ~Ⅲ級表示顯效;NIHSS評分減少18%~45%表示有效;NIHSS評分減少<18%或惡化表示無效??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參 考FMA量表評估兩組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 并作比較, 評分與上述指標呈正相關。③根據Barthel指數評定量表評定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并作比較, 評分與上述指標呈正相關。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研究組護理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FMA及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 護理前, 兩組FMA 及Barthel指數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兩組FMA及Barthel指數評分均高于護理前, 且研究組FMA及Barthel指數評分均高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腦卒中屬于神經內科疾病, 由于致殘率與致死率較高, 不僅會危害患者的生理健康, 還會降低其生活質量, 因此臨床醫護人員需提高重視。調查獲悉, 康復護理運用在腦卒中患者中不僅能重構大腦皮層環路[3-6], 還可逐漸恢復患者的運動功能。
  本次研究將納入的82例腦卒中患者分為兩組, 并制定不同的護理方案, 結果顯示, 研究組護理總有效率95.12%高于參照組的80.4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研究組制定的護理措施更具有實用性, 能滿足患者的康復需求;另外, 通過對比各項臨床指標發現, 護理前, 參照組FMA 及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12.19±5.02)、(36.69±11.71)分, 研究組FMA及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12.21±4.96)、(36.88± 11.65)分,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 參照組FMA及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16.94±9.17)、(50.24± 11.42)分, 研究組FMA及Barthel指數評分分別為(26.83± 7.82)、(69.82±11.82)分, 兩組FMA及Barthel指數評分均高于護理前, 且研究組FMA及Barthel指數評分均高于參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再次證實康復護理勝于常規護理, 能通過改善腦卒中患者的生理狀態, 使其生活能力更接近于正常人。陸麗華[4]研究指出, 即使腦卒中患者接受了積極的治療, 存活后也極有可能遺留下不同程度的障礙, 此類障礙會使患者正常的生活明顯受到影響;但中樞神經系統結構功能比較特殊, 具備一定的代償能力, 能重組神經系統功能。因而, 在腦卒中患者治療期間, 盡早接受康復護理十分必要, 其屬于一種鞏固治療方式, 能通過實施各種護理措施, 縮短療程、緩解痛苦、促進康復, 最終在對癥治療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療效, 達到預期的康復效果[7-10]。
  綜上所述, 康復護理運用于神經內科腦卒中患者中效果確切, 能有效促進神經功能、肢體運動功能的恢復, 還可幫助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值得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 何東松. 神經內科護理中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分析. 中外醫學研究, 2016, 14(1):84-85.
  [2] 劉海霞. 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研究.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5, 15(34):40.
  [3] 楊鳳云. 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觀察.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 16(24):191-192.
  [4] 陸麗華. 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研究. 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8, 12(6):209-210.
  [5] 王俊力, 曾輝, 朱淑燁. 腦卒中患者康復護理中行健康教育的臨床作用考察.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 17(15):200.
  [6] 劉衛華. 超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的應用. 中外醫學研究, 2015, 13(23):86-87.
  [7] 黃海燕. 中醫護理對38例首發腦卒中患者肢體功能康復的效果觀察.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11):24-25.
  [8] 胡美玲. 護理干預對預防腦卒中患者再發的臨床觀察. 云南醫藥, 2017, 38(2):205-206.
  [9] 賈盼, 劉欣鑫, 王娜. 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研究觀察.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 17(74):223-224.
  [10] 孔淑珍. 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研究觀察. 中國醫藥指南, 2015(18):267-268.
  [收稿日期:2018-12-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62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