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神經內科護理中腦卒中患者康復護理的臨床體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探討對腦卒中患者實施神經內科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總結護理經驗。方法:從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間診治的腦卒中患者當中隨機抽取77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原則將患者分成兩組,對照組38例,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39例,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神經內科康復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的有效率為92.3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95%,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更加明顯,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4.87%,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6.32%,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腦卒中患者實施神經內科康復護理干預,效果確切,是臨床上對腦卒中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優良選擇。
  【關鍵詞】:腦卒中;神經內科;康復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77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1
  為了進一步明確對腦卒中患者實施神經內科康復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我院對診治的部分腦卒中患者嘗試采用神經內科康復護理干預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具體情況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資料來源于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間診治的腦卒中患者,隨機抽取77例,按照隨機原則將患者分成兩組,對照組38例,男性和女性患者的數量分別是20例和18例,年齡51-79歲,平均(61.35±8.43)歲;觀察組39例,男性和女性患者的數量分別是22例和17例,年齡54-78歲,平均(61.63±8.23)歲。統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沒有發現明顯差異(P>0.05),可以進行統計學對比分析。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主要是根據患者的病情給予患者病情觀察、處理等,保持患者生命體征穩定。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神經內科康復護理,具體如下:(1)加強健康宣教,做好心理康復護理。對于意識清醒的患者,護理人員需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解釋腦卒中的發病機制、影響因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內容,提高患者和認識程度,促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同時,在和患者溝通的過程中,認真分析患者出現負面情緒的原因,針對性紓解,多說一些患者感興趣的話題以及康復治療成功的案例,以轉移患者的注意力,提高患者的信心。另外,主動尋求患者家屬的支持,囑咐家屬多給予患者一些安慰和鼓勵,讓患者安心養病。(2)運動康復護理。對于腦卒中患者來說,早期積極進行運動康復鍛煉至關重要,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梢栽谠缙诮o予患者藥物聯合針灸理療等康復治療,特別是需要注意加強肢體功能鍛煉,早期幫助患者進行被動運動,隨著時間的推移,鼓勵患者主動運動,以改善患者肢體功能障礙情況。(3)加強對并發癥的護理。對于插導尿管的患者,需要注意觀察患者導尿管是否通暢,并注意觀察患者尿液的性狀,預防患者發生泌尿系統感染。還需要加強口腔護理,促進排痰,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暢。另外,還需要注意抬高患者的下肢,并加強按摩鍛煉,防止患者出現下肢靜脈血栓等情況。
  1.3 觀察項目和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護理效果、護理前后神經缺損評分變化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1)治療效果:生活可以自理,病殘程度為0級,NIHSS評分減少大于等于90%,判定為臨床控制;癥狀明顯改善,病程程度為1-3級,NIHSS評分減少大于45%,判定為顯效;有效是指NIHSS評分減少大于等于19%,癥狀有所改善;沒有達到以上標準,判定為無效[1]。(2)觀察兩組神經缺損(NIHSS)評分:分數越高,表示神經缺損越嚴重[2]。(3)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得分在90分以上判定為滿意,80-90分判定為基本滿意,80分以下判定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NIHSS評分變化情況
  經過不同護理,觀察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更加明顯,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患者分別29例、8例和2例,滿意度為94.87%,對照組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患者分別16例、13例和9例,滿意度為76.32%,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9.6853,P<0.05)
  3 討論
  腦卒中又稱為中風,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主要的發病人群為老年人,近年來有逐漸向年輕化發展的趨勢。腦卒中發病比較急,病情兇險,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3]。隨著醫療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腦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但是預后情況較差的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容易出現多種后遺癥,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對此,需要加強對腦卒中患者的護理干預[4-5]。我院對診治的部分腦卒中患者采用神經內科康復護理,取得了顯著效果。神經內科康復護理干預包括身心護理、肢體功能鍛煉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種臨床癥狀,降低神經缺損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通過本文的研究發現,采用神經內科康復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治療效果,治療的有效率為92.3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95%,并且經過護理,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改善更加明顯(P<0.05)。另外,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4.87%,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本文的研究結果與孫慧玉[6]在相關課題當中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這就說明對腦卒中患者實施神經內科康復護理可以取得顯著效果,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王博.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4):216-217.
  忻燕.神經內科護理人員腦卒中康復認知現狀調查與培訓建議[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15):18-19.
  何東松.神經內科護理中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01):84-85.
  王俊霞.關于神經內科護理中對腦卒中康復護理的初探[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5):187-188.
  楊麗梅,吳紅恩.神經內科護理中腦卒中患者康復護理的臨床體會[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4,29(S2):291.
  孫慧玉.神經內科護理中腦卒中康復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04):218-21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957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