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腦卒中患者45例康復護理體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目的 探討腦卒中患者的護理方法,降低死亡率。  方法 對我院腦卒中收治入院的45例患者的護理方式進行觀察。  結果 通過有效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和護理,死亡4例,1例,其余41例患者的病情經過護理都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和好轉,并均已順利出院。  結論 提高護理質量,對于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腦卒中   康復  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1
  腦卒中是一種急性疾病,由于腦循環功能障礙所致,最終造成腦功能缺損,通常包含腦梗死、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和經濟負擔重等特點,是我國排名第一位的致殘性疾病【1】。為提高對腦卒中的治愈率,減少病死率和致殘率,提高出院后的生活質量,筆者通過對本院治的45例腦卒中患者的臨床資料回顧性總結并進行分析,將護理體會總結并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本院共收治腦卒中患者45例,本組資料收集于神經內科和病案科。45例腦卒中患者中,其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齡在51~80 歲,平均年齡為68.4歲。均有高血壓病史,其中,23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壓病史10年以上,12例有1~2次腦出血史。腦出血19例,腦梗塞26例。主要臨床表現:偏癱27例,運動性失語10例,癡呆4例,持續性植物狀態4例。經入院確診后,在醫生制定的藥物與康復綜合治療方案中,全程對患者施行整體護理,在護理過程中充分體現對患者的人文關懷。
  2 護理
  2.1 臨床護理
  2.1.1 強化基礎護理工作  治療初期,患者若處于意識不清、類似于植物人的狀態,護理人員需要幫助患者完成一切維持生命活動的護理操作。如通過頭高足低臥位來降低顱內高壓、低流量低濃度持續性吸氧來保證氧氣的供給、24小時床旁心電監護來觀測血氧飽和度和血壓的變化、每2小時翻身一次來防止壓瘡和深靜脈血栓的形成【2】、通過鼻飼法為患者提供胃腸道營養物質。在日常狐貍中,應該保持患者機體的電解質平衡,一旦患者的酸堿環境被打亂,會加重原有損傷【3】,因此還需關注并調整患者水電解質平衡。
  2.2.2 早期康復訓練  由于患者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一切都需要由護士和家人進行照顧,故早期進行院內康復訓練顯得尤為重要,正確的訓練,可以提高患者的運動、感覺功能,WHO建議,腦卒中患者早期進行系統規范及個體康復治療護理可降低致殘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腦卒中后,腦功能恢復在前3個月最快,康復訓練營盡早開始。早期康復訓練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早期的活動,對于身體可以耐受的,可協助其下床、坐下、站立等,提高正立位置的耐受;對于處于昏迷狀態的患者,可采取被動體位,由護士為其更換姿勢和體位,并進行按摩和被動運動、翻身訓練和橋式訓練等,從而可促進自主神經功能的恢復。同時還可配合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語言療法、音樂療法等【4】,來作為患者早期的康復訓練。
  2.2.3 飲食護理   急性期給與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不能進食者可采取鼻飼進食,禁止食辛辣、油炸類食物。待病情穩定后,也不宜進行大補,根據不同的患者制定出各種飲食方案,并運用中醫指導辨證用膳。
  2.2 心理護理  腦卒中后患者行動不便,許多基本生活功能消失,在康復早期焦慮心較重、康復后期的抑郁心理較重【5】, 不利于疾病康復。而且在康復后期,也多出現有性格和行為障礙。因此,在疾病不同的發展階段,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為不同的患者制訂出不同的心理護理措施,從而減輕其焦慮和抑郁。通過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可使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來配合治療和康復,有助于疾病的恢復。
  2.3 出院后護理 腦卒中的康復是需要一個長期的、漫長的過程,出院后患者仍需要堅持進行康復訓練。當前我國腦卒中家庭護理的內容還停留在一般的生活照顧上,甚至帶有盲目性和隨意性,因此我們醫護人員應在辦理出院前為患者及家屬做好健康教育,且長期對患者的康復訓練進行干預指導,對家屬進行情感和知識上的支持,從而有助于疾病的恢復和預防其復發。
  3 結果
  經過臨床護理,45例腦卒中患者,因顱內再出血死亡患者1例,因腦疝死亡患者2例,因呼吸衰竭死亡患者1例,其余41例患者的病情經過護理都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和好轉,并均已順利出院。
  4 討論
  對于腦卒中患者,給予及時的治療和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于促進患者的康復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往往在治療后,患者會有很多并發癥或后遺癥,輕者遺留偏癱、失語、癡呆,重者呈持續性植物人狀態,強調在院內早期康復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出院后的后期康復的重要性。因此,應強化患病全程的護理工作,在院內,需早期、系統規范的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全程為患者實施科學性的人文護理,更好、更快、更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運動功能;在院外,需要長期對患者及其家庭進行康復的干預指導,充分發揮和發展患者的殘存功能和代償功能,從而來為患者提高生活質量,幫助患者重返社會,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參考文獻
  Galletta M,Portoghese I,Battistelli A,et al. The roles of unit leadership and nurse - physician collaboration on nursing turnover intention[J]. J Adv Nurs,2013,6 9(8):1771-1784.
  劉洪麗. 呼吸科54例壓瘡的護理體會[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6,33(4):411
  李文靜.腦卒中后早發型癲癰25例護理體會[J].基層醫學論壇,2012.16(12):1513-1514.
  王隴德,王金環,彭斌,等.《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6》概要[J].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17,14(4):217-224.
  張捧玉,白煒煒, 王貴玲, 等. 腦卒中后抑郁的早期干預對近期康復預后的影響[ J] . 中國臨床康復, 2002,8( 6): 340-34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7025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