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  > 中國論文網 > 
  • 醫學論文  > 
  • 復方血栓通聯合羥苯磺酸鈣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管生長因子水平及視力的影響

復方血栓通聯合羥苯磺酸鈣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管生長因子水平及視力的影響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討復方血栓通聯合羥苯磺酸鈣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管生長因子水平及視力的影響。方法 將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9例,對照組患者采用羥苯磺酸鈣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復方血栓通,對兩組患者療效及血管生長因子、視力進行觀察。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92%,明顯較對照組81.63%高(P<0.05);兩組治療前的血管生長因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血管生長因子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治療前的視力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視力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復方血栓通聯合羥苯磺酸鈣可有效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能控制血管生長因子水平,也能改善患者視力,值得推廣。
  [關鍵詞] 復方血栓通;羥苯磺酸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血管生長因子;視力
  [中圖分類號] R58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4(a)-0180-02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為糖尿病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是長期血糖異常引發的微循環障礙所致疾病,為特異性眼底病變。該病主要表現為視物閃光、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若未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治療,可能導致不可逆失明,對患者生存質量造成嚴重影響[1]。目前,臨床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方法包括手術與藥物治療,手術治療范圍較小,僅適用于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對非增殖性病變療效有限,因此,早期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主要采用藥物治療。該研究為探討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有效方法,將復方血栓通聯合羥苯磺酸鈣用于臨床治療中,對選取2016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98例患者進行隨機、對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選擇98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進行研究,所有患者對該研究知情同意,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符合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診斷標準[2];均為I~III期;無其他眼科疾病;年齡<80歲。排除標準:對該研究藥物過敏者;精神疾病史;重要臟器功能不全者;哺乳期、妊娠期女性;合并免疫系統疾病者。
  98例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9例。觀察組: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齡55~78歲,平均年齡(66.82±4.03)歲。糖尿病病程3~15年,平均病程(8.32±1.25)年。分期:I期12例,II期24例,III期13例。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22例,年齡53~79歲,平均年齡(66.41±4.11)歲。糖尿病病程3~18年,平均病程(8.18±1.21)年。分期:I期13例,II期25例,III期1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基礎治療,包括胰島素皮下注射或口服降糖藥、飲食控制、運動療法等,將控制血糖控制到8.0 mmol/L以下,餐后2 h血糖控制在10.0 mmol/L以下。
  對照組加用羥苯磺酸鈣片(國藥準字H20030087)500 mg,3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復方血栓通膠囊(國藥準字Z20030017),0.5 g/次,3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評估兩組治療效果。②分別在治療前、治療后抽取空腹靜脈血4 mL,以3 5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清進行檢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③采用視力表檢測患者治療前后視力情況(視力值換算為LogMAR視力);視野灰度以眼底熒光造影技術觀察眼底血管形態,以Zeiss 720型視野分析儀檢測視野灰度值。
  1.4  療效判斷標準
  顯效:視力改善超過2行,眼底出血及水腫消失;有效:視力改善1~2行,眼底出血及水腫有改善;無效:視力無改善,眼底水腫、眼底出血無變化,甚至有加重[3]。
  1.5  統計方法
  研究數據均錄入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經t檢驗,(x±s)表示,計數資料以χ2檢驗,率(%)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5.92%、81.6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VEGF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前的VEGF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VEGF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視力情況比較
  兩組治療前的LogMAR視力、視野灰度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上述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為特異性眼底病變,其病理變化為視網膜血管的抑制因子與刺激因子失衡,血-視網膜屏障功能下降。近年來,隨著糖尿病發病率逐年上升,導致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病率也隨之增加。目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但多數學者認為與高血糖、胰島功能、炎性反應等相關[4]。長期高血糖狀態會導致組織缺氧,血紅蛋白變形能力下降,視網膜血流量減少,形成微血栓,進而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給予藥物治療是控制該病進展的關鍵,但是對于用藥方案的選擇尚存在爭議。   該研究將復方血栓通聯合羥苯磺酸鈣用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治療中,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表明聯用復方血栓通的效果優于單用羥苯磺酸鈣。羥苯磺酸鈣為口服血管保護劑,可經過抑制及逆轉全血與血漿高黏性、血小板高活性、毛細血管高通透性,進而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視網膜毛細血管的高滲透性[5]。羥苯磺酸鈣還能抑制還原酶產生,也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控制山梨醇形成,減輕內皮細胞功能紊亂[6]。復方血栓通為中藥制劑,由三七、丹參、玄參、黃芪組成,三七與丹參有活血化瘀之效,黃芪能補中益氣,玄參可滋陰去火。經現代藥理研究表明,丹參與三七有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也能預防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環;三七含有黃酮苷與三七總皂苷,具有顯著抗氧化效果,進而抑制細胞凋亡。玄參與黃芪可改善血流動力學,也具有抗脂質過氧化效果[7]。有學者研究顯示,復方血栓通聯合羥苯磺酸鈣具有協同效應,能改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微血栓狀態,也能提高視力[8]。該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VEGF水平低于對照組,視力情況也優于對照組,表明復方血栓通聯合羥苯磺酸鈣能改善血管內皮功能,也能提高患者視力,與上述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復方血栓通聯合羥苯磺酸鈣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效果滿意,也能提高患者視力,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裴瑞,高珩.復方血栓通膠囊聯合羥苯磺酸鈣治療早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療效及對 hs -CRP、VEGF 和 IGF -1水平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1(35):3896-3898.
  [2]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眼底病學組. 我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診療指南(2014年)[J]. 中華眼科雜志, 2014, 50(11):851-865.
  [3]  呂林總.糖尿病視網膜病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25-27.
  [4]  陳曉樂,韓金濤,陳曉鵬,等.復方血栓通膠囊聯合卡波金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清炎癥因子及視野缺損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3):241-244.
  [5]  李文娟,單武強,張小強,等.羥苯磺酸鈣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效果及對Periostin、VEGF表達的影響[J].臨床眼科雜志,2017,25(5):401-404.
  [6]  杜軍輝,李蓉,劉宋芳,等.復方血栓通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對患者氧化應激水平與視網膜中央動脈血流的影響[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13(2):221-224.
  [7]  杜軍輝,張中,李俊琪,等.復方血栓通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脂及眼底微動脈瘤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7(6):663-665.
  [8]  馬京平.復方血栓通膠囊聯合羥苯磺酸鈣治療早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J].國際眼科雜志,2018,18(2):305-308.
 ?。ㄊ崭迦掌冢?019-01-07)
  [作者簡介] 黎云(1970-),女,山東淄博人,大專,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眼科。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0829.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