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急危重癥患者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的臨床療效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目的:觀察急危重癥患者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我院收入的急危重癥患者共計66例為觀察樣本,時段為2017年6月~2018年6月。按照“計算機表法”完成每組的處理,其中參照組(n=33例)選擇常規治療方案,觀察組(n=33例)選擇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方案。結果:觀察組的呼吸復蘇率以及達到呼吸穩定時間均優于參照組的對應情況,且表現為P值<0.05,統計價值突出。結論:急危重癥患者選擇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方案后,能夠獲取更高的療效結果,實現呼吸復蘇率以及達到呼吸穩定時間的改善目標,是值得推薦的。
  【關鍵詞】急危重癥患者;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45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2
  很多種的內科性疾病或嚴重性的外傷均會促使急危重癥產生,臨床患者會呈現出低氧血癥,且程度不一。進行搶救的時候患者還有可能會產生呼吸功能性障礙等等,所以,選擇正確、科學的呼吸管理辦法針對此類患者成功搶救十分重要[1]。我院從2017年6月~2018年6月區間段挑選出66例急危重癥病例,其中一組選擇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方案的臨床療效更高,具體療效內容見:
  1 資料、方法
  1.1 患者資料
  66例觀察樣本都是我院收入的急危重癥患者,且選定時間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依據“計算機表法”完成每組的處理,其中參照組(n=33例):男性患者統計20例,女性患者統計13例,最高年齡數值76歲,最低年齡數值46歲,平均年齡數值(60.66±3.27)歲;觀察組(n=33例):男性患者統計19例,女性患者統計14例,最高年齡數值77歲,最低年齡數值46歲,平均年齡數值(61.71±3.64)歲。選擇t處理體現出P值>0.05的檢驗結果,無統計價值。
  1.2 方法
  參照組選擇常規治療方案,即對患者執行常規化呼吸支持措施[2]。觀察組選擇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方案,詳細操作為:(1)第1階段,協助患者選擇相對適宜的體位進行復蘇,比如:半臥位或是側臥位,讓他們將頭部仰起且抬頜,這樣利于開放患者起到,從而把氣道內部分泌物或是嘔吐物徹底清理干凈,以免出現窒息情況。對患者進行胸背的按壓,且指引教導他們開展胸廊相關它運動,利于交換氣體等,讓他們慢慢實現自主性呼吸。要是沒有效果,便可以執行下一階段治療內容。(2)第2階段,讓患者進行以鼻導管為基礎的吸氧性治療,保證他們可以充分的給氧。要是患者產生呼吸性衰竭或是心臟出現驟?,F象,便需要選擇氣管插管方式完成通氣支持等。若是這種辦法也無效,便可以繼續執行下一階段的治療操作[3]。(3)第3階段,給患者執行氣管切開術治療,要是患者存在很危急的情況,就可以選擇環甲膜穿刺方案。若是患者們還是存在意識性障礙且合并呼吸困難癥狀,就可以選擇呼吸機進行吸氧支持方案。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呼吸復蘇情況以及達到呼吸穩定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66例患者的治療數據內容輸入進統計處理軟件“SPSS17.0”中,且復蘇率選擇%及n體現,同時以X2完成處理;達到呼吸穩定時間選擇均數及標準差體現,同時以t完成處理。最終,處理結果表現出P值<0.05為統計價值突出。
  2 結果
  2.1 復蘇率
  觀察組患者的呼吸復蘇率達到90.91%(30/33);參照組患者的呼吸復蘇率達到69.69%(23/33)。比較下,觀察組患者的呼吸復蘇情況更好,且呈現出X2=4.6938、P=0.0302的最終處理結果,統計價值突出。
  2.2 達到呼吸穩定時間
  觀察組患者達到呼吸穩定時間統計(43.38±4.62)min;參照組患者達到呼吸穩定時間統計(56.04±7.17)min。比較下,觀察組患者達到呼吸穩定時間相對更短,且呈現出t=8.7762、P=0.0000的最終處理結果,統計價值突出。
  3 討論
  急危重癥在開始病發的時候患者會有低氧血癥產生,這種病癥會使得患者們產生呼吸功能性障礙或者呼吸困難等等不良表現,也會進一步增加患者們的生命危險。在進行急診治療的時候,需要先對其實施呼吸道管理措施,經氣道的有效開放,以及清理氣道內部異物等方式實現對呼吸道的有效疏通,進而促進患者呼吸功能的良好回復。選擇常規治療方案的呼吸支持措施,主要是需要依附醫師以往經驗對呼吸支持有效方式進行恰當選擇,這一操作存在很大的主觀性,進行急救時候臨床醫師很有可能由于負責的情況進而選擇失誤[4]。但是,呼吸階梯性治療方案,卻是以呼吸管理系統為基礎對存在不同輕重程度病情的患者實施個體化治療且分階段進行,也就是針對輕度患者實施無創性的第1階段治療(體位復蘇+氣道護理管理),若是無效實施第2階段治療(無創性面罩以及導管吸氧),針對更為嚴重的患者實施第3階段治療(氣管插管或是切管切開),此階段治療存在有創性。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呼吸復蘇率達到90.91%(30例)高于參照組的69.69%(23例);且達到呼吸穩定時間(43.38±4.62)min短于參照組的(56.04±7.17)min,最終均體現為P值<0.05,這樣的治療結果與馬漢寧, 姬艷燕[5]中治療研究內容相近,展現出呼吸階梯性治療選擇且應用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呼吸階梯性治療應用在急危重癥患者治療中,能獲得更好的呼吸復蘇情況,且減少達到呼吸穩定的時間,是非常值得推薦的一種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何池友. 急危重癥患者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的臨床療效研究[J]. 基層醫學論壇, 2017(29).
  洪偉強. 急危重癥患者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臨床療效評估[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7(08):68-69.
  卞鋒全, 曹振, 邵程. 急危重癥患者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的臨床療效評估[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8, v.5;No.261(48):46.
  左燕芹, 何曉燕, 周炳增. 急危重癥患者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的臨床意義[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 v.18(61):85+88.
  馬漢寧, 姬艷燕. 急危重癥患者急診呼吸階梯性治療的臨床研究[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 18(90):7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696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