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布司他在高尿酸血癥伴慢性腎病患者中的藥代動力學及藥效學評價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評價非布司他在高尿酸血癥伴慢性腎病患者中的藥代動力學及藥效學。方法 45例高尿酸血癥伴慢性腎病患者, 隨機分成1組、2組和3組, 各15例。1組接受單次空腹口服40 mg非布司他, 2組接受單次空腹口服80 mg非布司他, 3組接受單次空腹口服120 mg非布司他。2組患者在單次給藥后, 繼續空腹口服80 mg非布司他進行治療, 1次/d, 連續服藥1個月。比較三組患者治療后的血藥濃度和血尿酸水平。結果 治療前, 三組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 1組患者血尿酸水平為(8.39±1.24)mg/dl, 2組患者血尿酸水平為(6.63±1.44)mg/dl, 3組患者血尿酸水平為(8.32±1.37)mg/dl, 2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顯低于1組、2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尿酸血癥伴發慢性腎病患者接受非布司他治療后, 其血尿酸水平明顯下降, 患者的預后效果比較理想, 臨床中可以進行推廣使用。
【關鍵詞】 非布司他;高尿酸血癥;慢性腎病;藥代動力學;藥效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1.060
高尿酸血癥患者體內尿酸產物增加, 排泄導致的無尿、少尿、尿毒癥等癥狀引起了患者的發病[1], 患者初期并沒有明顯的表現, 患者體內尿酸水平的增加, 會導致患者的各種癥狀, 比如厭食、乏力、血尿等, 患者會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癥狀。高尿酸血癥會引起患者痛風癥狀, 患者體內的血尿酸指標>6.8 mg/dl后, 患者的關節部位會產生尿酸結晶, 因此患者會出現痛風?;颊唧w內尿酸水平的高低和慢性腎病以及高血壓等疾病的關聯也比較緊密, 因此臨床中不容忽視。非布司他是一種選擇抑制劑[2], 內含非布佐司他, 主要是對痛風高尿酸血癥給予治療的藥物, 能夠長期使用, 藥物的代謝經過肝臟排出, 如果患者有腎功能缺損疾病, 則使用藥物時應該對藥物劑量進行調整。高尿酸血癥會讓患者出現痛風癥狀, 因此本院對患者進行非布司治療,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 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45例高尿酸血癥伴慢性腎病患者, 隨機分成1組、2組和3組, 各15例。1組患者中, 男10例, 女5例, 年齡最小36歲, 最大62歲, 平均年齡(49.56±4.54)歲;2組患者中, 男9例, 女6例, 年齡最小35歲, 最大60歲, 平均年齡(49.12±4.20)歲;3組患者中, 男11例, 女4例, 年齡最小37歲, 最大61歲, 平均年齡(49.32±4.52)歲。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組患者接受單次空腹口服40 mg非布司他治療;2組患者接受單次空腹口服80 mg非布司他治療;3組患者接受單次空腹口服120 mg非布司他治療。2組患者在單次給藥后, 繼續空腹口服80 mg非布司他進行治療, 1次/d, 連續服藥1個月。三組患者在服藥前后30 min、1 h、3 h、5 h、8 h、12 h、18 h、24 h取5 ml上肢靜脈血, 3 ml用肝素抗凝管收集, 進行離心操作, 在-80℃下冷凍, 用于血藥濃度檢測;2 ml靜脈血用于血尿酸水平檢測。色譜條件:色譜柱型號為ZORBAX SB-C18, 尺寸為3.0 mm×150 mm, 3.5 μm, 預柱Symmetry-C18, 尺寸為4.6 mm×12.5 mm, 5 μm, 甲醇-水(0.1%甲酸)=80∶20, 柱液流速0.5 ml/min, 溫度25℃, 進樣量10 μl。
質譜條件:采用大氣壓電噴霧離子源(ESI)負離子模式, 多重反應選擇離子監測, 離子源霧化器溫度350℃, 壓力241.5 kPa, 反吹氣流量11 L/min, 毛細管電壓4 kV非布司他母離子及字離子m/z為315.2/271.0, 解簇電壓90 V, 額碰撞電能1 V, 內標依托酸母離子及子離子m/z為286.2/242.1, 解簇電壓80 V, 碰撞電能10 V。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三組患者血漿中非布司他藥物的濃度, 檢驗患者的血尿酸水平。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治療前, 三組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 1組患者血尿酸水平為(8.39±1.24)mg/dl, 2組患者血尿酸水平為(6.63±1.44)mg/dl, 3組患者血尿酸水平為(8.32±1.37)mg/dl, 2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顯低于1組、2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三組患者服用非布司他的藥代動力學參數見表2。
3 討論
高尿酸血癥會引起患者出現痛風癥狀, 患者體內血尿酸指標>6.8 mg/dl后, 患者的關節部位會產生尿酸結晶, 因此出現痛風癥狀[1-3]?;颊唧w內尿酸水平的高低和慢性腎病以及高血壓等疾病的關聯也比較緊密, 因此臨床中不容忽視。高尿酸血癥患者體內尿酸產物增加, 排泄導致的無尿、少尿、尿毒癥等癥狀引起了患者發病[4-7], 患者初期并沒有明顯表現, 患者體內尿酸水平的增加, 會導致患者的各種癥狀, 比如厭食、乏力、血尿等, 患者會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癥狀。
非布司他是一種選擇抑制劑[2], 內含非布佐司他, 能夠長期使用, 藥物的代謝經過肝臟排出, 如果患者有腎功能缺損疾病, 則使用藥物時, 應該對藥物的劑量進行調整[8-10]。 本研究結果顯示, 高尿酸血癥伴慢性腎病患者空腹單次服用40~120 mg非布司他呈線性藥代動力學特征。連續服用藥物1個月后, 非布司他在患者體內的吸收速度及吸收程度并無明顯改變, 無在體內蓄積的現象。治療前, 三組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 1組患者血尿酸水平為(8.39±1.24)mg/dl, 2組患者血尿酸水平為(6.63±1.44)mg/dl, 3組患者血尿酸水平為(8.32±1.37)mg/dl, 2組患者血尿酸水平明顯低于1組、2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高尿酸血癥伴發慢性腎病患者接受非布司他治療后, 其血尿酸水平明顯下降, 患者的預后效果比較理想, 臨床中可以進行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陶小軍, 金星, 陶沙, 等. 不同劑量非布司他對痛風伴高尿酸血癥的效果及對內皮素-1水平的影響. 中國全科醫學, 2014, 17(2):170-172.
[2] 張玉秋. 治療高尿酸血癥致慢性痛風的新藥非布司他.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1, 11(12):1406-1407.
[3] 劉林林, 曾彩雯, 何芳, 等. 非布司他的藥理作用、藥代動力學及臨床研究進展. 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2, 52(8):88-91.
[4] 黃好武, 黃穎斌, 黃歡文, 等. 非布司他在高尿酸血癥伴慢性腎病患者中的藥代動力學及藥效學研究.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5, 31(13):1258-1261.
[5] 李威.非布司他與別嘌醇在痛風中應用的短期臨床效果對照分析.空軍醫學雜志, 2017, 33(1);48-51.
[6] 施連勇, 張海波, 胡濤, 等. 非布司他的合成及關鍵中間體雜質研究. 中國醫藥工業雜志, 2016, 47(1):22-24.
[7] 方芳, 王鵬. 非布司他與別嘌呤醇治療痛風隨機對照試驗系統評價. 中國藥業, 2016, 25(11):13-19.
[8] 劉歡, 舒建龍, 龐學豐, 等. 痛風方聯合非布司他對痛風高尿酸血癥患者IL-6及IL-12的影響研究. 河北中醫, 2016, 38(11):1676-1679.
[9] 周玥, 陳建軍, 樓季莊, 等.非布司他治療痛風伴重度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療效.江蘇醫藥, 2016, 42(18);2038-2040.
[10] 張進, 劉濤, 姜振宇, 等. 痛風患者血尿酸與血脂水平的關系及非布司他的降血脂作用. 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5, 41(5):1018-1022.
[收稿日期:2018-10-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706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