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尿常規檢查中顯微鏡檢查與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檢查的效果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尿常規檢查中顯微鏡檢查與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檢查的效果。方法 200例行尿常規檢查患者, 均分別采用顯微鏡與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進行尿常規檢查, 比較兩種檢查的白細胞陽性率、酵母菌陽性率、黏液絲陽性率、紅細胞陽性率。結果 顯微鏡檢查結果顯示, 白細胞陽性率為97.00%(194/200)、酵母菌陽性率為70.00%(140/200)、黏液絲陽性率為95.00%(190/200)、紅細胞陽性率為85.00%(170/200);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檢查結果顯示, 白細胞陽性率為85.00%(170/200)、酵母菌陽性率為55.00%(110/200)、黏液絲陽性率為85.00%(170/200)、紅細胞陽性率為70.00%(140/200);顯微鏡檢查白細胞陽性率、酵母菌陽性率、黏液絲陽性率、紅細胞陽性率均明顯高于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檢查,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7.582、9.600、11.111、12.903, P<0.05)。結論 在尿常規檢查中顯微鏡檢查相比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檢查具有較高的陽性率, 應用價值顯著, 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 尿常規;顯微鏡;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1.038
  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 新型檢驗技術不斷出現, 為臨床疾病治療和診斷提供有利保障, 在患者自身法制意識不斷增強情形下, 臨床對實驗室提出較高要求, 而實施標準化、規范化檢查十分重要。尿液分析在臨床應用十分廣泛, 為實驗室檢查項目之一, 尿常規檢驗為泌尿系統疾病檢查過程中的項目, 能為患者診治提供有利依據[1-4]。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具有速度快、重復性好、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便易行等特點, 在尿常規檢驗中廣泛應用, 但是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導致在檢測過程中存在一定誤差率[5], 因此, 本院對顯微鏡檢查與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檢查在尿常規檢查中的應用意義進行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1日~2017年2月10日進行尿常規檢查的2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患者年齡20~61歲, 平均年齡(40.21±11.15)歲;其中女99例、男101例。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分別采用顯微鏡與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進行尿常規檢查。儀器選擇日本Sysmex希森美康UF-1000i, 光學顯微鏡、顯微鏡玻片;配套試劑:清洗液、調焦液、質控液。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檢查:在檢測前應進行質控, 合格后嚴格按照說明檢測每份標本。顯微鏡檢查:將尿標本使用離心機以1500 r/min離心5 min, 棄上清液后, 留沉渣0.2 ml, 將其放置在載玻片中進行檢查[6]。檢測完畢后, 將兩種檢測結果進行詳細記錄。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種檢查的白細胞陽性率、酵母菌陽性率、黏液絲陽性率、紅細胞陽性率。顯微鏡檢查:白細胞每高倍鏡視野﹥5個判定為陽性;紅細胞每高倍鏡視野﹥3個判定為陽性。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檢查:白細胞0~2個/μl判定為陽性;紅細胞0~24個/μl判定為陽性[7]。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顯微鏡檢查結果顯示, 白細胞陽性率為97.00%(194/200)、酵母菌陽性率為70.00%(140/200)、黏液絲陽性率為95.00%(190/200)、紅細胞陽性率為85.00%(170/200);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檢查結果顯示, 白細胞陽性率為85.00%(170/200)、酵母菌陽性率為55.00%(110/200)、黏液絲陽性率為85.00%(170/200)、紅細胞陽性率為70.00%(140/200);顯微鏡檢查白細胞陽性率、酵母菌陽性率、黏液絲陽性率、紅細胞陽性率均明顯高于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檢查,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7.582、9.600、11.111、12.903, P<0.05)。見表1。
  3 討論
  研究顯示, 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具有重復性良好、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便等優點, 對尿中白細胞、紅細胞等有形成分能進行定量分析和識別, 但是由于在檢測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影響, 導致產生誤差率, 使檢出陽性率不高[8], 其影響因素主要包括:①尿標本中存在纖維、黏液絲等管型異物、從而導致誤差率;②尿標本中具有大量白細胞, 從而被儀器認作為管型;③尿液中存在非晶形鹽類結晶, 從而引起誤差。
  醫學實驗研究顯示, 尿液中有形成分十分復雜, 而在檢查過程中易發生不符情況, 尿液成分分析對診斷和鑒別臨床泌尿系統疾病十分重要, 在尿液分析過程中, 尿沉渣檢查為主要組成部分, 尿沉渣主要包括尿液中的結晶、細菌、細胞等有形狀成分[9], 在尿常規檢驗中, 管型、白細胞、紅細胞為重要的檢測指標, 能對疾病的預后和發展進行預測。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是標本檢測模式, 利于質量控制, 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檢查為定量分析系統, 其技術十分先進, 能提高檢查的準確性和精密度, 但是受到復雜有形成分影響, 導致檢查結果和顯微鏡檢查結果發生不符合情況。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檢測方式和傳統方式進行相比, 其具有多種優點, 但是由于該項檢測方式使用的是熒光染色和流式細胞分析為一體的原理, 對管型檢測存在較高假陽性率, 無法對病理管型進行區分[10], 導致檢出陽性率不高。顯微鏡為物理檢測法, 主要是將經過離心沉淀后尿成分放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 使細胞中有形成分呈現于顯微鏡下, 能有效反映紅細胞形態和數目。顯微鏡檢查能直接觀察尿液中的有形成分, 能避免儀器檢測從而引起的誤診和漏診情況, 具有較高的精確度和靈敏度, 顯微鏡檢查方式和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方式相比, 顯微鏡檢測方式具有多種優勢, 能顯著提高白細胞陽性率、酵母菌陽性率、黏液絲陽性率、紅細胞陽性率, 本研究中200例行尿常規檢查患者均采用顯微鏡與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進行尿常規檢查, 顯微鏡檢查結果顯示, 白細胞陽性率為97.00%(194/200)、酵母菌陽性率為70.00%(140/200)、黏液絲陽性率為95.00%(190/200)、紅細胞陽性率為85.00%(170/200);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檢查結果顯示, 白細胞陽性率為85.00%(170/200)、酵母菌陽性率為55.00%(110/200)、黏液絲陽性率為85.00%(170/200)、紅細胞陽性率為70.00%(140/200);顯微鏡檢查白細胞陽性率、酵母菌陽性率、黏液絲陽性率、紅細胞陽性率均明顯高于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檢查,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7.582、9.600、11.111、12.903, P<0.05)。
  綜上所述, 在尿常規檢查中顯微鏡檢查相比UF-1000i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檢查具有較高的陽性率, 應用價值顯著, 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及進一步運用。
  參考文獻
  [1] 呂守云. 尿液沉渣檢查在泌尿系統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研究.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7, 17(67):105.
  [2] 徐華. 尿液沉渣檢查在泌尿系統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分析. 中外醫學研究, 2017, 15(11):65-66.
  [3] 符倚川. 尿液檢驗在臨床治療中的應用.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5(15):40-41.
  [4] 靳鳳珍, 李淑杰. 尿液沉渣檢查在泌尿系統疾病診斷中的應用研究.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43):165.
  [5] 鄭翠玲, 韓曉紅, 馮莎娜, 等. 尿沉渣分析儀對腫瘤患者尿路感染的篩查價值. 中華腫瘤雜志, 2016, 38(1):35-39.
  [6] 王丹微, 倪軍. UF-1000i全自動尿有形成分分析儀對血尿檢測的攜帶污染分析. 醫療衛生裝備, 2017, 38(7):101-103.
  [7] 唐玉鳳, 魏永毅, 陳紅, 等. 全自動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儀檢測漿膜腔積液時出現“管型”信息的意義.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6, 13(8):1093-1095.
  [8] 趙杰. 尿 pH 值和尿蛋白對 UF-1000i 尿液分析儀管型檢出率的影響. 檢驗醫學, 2016, 31(12):1078-1080.
  [9] 尹荷美, 張云霞, 王黎. 尿沉渣級尿干化學分析儀與光學顯微鏡對尿液紅細胞的檢測效果對照. 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7, 6(3):555-556.
  [10] 張廣波, 周麗杰, 曹笠. UF-1000i尿沉渣分析儀和尿干化學分析儀與顯微鏡檢查在尿路感染中應用評價. 醫學綜述, 2011, 17(20):3192-3194.
  [收稿日期:2018-09-2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7065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