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縱隔引流管在經左胸食管癌切除術中的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縱隔引流管在經左胸食管癌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30例左胸食管癌患者, 均行經左胸食管癌切除術治療, 術中放置縱隔引流管。分析患者吻合口瘺確診時間、住院時間、肺部并發癥及心臟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30例患者經左胸食管癌切除術治療, 且均放置縱隔引流管。吻合口瘺確診時間為(6.25±0.64)d。其中1例出現咳痰、1例出現肺不張, 肺部并發癥發生率為6.67%;1例出現心律失常, 心臟并發癥發生率為3.33%。住院時間為(7.88±1.05)d。結論 經左胸食管癌切除術中采用縱隔引流管, 吻合口瘺確診時間、住院時間較短, 心臟、肺部并發癥發生率較低, 安全可靠,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縱隔引流管;經左胸食管癌切除術;應用效果
  食管癌是一種臨床常見病, 屬于消化道腫瘤, 近年來, 在我國人民飲食結構、生活方式不斷變化的背景下, 該病的發病率顯著增加, 加重了社會、家庭負擔, 現已引起臨床高度重視[1]。食管癌男性的發病率顯著高于女性, 一般多見于40歲以上的人群, 進行性咽下困難是患者典型的臨床特征, 首先是難以咽下干的食物, 隨著病情的加重, 患者難以咽下半流質食物, 直至唾液以及水都難以咽下[2, 3]。目前, 臨床對于食管癌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 輔助化療和放射治療, 吻合口瘺是食管癌術后極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 雖然近年來, 在醫療科技飛速發展的背景下, 吻合口瘺的發生率明顯降低, 但機械吻合后會出現瘺口較小的吻合口瘺, 患者早期表現為胸痛、胸悶、高熱, 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全身中毒癥狀, 明顯增加了呼吸衰竭、繼發肺部感染發生率[4, 5]。因此經左胸食管癌切除術中如何預防并診治并發癥, 是當前臨床高度關注的內容。本研究旨在分析縱隔引流管在經左胸食管癌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10月本院收治的30例左胸食管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年齡42~67歲, 平均年齡(54.52±6.26)歲;病程3~9個月, 平均病程(6.06±1.14)個月;體重45~75 kg, 平均體重(60.05±5.14)kg;病灶部位:上段 9例, 中段14例, 下段7例;病理分期:Ⅰ期5例, Ⅱ期 14例, Ⅲ期11例;基礎?。?例高血壓, 5例糖尿病, 7例冠心病, 6例肺心病, 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納入標準:①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②病情穩定者;③精神正常、意識清醒者;④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⑤經影像學檢查、臨床癥狀、體征、手術病理檢查、細胞學診斷確診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心力衰竭、其他惡性腫瘤、呼吸衰竭者;②合并代謝性、內分泌疾病者;③合并重大感染者;④研究前接受過相關治療者;⑤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⑥存在精神疾病、智力障礙、抑郁癥者。
  1. 2 方法 患者均行經左胸食管癌切除術治療。術前8 h告知患者禁食, 術前6 h告知患者禁水, 雙腔氣管插管全身麻醉進行食管癌切除術治療, 將食管腫瘤切除后, 游離呈管狀, 吻合上端食管胸頂同時進行間斷縫合, 在胸管外常規放置 1條縱隔引流管, 置于縱隔引流管末端與吻合口下方距離1~2 cm部位, 負壓球從術側腋中線第8肋引出, 術后2~3 d詳細觀察引流量, 復查X線片, 判斷無異常即可將胸管拔除, 術后予以抗感染等對癥治療。
  1. 3 觀察指標 分析患者吻合口瘺確診時間、住院時間、肺部并發癥及心臟并發癥發生情況。吻合口瘺主要表現為胸管引流液有異味、渾濁、胸痛、突發性高熱等, 肺部并發癥主要包括肺不張、咳痰, 心臟并發癥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絞痛、竇性心律失常、Ⅱ型房室傳導阻滯、Ⅱ度房室傳導阻滯。
  2 結果
  30例患者經左胸食管癌切除術治療, 且均放置縱隔引流管。吻合口瘺確診時間為(6.25±0.64)d。其中1例出現咳痰、1例出現肺不張, 肺部并發癥發生率為6.67%(2/30);1例出現心律失常, 心臟并發癥發生率為3.33%(1/30)。住院時間為(7.88±1.05)d。
  3 討論
  臨床普遍認為, 食管癌的人群分布與遺傳易感性、飲食生活習慣、生活環境、地域、種族、職業、性別、年齡等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颊咴缙谂R床癥狀不典型, 發展至中晚期會出現無力、脫水、消瘦、分泌物難以咽下等癥狀, 持續性背痛或者胸痛是典型的晚期癥狀, 癌細胞一般均已侵入到了食管外組織[6, 7]。胸食管癌切除術創傷面積較大、涉及領域廣泛, 手術對患者呼吸循環系統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 胸食管癌切除術后患者發生肺部并發癥、心律失常并發癥的幾率極高[8]。本研究結果顯示, 30例患者中1例出現咳痰、 1例出現肺不張, 肺部并發癥發生率為6.67%(2/30);1例出現心律失常, 心臟并發癥發生率為3.33%(1/30)。分析其原因如下:①縱隔引流管可以充分、及時的引流, 有效減少了炎癥介質的釋放。②縱隔引流管提高了引流通暢性, 明顯減輕了肺淤血癥狀, 通氣良好, 降低了心肺功能紊亂發生率。 ③引流通暢, 降低了心肌組織不均勻、心臟迷走神經刺激的不均一性。④縱隔引流管明顯降低了胸腔內張力, 心臟收縮自如, 極大的減輕了缺氧癥狀[9, 10]。
  吻合口瘺是指發生在賁門、食管部位的常見并發癥, 一旦發生吻合口瘺, 患者住院時間會明顯延長, 住院費用會顯著增加, 病死率明顯升高。本研究結果顯示, 吻合口瘺確診時間為(6.25±0.64)d、住院時間為(7.88±1.05)d。吻合口瘺的防治關鍵在于及早發現、及早處理, 術中放置縱隔引流管, 有助于及早發現吻合口瘺。傳統手術中胸腔引流管只放置1根, 對吻合口胸腔瘺只能起到預警作用, 但是如果沒有出現吻合口縱隔瘺, 則無法達到預警效果。放置縱隔引流管后只要患者發生吻合口瘺, 則會有食物茶渣、膿液從縱隔引流管中流出來, 即可對病情做出診斷。如果放置胸腔引流管后, 患者出現縱隔瘺, 則需要與肺部感染相鑒別[11]??v隔引流管管身相對較細, 具有較強的耐受性, 留置時間較長, 術中放置在縱隔床部位, 有助于術后對引流液的性狀進行動態監測, 一旦出現引流液性狀異常, 則予以亞甲藍, 即可確定是否發生吻合口瘺, 明顯提高了診斷準確率, 為患者治療提供了科學依據并贏得了寶貴時間[12]??v隔引流管具有高效、通暢等優點, 是吻合口瘺愈合的關鍵以及基本條件, 放置引流管之后, 引流通暢, 明顯減少了占位效應, 減輕了胃部癥狀, 促進胃排空, 有效降低了反流性食管炎的發生率, 避免心、肺器官受到嚴重干擾。放置縱隔引流管, 明顯減輕了縱隔中結構的壓迫, 促使心臟舒張、收縮自如, 減輕了缺氧、缺血癥狀, 降低了心、肺并發癥發生率, 提升了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放置縱隔引流管明顯減輕了對心臟迷走神經的刺激性, 降低了心肌組織的不均一性, 避免觸發激動、折返運動, 應激性明顯降低, 避免心律失常。   綜上所述, 經左胸食管癌切除術中采用縱隔引流管, 吻合口瘺確診時間、住院時間較短, 心臟、肺部并發癥發生率較低, 安全可靠,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沈毅, 莊翔, 肖平, 等. 縱隔引流管在防治經右胸上腹食管癌切除術后吻合口瘺中的臨床應用. 腫瘤預防與治療, 2015, 28(3):144-147.
  [2] 林存紅. 左胸徑路食管癌術中留置右胸管術后防反流引流的臨床意義. 中國醫學創新, 2017, 14(28):10-14.
  [3] 張智光, 任民, 胡蕓海, 等. 縱隔引流管在診治食管癌術后胸內吻合口瘺中的臨床價值. 黑龍江醫藥, 2017, 30(2):388-390.
  [4] 熊克品. 縱隔引流管防治食管癌切除術術后吻合口瘺、心肺并發癥的價值研究. 中國急救醫學, 2015, 35(s2):186-187.
  [5] 程飛, 何玉華, 劉術堯, 等. 縱隔置管引流在胃食管胸內吻合術中的應用價值探討. 中華全科醫學, 2015, 13(7):1063-1064.
  [6] 喬飛. 縱隔引流管在食管癌、賁門癌手術中的應用.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 9(9):82-83.
  [7] 沙紀名, 石開虎, 吳君旭, 等. 全腔鏡下食管癌根治術中留置胸腔閉式引流管聯合縱隔引流管效果觀察. 山東醫藥, 2015, 55(39):56-58.
  [8] 馬躍峰, 邢鑫, 孔冉冉, 等. 縱隔留置引流管對治療食管癌術后胸內吻合口瘺的臨床價值. 疑難病雜志, 2017, 16(12):1248-1251.
  [9] 徐建康, 田文澤, 陳其友, 等. 預防性引流在食管癌手術患者的應用. 江蘇醫藥, 2017, 43(4):250-252.
  [10] 王志強, 羅俊輝. 胸腹腔鏡食管癌手術后單根縱隔引流管的可行性臨床研究.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18(1):71-73.
  [11] 晁棟, 李明, 李慶新, 等. 縱隔引流治療微創食管癌術后食管氣管瘺3例報告. 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5, 15(1):92-94.
  [12] 史博, 楊光, 平勇, 等. 經鼻瘺腔內置引流管治療食管癌術后吻合口-縱隔瘺6例. 介入放射學雜志, 2017, 26(3):250-252.
  [收稿日期:2018-11-2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3685.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