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成分相同的中藥顆粒劑與飲片治療風熱感冒的對比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對于風熱感冒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用組成成分相同的中藥顆粒劑和中藥飲片進行治療的差異性。方法 118例風熱感冒患者, 隨機分為中藥顆粒組和中藥飲片組, 每組59例。中藥顆粒組采用中藥顆粒劑治療, 中藥飲片組采用組成成分相同的中藥飲片治療,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中藥顆粒組患者中痊愈20例、顯效18例、有效17例、無效4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3.22%(55/59);中藥飲片組患者中痊愈18例、顯效15例、有效20例、無效6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89.83%(53/59);中藥顆粒組治療總有效率略高于中藥飲片組, 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中藥顆粒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56%(8/59), 略低于中藥飲片組的15.25%(9/59), 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風熱感冒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 從中醫角度出發為患者選擇組成成分相同的中藥顆粒劑進行治療的效果稍優于中藥飲片, 但兩者之間無明顯差異, 臨床可根據患者的實際狀況合理的選擇兩種藥物進行治療。
【關鍵詞】 中藥顆粒劑;中藥飲片;風熱感冒
風熱感冒是較為常見的一種臨床傳染性病癥, 感冒的發生率相對較高, 主要是因為病毒、細菌侵入或外界氣候突變導致患者發病?;颊甙l病時會存在流鼻涕和打噴嚏的癥狀, 同時伴隨身體一定的發熱癥狀, 一般用藥1周左右患者即可痊愈[1]。發病之后患者全身乏力, 精神萎靡不振, 不能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且患者可能存在嚴重的并發癥。從中醫角度而言, 主要將感冒分為陰虛感冒、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風熱感冒一般與風邪熱邪犯表等相關原因有關[2]。近幾年對于風熱感冒患者選擇組成成分相同的中藥顆粒劑和中藥飲片方案進行治療, 但對于兩種方案治療所取得的效果臨床存在不同的聲音, 本文針對于此進行調查, 并進行對比研究, 現將主要研究情況進行如下的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8月收治的118例風熱感冒患者, 所有患者確診為風熱感冒, 患者脈浮數, 存在咽喉腫痛,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癥狀的咳嗽、流黃鼻涕、鼻塞和舌紅苔黃癥狀, 患者為惡風發熱和風熱襲表, 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發熱。隨機分為中藥顆粒組和中藥飲片組, 每組59例。中藥顆粒組患者中, 男32例, 女27例, 年齡最大72歲, 最小19歲, 平均年齡(41.8±10.6)歲;中藥飲片組患者中, 男31例, 女28例, 年齡最大74歲, 最小20歲, 平均年齡(39.8±11.5)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中藥顆粒組 患者采用中藥顆粒劑治療, 即給予忍冬感冒顆粒, 該藥物主要為棕黃色或褐黃色顆粒, 存在微小的氣味, 味道以甘為主, 存在少許苦味, 其主要成分為山豆根、板藍根、錦馬貫眾、重樓、蔗糖、白芷、糊精、忍冬藤和魚腥草。具體使用方法:3次/d, 1~2袋/次, 采用開水沖服, 連續治療1周。用藥過程中注意, 在服用這種藥物時不能服用有滋補作用的中藥, 患者需忌煙忌酒, 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膩生冷食物, 并且避免對于存在有心肝腎等臟器損害和高血壓患者使用該藥物[3]。
1. 2. 2 中藥飲片組 患者采用中藥飲片進行治療, 中藥飲片成分和中藥顆粒組的成分相同, 炮制飲片的過程中, 各個成分和用量分別為:山豆根90 g、板藍根180 g、錦馬貫眾135 g、重樓90 g、蔗糖700 g、白芷90 g、糊精200 g、忍冬藤180 g、魚腥草270 g, 加青蒿90 g。對于諸藥通過炮制形成12 g/袋的中藥飲片, 患者用藥時, 將中藥飲片放在清水當中通過文火進行煎煮, 或者直接以溫水送服, 2次/d, 連續治療1周[4]。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評價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主要對于患者發熱癥狀、咽喉疼痛癥狀、流黃鼻涕癥狀和咳嗽癥狀的消退時間進行觀察和記錄, 根據患者臨床體征的改善程度, 體溫是否恢復正常作為主要的治療效果的判定依據。若患者的咳嗽、咽痛和流黃鼻涕等風熱感冒癥狀體征徹底消失, 患者的體溫恢復正常, 則為痊愈;經過治療后, 若患者的咳嗽、咽喉疼痛和流黃鼻涕等風熱感冒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患者的體溫恢復正常水平, 則為顯效;若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存在一定的好轉, 患者的體溫和治療前相比, 存在明顯下降, 則為有效;若患者治療未達上述標準, 甚至存在惡化, 則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中藥顆粒組患者中痊愈 20例、顯效18例、有效17例、無效4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3.22%(55/59);中藥飲片組患者中痊愈18例、顯效15例、有效20例、無效6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89.83%(53/59);中藥顆粒組治療總有效率略高于中藥飲片組, 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中藥顆粒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56%(8/59), 略低于中藥飲片組的15.25%(9/59), 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風熱感冒一般從中醫角度來說, 是因為風熱之氣從皮毛侵入體內入肺, 風熱對于皮膚外傷導致膚腠虛。中醫認為肺乃五臟之首, 如果風熱之氣侵入人體肺部會導致人出現耳暈目眩、惡風寒戰、流鼻涕等情況。對于這種病癥的基本治療原則是為患者提供清涼解表, 發散解風熱的治療。本研究藥物當中的白芷可以止痛去風, 青蒿能夠起到涼血的作用, 而其余的相關成分都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在治療的過程中, 符合對于風熱感冒治療的原則。 本文主要分析對于風熱感冒在治療過程中, 中藥顆粒劑和中藥飲片治療的效果差異。中藥顆粒劑主要是通過中藥飲片為主要原料, 通過現代技術以一系列的操作流程而配置成為的一種中藥配方顆粒[5-8]。在對患者治療的過程中, 中藥顆粒劑的起效較快, 而且長效高效作用于患者, 治療患者的毒性小, 使用的劑量較少, 不會產生嚴重不良反應。這種藥物運輸方便, 儲藏方便, 調配方便, 而且攜帶和服用也比較方便。除此以外, 通過中藥顆粒劑進行治療, 還能夠取得質量穩定可控的效果。中藥飲片是中醫千年所發展的一種產物, 從炮制方法來分析較為考究, 能夠有效的結合藥物的特點和性質, 對于藥物進行針對性的炮制, 能夠將藥物效果最大化的進行發揮。本研究結果顯示, 中藥顆粒組治療總有效率略高于中藥飲片組, 中藥顆粒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略低于中藥飲片組, 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組成成分相同的中藥顆粒劑與中藥飲片對患者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療價值。
綜上所述, 對于風熱感冒患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 從中醫角度出發為患者選擇組成成分相同的中藥顆粒劑進行治療的效果稍優于中藥飲片, 但兩者之間無明顯差異, 臨床可根據患者的實際狀況合理的選擇兩種藥物進行治療。
參考文獻
[1] 拜合提努爾·阿帕爾. 中藥顆粒劑與中藥飲片治療風熱感冒的療效.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7, 5(19):145.
[2] 萬莉芳, 王丹. 中藥顆粒劑與飲片治療風熱感冒的對比分析. 當代醫學, 2017, 23(19):120-121.
[3] 宋玲祥. 中藥顆粒劑與飲片湯劑治療風熱感冒的療效比較.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5, 24(33):3704-3706.
[4] 劉俊逸. 中藥顆粒劑與飲片治療風熱感冒的對比分析. 當代醫學, 2013, 19(13):146.
[5] 劉磊, 董超, 劉騰. 中藥顆粒劑與中藥飲片治療風熱感冒186例. 河南中醫, 2015, 35(7):1621-1623.
[6] 楊立娟. 中藥飲片與顆粒劑治療風熱感冒臨床療效比較. 亞太傳統醫藥, 2015, 11(12):119-120.
[7] 能海霞. 對比觀察中藥顆粒劑與飲片治療風熱感冒的臨床療效.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31):129-130.
[8] 甘遠強. 同等劑量的中藥顆粒劑與傳統飲片湯劑治療風熱感冒的療效觀察. 北方藥學, 2017, 14(3):115-116.
[收稿日期:2018-10-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6/view-14885518.htm